《硫的转化》同步测试【高中化学必修1鲁教版】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215639636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的转化》同步测试【高中化学必修1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硫的转化》同步测试【高中化学必修1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硫的转化》同步测试【高中化学必修1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硫的转化》同步测试【高中化学必修1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硫的转化》同步测试【高中化学必修1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硫的转化》同步测试【高中化学必修1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的转化》同步测试【高中化学必修1鲁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硫的转化同步练习第2课时 选择题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相符的是()“臭氧空洞”主要是大量使用氟氯代烃等引起的“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NO2等引起的“酸雨”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由聚乙烯塑料等引起的“厄尔尼诺”现象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的“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引起的A只有B只有C全部 D只有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CO、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 BHClCNaOH DNaNO33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CO和

2、SO2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易溶于水B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C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退色D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4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A酸性 B脱水性C强氧化性 D吸水性5下列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H2SO2H2SCl2NH3HClCO2HBrCOA BC D全部6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C2H2SO4(浓)CO22SO22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2FeO4H2SO4(浓)=Fe2(SO4)3SO

3、24H2OABC D7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含硫物质被氧化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D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H2SO4 2 mol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9类推的思想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被采

4、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故硝酸与镁反应也生成氢气C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和铝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和铝钝化10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 molB等于0.45 molC在0.45 mol与0.90 mol之间D大于0.90 mol11.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

5、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如图装置)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从Z导管口出来的气体中无CO2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在Z导管口无明显现象12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填空题13在通常情况下,A是固体单质。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A_;C_;E_。(2)写出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CD_;EC_。14(1)填写硫酸

6、在下列用途或反应中各表现的性质(用字母填在横线上)。A难挥发性 B强酸性 C吸水性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F催化作用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_。往硫酸铜晶体中加浓硫酸,晶体变白_。实验室制硝酸(反应式为NaNO3H2SO4=HNO3NaHSO4)_。浓硫酸与铜反应_。浓硫酸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又变黑_。(2)运用硫酸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鉴别两瓶等体积的硫酸,哪瓶是浓硫酸,哪瓶是稀硫酸?_。(3)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时,可能产生的气体有_,理由是_。(4)如何稀释浓硫酸?_。15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示如下:含硫燃气AB硫酸。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化学式_,B物质的化学式_。(2)三个

7、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填序号)。(3)SO2中硫元素显4价,它可能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4)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测试时间/h01234雨水的pH4.734.624.564.554.55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 实验题16(1)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将木炭粉氧化成CO2,本身被还原成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试用如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编号装置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

8、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_。(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退色,C瓶的溶液不退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B瓶溶液的作用是_,C瓶溶液的作用是_。(4)装置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可验证的产物是_,确定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5)装置中所盛溶液是_,可验证的产物是_。(6)洗气瓶A中品红溶液换成Ba(NO3)2溶液,则A中的现象为_。(7)若将A、C瓶中的品红溶液换成酚酞试液能否达到同样目的?_(填“是”或“否”)。答案和解析【答案】 1解析:选D“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了解一些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才能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臭氧空洞”主

9、要是氟氯代烃引起,而NOx对“臭氧空洞”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光化学烟雾主要是NOx引起的;“酸雨”的形成主要是SO2及NOx引起的,故不正确;“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塑料引起的污染;空气中CO2浓度增大,引起“温室效应”,“厄尔尼诺”也由此而起;“赤潮”“水华”则是水体中由N、P等营养元素的过量引起的。2解析:选B因为BaCO3也是一种白色沉淀,因此为了防止CO的干扰,还需要稀盐酸,观察沉淀是否溶解。3解析:选BCO不溶于水,SO2可以使品红退色;氮氧化合物和SO2、SO3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O可以使人中毒死亡,SO2会损伤呼吸系统。4解析:选A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显示吸水性、脱水性

10、和强氧化性,不会显示酸性。5解析:选B浓H2SO4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也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如H2S、HBr等。6解析:选B金属、金属氧化物(具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处于低价态)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非金属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只表现强氧化性。7解析:选AA项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硫被氧化;浓H2SO4与铜片、木炭共热,都是浓H2SO4被还原为SO2;D项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8解析:选DA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故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和碱性的气体(NH3);B项,参与反应的浓硫酸全部被还原为SO2,只

11、表示强氧化性;C项,Cu与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浓度降低,当降到一定程度时,变为稀硫酸,Cu与稀H2SO4不反应,故产生的SO2不足22.4 L。9解析:选DA项中CO2无还原性,不能使酸性KMnO4褪色;B项中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C项中CO2无漂白性,不能使品红褪色。10解析:选A随反应进行,浓硫酸被消耗,浓度变小后铜片不与H2SO4反应所以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应小于0.45 mol。11解析:选CCu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通入BaCl2溶液后生成HNO3,同时放出NO;C与浓H2SO4反应生成CO2、SO2。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后,SO2被氧化成H2SO4,故有

12、BaSO4沉淀生成,但不会生成BaCO3沉淀;Z管口处的NO遇O2生成红棕色NO2气体。12解析:选A火力发电将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同时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利用太阳能可减少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燃煤脱硫可减少SO2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发展沼气可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率,都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13解析:BCD为连续氧化的反应特征,且DH2O反应的产物能与Cu发生反应,因此推断E为HNO3或浓硫酸,又因为A单质为固体,所以该图为硫的转化关系,A为S,则可得出答案。答案:(1)SSO2H2SO4(2)2H2S3O22SO22H2O2SO2O22SO3Cu2H2SO4(浓) CuSO4SO

13、22H2O14解析:(2)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可利用其性质差异。如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分别蘸取两试样在白纸上写字,变黑者为浓硫酸,或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分别加入铁片,有气体放出者为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浓硫酸(Fe钝化),或加入Cu片加热,有气体放出者为浓硫酸,无现象者为稀硫酸,或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鉴别,或根据其密度不同称其质量等。(3)锌与浓硫酸反应时放出SO2气体,但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减小,锌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是H2。(4)稀释浓硫酸时,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暴沸,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答案:(1)CCABBEBD(2)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白纸上写字,立即变黑者为浓硫酸,反之则为稀硫酸(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