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5428291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对策 颜玲玲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它强调培养学生们的基础语文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及手段,明确阅读体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打好基础。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理解引言: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刚接触语文教育的阶段,对以后语文学习质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在不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与语言应用能力。本文从当

2、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困难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困境解决策略。一、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困境(一)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小学生天性好动,不喜欢长时间坐在书桌前读书学习,让他们花时间阅读一些他们并不能理解的文学经典著作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根本不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兴趣,反之还会加深他们对于书本的厌恶。同时,现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在加剧着这一趋势。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成为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首要难题。(二)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效率低下阅读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并没有过多地强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部分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课文的讲解。首先,课

3、后练习和试卷中出现的阅读理解类习题大多数和课本中的文章相似,这样就起不到拓展学生阅读面和提高他们理解能力的作用;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上也存在着固化的弊端,比如将所有文章的分析都分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思想感情等,然后总结出各种公式,这样就禁锢了学生们的思考,不利于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理解教学的措施和方法(一)重在激發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小学阶段的阅读文章有不少是涉及到一些历史、社会背景知识的,如果对这些背景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的话,学生理解文章就会有难度,这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中有一课叫牛郎织女。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

4、们提问“你们知道七夕节吗?它是在什么时候呢?”然后鼓励学生们回答,继而引出七夕典故的由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民间传说中,每年七夕节晚上站在葡萄树藤下可以听到一对男女在说悄悄话。”这样一来学生们不禁疑惑:这一对男女是谁?为什么站在葡萄树藤下就可以听到他们在说话呢?利用这些问题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再将学生们的兴趣转移至课文,引导他们先阅读一遍课文,再试着在课堂上回答这篇课文大概讲了怎样的故事。教师此时便可以告诉学生们,因为是民间传说,所以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既没有牛郎也没有织女,但是这一民间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虽然没有牛郎和织女,但是天上的的确确有两颗星星,一颗叫

5、牛郎星,一颗叫织女星,每当夏天的夜晚,如果天气比较晴朗的话,站在屋顶可以向天空望去,正中央有一片白色光带贯穿南北,这就是天河,也就是隔绝牛郎和织女的天河。牛郎星在天河东边,而织女星在天河西边,由于这两颗星星的距离十分遥远,在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只有七月初七才可以相见,而此时的天河也逐渐消散。教师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过于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其中的意味,引导学生们将自己联想成牛郎星或织女星,一年只能相见一次,想想是怎样的感受。让学生们进入所构建的教学情境,极大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此时再开展课文精细化教学,往往就十分简单了。1(二)特殊体裁的文章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高年级中,学生会接触到

6、文章中的几大基本的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文等等,同时还会阅读到小说、诗歌等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要尤其注意对这些文体的分类教学。在课本中,小说和诗歌属于较为特殊的两个体裁。诗歌又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这些都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例如,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课本中,会涉及到几首古诗,其中有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对于最初接触古诗的孩子们来讲,他们阅读和理解起来是较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常规的普通文章的教学方法来讲解这些诗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设下几个问题:山居是什么意思?秋暝又是什么意思?尤其是在秋暝上,教师要让学生们理解“暝”的含义,同时将这些含义联系起

7、来,为学生们构建一幅秋天傍晚山居所见景的美好画面。在讲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几句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合上课本来联想“在一个雨后初秋的傍晚,景色优美空气清新,远远的天空透着晚霞,一切显得那么寂静、美好。到了晚上,一轮皎洁的月关照在松竹之间,潺潺流水从怪石中不断流过”这样的情景,必要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们展示这样一幅画面,可以帮助学生们在景物联想之间领略诗人所描述的画面,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中风光与山村生活的美感。2三、结束语其实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不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目的,还要能够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与理

8、解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理解,在理解中开展阅读,激发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本文以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为例,提出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的课堂阅读教学普遍缺乏趣味性与教学效率。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特殊题材的阅读中怎样去阅读,最后针对个性化阅读开展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这些基础工作的质量,往往可以决定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与败,不仅关乎到每一位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更对于教师在教学水平的提升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参考文献:1张盛添.浅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6):172-172.2刘红梅.浅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的困境与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6(10):35-3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