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_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5428294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_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_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_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_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_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刘庆义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朗读活动。首先,要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解读,最后,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激发参与兴趣。这样展开课堂朗读活动就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关键词:课堂朗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G623.2 A 1005-8877(2020)04-0103-01朗讀指的是将视觉的文字转化成听觉的有声语言,是一种眼睛、嘴巴、耳朵、大脑共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朗读活动,指导学生提升朗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朗读缺乏主动性、时效性的问题

2、,合理指导,促使学生提升朗读能力。1.指导技巧,掌握朗读要领要提升朗读效果,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掌握朗读要领。要通过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读录像,让学生倾听,展开模仿朗诵,尝试仿出其中精髓。其次,要鼓励学生整合思考,说说名家的朗诵好在什么地方,在语气语调的掌握上有什么过人之处。最后,鼓励学生展开多元化的朗诵练习,通过单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展开训练。五下第10课二泉映月一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在教学中可利用这篇课文指导学生掌握诵读技巧。首先,给学生播放名家诵读录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整体感受。学生认为:“读得比较舒缓,展现出音乐一般的节奏。但是读到高潮的部分,朗读者抬高了音量,速度也略快。”引导

3、学生思考:“为何要这样诵读呢?”学生思考后认为:“这样能展现出阿炳坎坷的经历,体现出音乐的高潮。”其次,再指导学生诵读其中展现音乐的片段,鼓励学生思考诵读技巧。“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里连续的几个词组展现出了音乐的复杂性,那么你要怎样控制诵读的节奏和语调,展现出复杂性呢?”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提高诵读技巧。在指导朗诵技巧的时候要适当地将理解作品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思考一下语气的轻重缓急和诵读的内容之间是否有差别;鼓励学生思考怎样通过调整音量、音高、频率等方法来区别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的诵读技巧就会更熟练。2.多元解读,丰富朗读体悟要想让学生的诵读

4、变得更熟练,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多元解读的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朗读感悟。要引导学生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理解人物的行为举动,感受作品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再次展开诵读,学生就会因为感受深刻而提升诵读的效果。六下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在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人物个性:“你要怎样处理我和老人的音调呢?怎样展现出他们的不同呢?”学生认为:“老人的声音可以苍老一点。”这样理解说明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不够深刻,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从老人的身上你感悟到了什么?这样的老人,他的声音只能给人苍老的感觉吗?”学生认为:“老人的身上有着乐观的精神,能感动我。所以,他

5、虽然老,但是却不老朽,所以我觉得在苍老之中还要展现出高低起伏,适当拉长音调,体现出老人辽阔的胸怀。”这样的诵读建立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因为理解了作品的价值取向,所以提升了诵读效果。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直觉经验和诵读感悟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和文本进行对话的效果。这样学生就能在脑海中建立起和文本信息相关联的知识结构,在诵读的时候也会因为掌握的信息而调整诵读的方式,进而起到把握文意,读出韵味的效果。3.组织活动,激发朗读兴趣小学生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所以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各种诵读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和谐安全的气氛,组织学生参加各

6、种朗诵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在教授六上第5课负荆请罪时,鼓励学生展开课本剧的表演活动,将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这样不仅能看到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活动前,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的诵读方式能展现出不同的廉颇和蔺相如,你想展现的是怎样的形象呢?儒雅的蔺相如、豁达的蔺相如;狂放的廉颇、果敢的廉颇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这促使学生思考诵读时的语气语调和展现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有学生便故意读出了粗犷的语调,展现出廉颇的性格特点,扮演蔺相如的学生则在诵读中多加了一些停顿,展现出蔺相如沉着、老练、理性的一面。最后评选出表演最精彩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组织朗诵比赛、课本剧的表演等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这样的诵读活动中展现出自己的创造性,读出情感,进而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展现出教学的层次性,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注重提升实际效果。这样设计朗读教学才能提升朗读效果,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朗读学习中。参考文献1屈鹂.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472曹兴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水平J.华夏教师,2019(16):25-2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