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政策轨迹探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8.12KB
约8页
文档ID:21549909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政策轨迹探究_第1页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政策轨迹探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允许有限的几份 报纸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试点,而后是将新闻传 媒列入第三产业,其后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中将新闻传媒推 向市场,进而推上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又通过推动整个文化 产业的发展来进一步推动新闻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这构成 了我国推动新闻传媒进行经营管理改革探索的主要轨迹本 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政策进行梳理, 探析了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政策轨迹关键词】新闻传媒经营管理改革探索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来,新闻传 媒在某些基本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其生存状况、经营理念、 运作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新闻政 策体系的重要补充,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政策已越来越成为其 中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事业经营 管理政策的轨迹进行梳理一、‘边缘突破”与中心扩散”在党的具体新闻政策体系中,主要体现着内容和经营两 条线的管理思路,所谓的“边缘突破”,笔者认为集中体现 的是对新闻事业舆论导向和宣传报道内容的带着被动色彩 的管理轨迹;而以经营为基础,伴随着经营手段,借助于获 得实际效益的目的的推动,与内容生产的管理政策相呼应, 留下的是一条“中心扩散”的主动式的管理轨迹。

"边缘突 破”总是伴随着政策导向的反复式缓慢递进,与政治体制改 革有更直接的联系,突破也难免遇到极限;而“中心扩散” 在总体上则是以不断演进的思路,顺势而行,速度之快和取 得的成绩之大是难以阻挡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条脉络: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允 许有限的几份报纸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试点,而 后将新闻传媒列入第三产业,其后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中将 新闻传媒推向市场,进而推上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又通过推 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进一步推动新闻传媒资本运营的 发展这就是中央高层领导推动新闻传媒进行经营管理改革 探索的主要轨迹二、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政策轨迹政策的适时放宽使得传媒经济实力不断得以壮大,必然 会带来经济机制的创新、资本运营和资本扩张的探索整个 经济领域发展的联动效应,使有的媒介已经触及到深层次变 革在具体的新闻政策中,笔者认为可以把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政策轨迹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 都为传媒经营管理向更深层次的改革提供了条件1、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阶段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政策并不是在改革开放后才 出现,实际上1949年底,新闻总署就决定根据实行“企业 化经营”的方针,要求“条件好的报纸争取自治”,“多登 有益广告”等。

但由于当时没有市场经济的制度后盾,并且 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这一政策维持时间不长,但仍是一次 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有益尝试,并为改革开放后的新闻事业 经营管理政策的重新出台提供了参照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政策的重新松动是在1978年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1978 年末《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新闻单位联合向财政部申请实 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方针,得到批准,同时 通过在全国新闻媒体中推广,使很多的新闻同行了解了这一 理念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刊登了中国大陆“文 革”结束后的第一则报纸广告,3个月后,中共中央宣传部 发文肯定了这一做法并且在1980年1月又发出《关于报 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允许 刊播外国商品广告,使报业的支柱性经济来源有了政策保 障允许报纸广告经营的政策是新闻事业大胆开展经营管理 的标志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搞起自办发行,随后自 办发行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尝试198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电部、文化部再次发 出《关于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经营、刊播广告有关问 题的通知》与此同时,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编制的我国 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将新闻事业和广播电视业纳入中国信 息商品化产业序列。

后来新闻事业开展多种经营政策和产业 化改革的提出成为这一思想的自然延伸在这一阶段,从1983年到1987年的针对报刊内容的三 次清理整顿相继展开,成为政策放开后政府对新闻业进行的 连续性宏观调控的开始2、采编与经营分离,多种经营阶段1988年3月16 H,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出台了《关于报刊、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 动的暂行办法》,对报社可以开展的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进 行了规定从新闻出版署随后发出的三个政策取向大不相同的文 件,即1992年12月《关于建立新闻出版三资企业审批程序 的通知, 1993年4月《关于新闻出版业试办中外合资、合 作企业署内审批程序程序的规定X 1994年3月《关于禁止 在我境内与外资合办报纸、期刊和出版社的通知》,可以看 出政府对新闻出版业引进外资的积极探索和宏观把握,政策 取向处在对外资引入的犹豫与举棋不定之中,在当时产业化 还未实施的情况下,先发出外资引入的政策信号似乎为时过 早而同时对已经“试办”的合资机构则采取了承认态度实际上,1992年以来,官方已逐步承认传媒的产业性质, 但强调它是特殊产业,不能完全市场化,要坚持社会效益第 一的原则,同年中国报业协会也提出了 “报业经济”的概 念。

