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5614686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研究 戴容碧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学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性好动的幼儿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区域活动中,活动主题的设计、活动材料的投放、活动过程的指导及评价对活动的持续开展至关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用心指导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释放魅力。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重要地位;观察指导:G613.7 文献标志码:A :1008-3561(2016)27-0070-0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强调,区域活动是学前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它顺应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并立足幼儿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自然性特征,能为学前教育以及幼

2、儿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因此,将知识与技能学习渗透于多姿多彩、趣味生动的游戏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指南背景下,如何做好区域游戏的观察与指导工作,确保区域游戏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当下摆在每位大班幼儿教师眼前的重要职责,值得研究。一、幼儿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指南是幼儿教育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文件,它着重强调了幼儿生活经验以及游戏之于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另外,指南对“揠苗助长”式的魔鬼训练以及强度较大的其他超前教育形式嗤之以鼻,而是倡导“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个性特征,关注幼儿个性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循序渐进的感染与熏陶式教育形式,这必然展现了幼儿教师开展区域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

3、性。大班是学前教育的高级阶段,虽然从知识积累、智力开发抑或是个性发展来说,大班幼儿都较小班与中班幼儿更为成熟,但其对活动的痴迷程度却丝毫不减。大班是发展幼儿联想、想象等多元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基于幼儿兴趣与爱好有计划地开展区域游戏,并在游戏开展过程中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不断转变引导策略,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挖掘其想象、联想等思维潜能。众多的幼儿大班区域游戏开展效果显示,教师在重视区域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观察与指导,不仅迎合了指南的理念,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轻松实现。鉴于此,大班幼儿教师巧妙开展区域游戏,重视观察与指导已经迫在眉睫。二、 巧妙结合区域活动过程,用心指导让区域活动释放魅力1

4、. 精心准备,为大班幼儿创设优质活动环境在指南的背景下,区域游戏开展已成为大班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要想促进区域游戏的顺利进行,观察与指导很重要。但毋庸置疑,做好准备工作,为大班游戏创设优质的游戏环境是观察与指导的第一步。简单来说,创设优质游戏环境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努力:第一,游戏环境自由、轻松化。为了充分激发大班幼儿的区域游戏兴趣,教师可以设置阅读区、益智区、角色区、运动区等,并使各区互不相连,降低干扰性。再者,教师要在观察幼儿认知以及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优化游戏材料配置。例如,可根据游戏主题将材料进行分类,并不断根据游戏需求引进最新材料,尽可能满足不同大班幼儿的游戏需求,使其能够从不同层面、

5、不同角度等体验到区域游戏的愉悦,继而促进幼儿个体发展。第二,建立游戏规则规范幼儿行为。游戏规则是确保游戏有效开展的理论条文,教师可制定取放材料的基本要求、标准化操作流程、明晰的奖惩制度等。这样,幼儿便能渐渐树立规则意识,还能实现情感与行为的发展。2. 细致观察,充分了解大班幼儿的游戏需求细致、全面的观察一方面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具体状况,另一方面还能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发展点,并基于此及时更新指导策略,进行个性化指导。具体来说,在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游戏材料的情况。游戏材料选择是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基础,教师通过观察幼儿自选情况,可以很好地掌

6、握幼儿的兴趣与特点,分析出幼儿的发展需要。第二,对幼儿游戏规则执行能力的观察,这一观察可以促使教师明晓幼儿执行能力、自律能力的高低。第三,游戏材料与游戏技能巧妙结合的能力,这一观察可以充分展现幼儿思维灵活性、游戏创造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第四,观察幼儿社会能力,即参与群体游戏是否积极、与他人是否和谐相处、是否具备合作精神与集体主义意识等。总之,通过对幼儿的系列观察,教师能掌握幼儿在语言、情感、社会、性格、发展等多方面特征,以便其进行更有力的游戏指导。3. 用心指导,推动区域游戏的高效持续开展参与指导是大班幼儿区域游戏开展中教师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指导策略,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在幼儿参与游戏时

7、及时指导,促进“导”“学”结合,提高区域游戏开展效率。虽然在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需要观察与记录幼儿游戏行为,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在幼儿遭遇困境时,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指导,为其指点迷津,帮助其尽快走出困境。当幼儿因不熟悉规则、角色、流程而无所适从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形式为幼儿提供参与性指导。而幼儿心情低落、放弃游戏时,教师可进行鼓励性指导。教师的鼓励对提升幼儿游戏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很重要。因此,教师要做好幼儿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重塑信心。当幼儿与伙伴发生冲突而停止游戏时,这时教师应善于调节,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谦卑礼让的精神。4. 缩放有度,以凸显幼儿主体地

8、位区域游戏是幼儿实现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强调的是“自愿性”与“自主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为其提供自由参与、自主游戏的平台,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当然,纵观当下大班幼儿区域游戏开展现状,教师过多的干涉与指导成为阻碍幼儿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要做到“导”要有法、有度,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例如,在进行游戏材料选择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自由探究的意识。幼儿是区域游戏活动的主角,在游戏开展中,教师要避免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而是要通过巧妙的指导策略,启发幼儿、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究“该如何解决”“授之于鱼”

9、的同时更要“授之以渔”。另外,教师在游戏开展中应尽可能做到“放手”与“指导”相结合,“放手”要得当,“指导”要有度,以提高幼儿的各项能力,促进其全面、自由地发展。5. 合理评价,促进幼儿持续参与游戏观察与指导是一体的,观察是指导的前提,指导是观察的行为化表现。但值得一提的是,观察与指导的结论要以某种方式的呈现出现,而这种方式便是合理评价。从该层面讲,教师要想实现有价值的区域游戏指导,细致观察、注重记录、合理评价十分重要。从广义上说,对区域游戏进行合理评价也是指导策略的一种,是一种“建构性”指导。它有利于幼儿对自身的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即在已有生活与学习经验基础上进行有效提升,帮助幼儿改正错误、发

10、展与提升自我。具体来说,大班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自评、幼儿互评、教师评论等方式实现。合理评价是区域游戏开展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教师要尽可能鼓励幼儿多说、多讲,激励其说出内心想法,继而通过与他人的讨论等方式了解自己在游戏中的真实表现。当然,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一方面要不吝惜赞誉与表扬之词,另一方面也要在不触碰幼儿自尊心的情况下指出缺点与错误,帮助其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完成知识的建构,最终提升自我。三、结束语总之,区域活动是幼儿大班教育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是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凸显幼儿课堂主体地位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对提升幼儿智力、个性发展、品质培养等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大班区域游戏开展的过程是师生语言、情感以及知识互动的过程,而强化互动、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则是指南所呼吁与倡导的。大班幼儿教师应意识到区域游戏开展的重要性,并巧用观察与指导策略为幼儿发展指明方向、明晰路径,使幼儿通过区域游戏获得愉悦的心情,汲取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最终让区域活动释放魅力,发挥出区域活动最大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刘志清.不同年龄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及指导策略J.学前课程研究,2007(04).2吕瑱宁.对创设小班活动环境的探索J.贵州教育,2010(14).3钱晶,钱晓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1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