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215412744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2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试卷(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B. 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我们班运动员 前仆后继 , 大显身手,最终取得胜利。C. 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 的山歌,时而说些哗众取宠的大话,并没有什么大本领。D. 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花果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 出一阵烟雾”一句是条件复句。B. 美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

2、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 、漂亮朋友、一生等。C.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万计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 成就。D. 孟子一书,是一部纪传 体史书,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称之为“亚圣”。3.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A. 聊斋志异,顾名思义,是记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其中“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不满黑暗社会现实 的反抗故事;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 故事。B.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

3、梓通过对 吝啬胆小的杜少卿等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揭露科举对 人性的摧残,批判入股取士的制度,并旁及当时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乃至整个社会风尚。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 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字”“方正”等三十六类。D. 简爱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主人公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有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1 / 23二、句子默写4.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树绕 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2), 夜吟应觉 月光寒。(李商隐无题)(3)马作的卢

4、飞 快,。(辛弃疾破阵子)(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5)浊酒一杯家万里,(6)莫听穿林打叶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苏轼 定风波)(7)(8), 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 性德浣溪沙), 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 叔潜赋)(9)秋瑾满江红中借用典故,表现作者立志突破家庭的牢笼,思量过去生活沉味的两句是,。三、基础知识综 合5.阅读 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亲爱 的同学们,如果把书本比作一方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o( )翔天际的雄鹰,展翅高飞;如果把书本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弛原野的骏马 ,纵横万里;如果把书本比作_,_,_。请自信地

5、拿起你手中的书吧,别犹豫,勿停 zh( ),尽情畅读 ,品味我们斑澜多味的世界!也许你会比雄鹰飞 得更高,比骏马 跑得更快。(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 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3)在横线处续 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四、名著阅读6.名著阅读简 答题。(1)简述简爱 一书中女主人公人生中第一次勇敢反抗的事例。2 / 23(2)水浒传 中刻画的人物各具情态,“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 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 除四海心机。”这段话描写的是谁?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7.阅读 儒林外史选段,完成各题。知县喝过一边,带那另一个上

6、来问道:“你叫做甚么名字?”那人是个五六十岁老者,禀道:“小人叫做黄梦统,在乡下住。因去年九月上县来交钱粮,一时短少,央中人向 A 借二十两银子,每月三分钱,写借约,送在严府。小的却不曾拿他的银子。走上街来,遇著个乡里的亲眷,他说有几两银子借与小的交个几分数,再下乡去设法,劝小的不要借严家的银子。小的交完钱粮,就同亲戚回家去了。至今已是大半年,想起这事来,问严府取回借约,严乡绅 向小的要这几个月的利息钱。小的说:并不曾借本,何得有利?严乡绅说 ,小的若当时拿回借约,他可把银子借与别人生利;因不曾取约,他将二十两银子也不能动,误了大半年的利钱,该是小的出。小的自知不是,向中人说,情愿买个蹄酒上门

7、去取约;严乡绅执 意不肯,把小的驴儿和米同梢袋,都叫人拿了回家,还不发出借据来。这样 含冤负屈的事,求大老爷做主!”知县听了,说道:“一个读书 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 知 A,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倘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1)选文中的 A 指的是谁?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这两件事都是实的”一句中“两件事”指的是哪两件事?简要概括。(3)“一个读书人,忝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除选文中

8、的两件事外,书中还有哪些事也表明他的可恶的,请你列举两件事来。(4)作者塑造 A 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五、诗歌鉴赏8.阅读 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各题。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 楼。鸟下绿芜 秦苑夕,蝉呜黄叶汉宫 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首句诗人以一个“愁”字领起,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人表达的“愁”。3 / 23(2)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 楼”可谓“绝妙好词”。请你赏析这句诗的妙处。六、对比阅读9.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 亡魏,而君以

9、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 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 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 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 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

10、也,”挺剑而起。(唐睢不辱使命节选 )乙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 为质 ,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 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 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 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

11、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 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 :“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 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4 / 23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触龙说赵 太后节选 )【注释】长安君:赵太后幼子的封号。贱

12、息:谦称自己的儿女。没死:冒着死罪。燕后:赵太后之女,远嫁燕国为后,重器:象征国家权利的贵重宝器。(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易安陵请广于君不若长安君之甚必勿使反(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而 不 及 今 令 有 功 于 国 一 日 山 陵 崩 长 安 君 何 以 自 托 于 赵(3)将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唐雎和触龙同样都不辱使命,他们在维护 国家利益的过程中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精神风貌?请简 要概括。七、现代文阅读10.阅读 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贺知章看到春天的万条柳丝,惊叹说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

13、花,究竟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材料二我们说 中国是诗的国度。一是中国的一切文化艺术 ,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去入的不同。我们的理论核心,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 可以兴,观,群,怨,诗讲 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和善紧密结合的。材料三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事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是最深厚的。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他饱经忧 患,极端贫穷 ,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的要去

14、乞食,穷还 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他的诗集满纸 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书 生,进不足以谋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陶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的事。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 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的极深广的同情。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物的生命更活跃,情趣更丰富;同时也吸收外物的生5 / 23命与情趣来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韵。这种物我的回响交流,有如佛家所说的“千灯相照”,互映增辉。所以无论是微云孤岛,时雨景风,或是南阜斜川,新苗秋菊,都到手成文,触目成趣。他没有由苦闷而落

15、到颓唐,也正因此。渊明尽管胸襟高超,却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他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子女的慈爱。他做了官,特别遣一个工人给儿子,以减轻他的劳作之苦。还关照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而且不怕坦白地把它表现出来。总之,渊明经过 极端的苦闷,达到极端的和谐肃 穆。他的智慧与他的情感融成一片,酿成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为人和他的诗一样,都很淳朴,却都不很简单 。(节选 自诗论 ,北京出版社 2011 年版,有删改)(1)在文人墨客眼中,自然景象就是诗,“材料一”中作者的经历 就是一例。类似的创作还

16、有很多,请你也写一例与大家分享。(2)认真阅读 材料三,说说 陶渊明人格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3)“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与诗从未有片刻的分离。请联 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 你对生活与诗的关系的理解。11.阅读 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入住红尘秦羽墨两年我一直住在红尘 深处。我说的不是你理解的红尘 ,而是红尘 路 33 号。搬进红尘 路是四月末的一天。天气晴朗,春天还很有春天的祥子,阳光还不让人心生敬畏,这个城市春天实在太短了,短得令人猝不及防,我不得不奋力抓住它的尾巴。老艾略特说,四月是无望的季节。对此,我不敢苟同。至少,在这里,四月是美好的,我对它的好感皆停留在春天。街头的悬铃 木,叶子阔大,最初的白已变成真正的绿,小巷深处遍植樟树,绿荫 遮天,两旁的野蔷薇青翠欲滴,姹紫嫣红开遍,恍如走在山道中,让人内心熨帖。而其他季节,夏天太热,秋、冬太冷,它更像别人的城市,使人感到遥远。工作三年,这已经是第四次搬家,我是一个典型的住在别处 的人。巷子太窄,又被各种商贩摊 子挤压 ,路面只剩下一条缝,不得不提前下了的士。穿街过巷,一趟趟来回搬东西,像一个在壕沟里运输弹药 的游击队员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