直到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发 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报刊经营列入第三产业成为 报业产业化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从1994年开始,我国组建报业集团的意向已比较明确, 政策领域和实践领域都具备了可操作性1996年,经中共中 央宣传部同意,国际新闻出版署批准了广州日报社进行报业 集团试点3、集团化与资本运营阶段1996年,国家把广播电视和报刊经营管理列入需要加快 发展的第三产业行列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明 确提出,三年后包括报社、电视台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要 实行自收自支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为标志,中国报业 产业化进程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各地的强势报纸纷纷走集团 化道路,报业也开始接近资本市场,寻求规模扩张 2001年,最显著的现象就是资本向媒体行业的扩张,标志着 新闻经营管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核心领域200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第17号文件《关于深化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传媒的“跨 区域、跨行业、跨媒介”经营给予了政策性放行,并标志着 国家第一次承认了新闻媒体有条件引入业外资本的合法性, 同时强化媒介国有资产这一属性,强调新闻媒介由国家主 办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

北京报业市场《经济观察报》、《京华时报》都是业外资 本的得意之作,这也预示着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的一个新走 向,即相关产业政策将加大比重,经济可行性已成为新闻政 策制定的重要参变量两办” 2001年的17号文件意味着 党和国家对新闻媒介的调控,不再仅仅是舆论导向和宣传报 道内容的宏观控制,更意味着在新闻媒介的产业结构、产业 组织和产业布局等方面,新闻政策应该发挥宏观指导作用 与一些新闻报道、内容规范等方面的新闻政策相比,产业政 策是一种实质性政策,关系到新闻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的 打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传媒改革 进展到这一步,使得适应性的政策制定已无法满足现实改革 步伐的需要,系统性的政策供给更要求前瞻性和连续性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2004年初, 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 把电台、电视台、广电集团除新闻宣传以外的社会服务类、 大众娱乐类节目,特别是影视剧的制作经营从现有体制中逐 步分离出来,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 制度的要求组建公司2003—2004年度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 策与法规,成为迄今为止我国传媒产业投融资政策松动范围 最大的历史阶段。

2003年12月31 0,国办发105号文件《文化体制改革 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同时国家 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 案》等文件,将媒介业分为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将新 闻宣传以外的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节目和专业报刊出版 等经营性资源从现有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组建公司,允许各 类所有制机构进入经营性项目随后的相关主管单位连续发 %,不断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鼓励民间及外资进入从2005年8月3日至8日,新华社先后受权播发了 3 份与文化领域有关的政策性文件一一中宣部等六部门联合 发出的《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文化部等五 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以及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这3 份文件或者由国务院发布,或者由多部门联合发布,规格超 出以往它们的出台是为适应我国即将进入WTO后过渡期, 应对积极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在发展文 化产业方面“内外有别”、“做大做强和保护民族文化产 业”的整体战略考虑传媒融资政策必须面对从业外资本、 国有资本、私营资本、港台资本到国外资本和外资传媒的不 同选择和逐步开放。

政策取向则是限制‘走进来”,鼓励"走出去"尔后,传媒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开始放缓,随之而起的 是一系列有关传媒上市政策的提出2006年8月1日,新闻 出版署发布了《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提出”要推动有条件的出版、发行集团公司上市融资”,充 分利用资本市场这一融资渠道,支持文化传媒企业通过公开 发行上市做大做强,成为新闻事业改革的选择之路结语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的政策轨迹可 以看出,党对新闻事业改革的宏观指导思想从传媒市场之 门打开的那一时刻起,新闻事业市场化发展就不断经历了商 业化、产业化、集团化、资本化几个关键性变化生产关系 与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市场推进的刚性让我 国新闻事业改革的下一步发展更加谨慎和复杂作者单位:新疆电力设计院)责编:周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