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10)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215410872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1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1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1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1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1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中物理试卷(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人冰箱冷藏室内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2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 )A.到100就沸腾 B.到100不能沸腾C.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 D.无法确定3.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用时为6s,平均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

2、的平均速度为30m/s,则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25m/s B、10m/s C、50m/s D、24m/s4.把一块实心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子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放入盛满水的同样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A.大于8g B.等于8g C.小于8g D.无法确定5.如右下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m3,图4煤油的密度0.8103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西快

3、速行驶,一个人在在公路的便道上向西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B、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A放大的字B 汽车后视镜C小孔成像D雨后的彩虹9.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40和39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

4、9,39 B39,40 C40,40 D 40,3910.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11. (2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cm。实验室温度计的原理是温度计的示数是:_。12.(2分)右上图是“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判定最先到达终

5、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13.(2分)10g冰从5升高到0,质量 10g(填“大于”“小于”“等于”),变成水后,其体积(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冰水)14(4分)在下列空白处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发生_急速吸热变为干冰的蒸气:使空气温度急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变为小冰粒,或水蒸气遇冷发生_变为小水珠,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下落过程中冰粒又_变成水滴:水滴降落形成了雨。15.(2分)铝的密度为2.7 g/cm3有一质量为540g,体积为30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体积为cm3,若空心部分装满水,总质量为g

6、16.(1分)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 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17.(1分)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相对于地面,它们都是运动的,相对于_,小袋鼠是静止的18. (2分)物理之美,无处不在.图3中为李白朝发白帝城一诗的意境.通过读这首诗,可以联想到我们学过的一些物理概念、现象、规律,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诗句:,跟这句诗相联系的物理知识:第8题图第9题图19(4分)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公害之一,这是由于发声体的 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大小用表示,单位是。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10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dB,道路

7、两旁种植着许多树木,就是在中减弱噪声。20(3分)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在图像中,AB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BC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EF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21.(2分某同学在使用天平称量质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如右图 所示的情况,他应把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他应或。22(2分)2004年6月8日出现的金星凌日天象,人们可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点,如图4甲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光的_形成的.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图4乙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_位置.23.(2分) 一瓶

8、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是0.8103 kg/m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下煤油的密度是g/cm3,煤油的密度0.8103 kg/m3物理意义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24.(5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 ;(3)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三条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是。25.(5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

9、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吊在细线上的泡沫小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泡沫小球被弹开。(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2)小丽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 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

10、频率太高C玻璃钟罩漏气(4)调整实验器材后,重新实验,随着玻璃钟罩内空气的逐渐抽出,可以听到手机的声音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现象(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26.(5分)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平衡标牌)的左侧,这时应将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填“左”或“右”)。(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

11、表达式是:油=_.(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油=_。(3)按_(选填“小方”或“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填“偏大”或“偏小”), (4)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27.(5分)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1)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_(填“

12、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2)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km/h。观察次数12345里程碑示数20 km30 km40 km50 km60 km记录时间08:20:0508:35:0008:50:5009:05:2009:20:05四、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第28小题4分,第29、30小题各8分,共20分)28(4分)十一黄金周期间,小虎和家人去游玩,来到大草坪的中央,对着前方680m远的大山大喊一声:“啊”(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请计算出他们的声音从出发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多少?(2)他们能否听到自己的回声?29、(8分)某品牌矿泉水瓶的容积为550ml,

13、该矿泉水瓶可装多少千克的水?如果用该矿泉水瓶盛装酒精,则最多可盛装多少千克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酒精=0.8g/cm3)。30.(8分)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0米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中间4米用了2秒,最后又用了6秒走完全程,已知它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5米/秒,求(1)前24米的平均速度 。 (2)它在最后6秒中的平均速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1、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BBDACACBC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11(3分)1.15 液体的热胀冷缩 3212(2分)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速度13(2分)不变 变小 14(4分)升华 凝华 液化 熔化 15(2分)100 64016(1分)固体可以传播声音17(1分)袋鼠妈妈18(2分)千里江陵一日返 速度的定义19(4分)无规则 响度 分贝 传播过程20(3分)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21(2分)减少砝码 向左移动游码22(2分)光沿直线传播 b23(2分)0.8 1立方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