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背景、典故(共3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5421877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妻书--背景、典故(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与妻书--背景、典故(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与妻书--背景、典故(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妻书--背景、典故(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妻书--背景、典故(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与妻书1911年,农历3月29日,也就是公历1911年4月27日的下午5时半,两广总督张鸣岐的府前突然枪声大作,170多名起义的志士,臂缠白布,脚穿黑面胶鞋,手执枪械炸弹,开始攻打总督衙门。此时,张鸣歧正在府内召集部下的文武,商议如何对付革命党人,哪知道革命党人已经到了!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的将士没有能够攻下总督府,革命党人的起义以失败告终。 这次起义,革命党人或当场牺牲,或被清廷逮捕。被捕的人中,有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他就有林觉民。林觉民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生性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但就是非常厌恶科举考试,十三岁那年,父亲逼他考童生,林觉民不愿意违背父命,

2、只得怏怏赴试。但是等考卷一到手,他挥笔写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头一个交卷出场走了。成年以后,林觉民东渡日本,在那里,他结识了当时赫赫有名的革命领袖黄兴,并被黄兴的革命理想所打动,于是加入同盟会,一起密谋在国内发动起义。 林觉民被捕后,那么张鸣岐,就是两广总督,还有水师提督叫李准,他们两个亲自审讯。林坐地侃侃而谈,他不跪下来,就是坐在地上侃侃而谈,是纵论世界大事,大讲世界上的形势,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卫国。他本来普通话讲很好,可是在座的都是广东人,林觉民怕他们听不懂,当时的广东官吏一般都会讲英语,林觉民就讲英语,而且问他们是不是能理解,所以刑庭上他是好多话是用英语讲的。 其实,早在起义之

3、前,林觉民就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在起义的前一天,林觉民就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绝笔信,与妻书典故1) “司马春衫”语出:“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湿。”诗中写听弹奏,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春衫”,当为“”之误。2) “太上之忘情”原作“圣人忘情”。语出:“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圣人忘情”,后世多作“”,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说“吾不能学太

4、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4) “眼成穿”是“”的化用。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语出杜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严八使君两五十韵:“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5) “”事见:“武昌有,状若人

5、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立望夫而化为。”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6) “破镜能重圆?”作者反用“”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事见唐情感:“陈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才色冠绝。时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方于都市。有(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照明月辉。得诗,涕泣不食

6、。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后来用“”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语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只顾自身好而不顾大局。林觉民说自己“不忍”,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为什么说与妻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1) 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封信所表现的对妻子的爱情,正是作为献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种基础和衬托。没有对亲人的爱,也就无法将这种爱扩充成为对天下人的爱;没

7、有对妻子笃深的感情,也就无以衬托他舍此捐躯之高尚情操。2) 与妻书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间经常发生的生离死别赋予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在于他把热爱亲人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为汝言之”,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写遗书时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写遗书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详谈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文章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它也是“檄文”,因为文章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加油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