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教案)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15402616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考纲要求 水土流失的治理、荒漠化的防治和河流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发生的缘由、危害及治理;荒漠化产生的缘由、危害及防治;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学问精讲 一、水土流失的治理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1)脆弱的环境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很大;人口增加解决吃饭问题开垦陡坡、林地、草地等,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2. 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暴雨的冲刷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缘由: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使原先的林草植物被破坏殆尽,地法复原;开矿;露天煤矿的建设,大面积挖开原生地面

2、,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降低, 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河道滩地开矿使大量泥党小组直接进入河道,增加河流泥砂;3. 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挖掘水资源潜力,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成高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扩大林、草地面积,实施退耕仍林、仍草工程;改善自然草场和植被: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加强放牧治理,实行轮封轮牧、爱护草场,保持水土;4. 水流域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可以看作为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从泥沙的生产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可以利用小流域的体会,进行更大流域的治理;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

3、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秤体系;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技术是关键;模式:见其次册选修课本P63 页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二、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的为例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点范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干旱缘由: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殊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时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景观特点:水分条件自东向逐步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点荒漠改造:

4、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水资源比较缺陷乏,改造难度大;人类活动形成的荒漠,其实质是类似于荒漠景观的严峻的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下伏沙层暴露,缘由固定的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例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这些荒漠的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简单治理和利用;( 2)荒漠化的进展移民开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沟通,另一方面,也带来荒漠化问题,其中与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最为严峻;在半干旱的旱农耕区四周,如科尔沁沙地和内蒙古后山地区,沙质草原遭到过度农垦,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垦后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在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

5、等地,经常可以见到这种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主要是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活化,例如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四周;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使得河流下游或者扇缘植被缺乏水原而生长衰退,加上樵柴破绿洲四周的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的发生和进展;例如塔里木河下游和石羊河下游等地;近年来,在工矿开展、居成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不重视环境爱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造成荒漠化进展快速;这种荒漠化土地呈点、线状、邻过城镇或者在矿开发区,面积小而分散,但对人类生活和生存环境危害较大;相参集中分布的地区如内蒙古的东胜和

6、准格尔煤田等;2. 荒漠化的缘由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掩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供应条件气候因素特殊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连续干旱就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打算性作用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缘由,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留意环保等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急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进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复原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整治模式

7、:第一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连续进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实行因地制宜的措施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进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计策都应以排除贫困为核心( 3)治理措施和体会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纳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

8、的存活复原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殊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取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削减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三、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为例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防洪长江洪水灾难: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才能不足所致;造成洪灾的缘由;第一是自然因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如流域内普降暴雨, 南北支流同时来水, 特殊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遭受叠加在一起, 长江干流就势必

9、会显现特大洪水;其次人为缘由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难(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造林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围湖造田等)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日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人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掌握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掌握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 年一遇提高到 100 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协作分蓄洪工程及其他防汛措施,也可以防止荆江河段干堤溃决造成的毁灭性灾难;同时, 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掌握,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逼,减轻洞庭湖淤积,仍可以大幅度削减分蓄洪水乱的庞大缺失;因

10、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殊庞大, 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防洪的需要,成为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2)发电:长江三峡段位于我国地势从其次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水量大;建成后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长江流域特殊是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不中;修建三峡水电站对于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急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3)航运: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水库建成后,险滩埋没,水流趋缓, 航道加深加宽,从而使航道的通过才能提高,运输成本可降低1/3( 4)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浇灌,南水北调中线调水(

11、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 再引水到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庞大的综合效益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 1)移民安置任务的艰难性(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贫因落后, 特殊是人多地少, 产业劳动力容量低,使移民环境容量不足, 这是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三峡地区训练、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养较低,加上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给移民安置增加了肯定难度和障碍移民得不到妥当安置,可能会留下闹返迁的后遗症,成为影响地区社会安定的不稳固因素;( 2)移民安置条件三峡地区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环境容量(从宏观、库区移民结构、土地资源三方面分析) 三峡移民大多可以就地后靠、就

12、近安置,这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三峡工程建设周期长、使得安置移民的生产和生活工作有足够的时间淡定进行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的支援;对三峡库区移民,国家首次实行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 3)开发性移民过去水库移民长期沿袭按被埋没的实物量,向移民一次性发放赔偿费的做法;由于没有帮忙移民开发新的生产出路,等赔偿费用完,移民的生活往往仍没有着落,从而产生种种问题和冲突;开发性移民也就是通过进展经济来安置移民,即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当地资源,进展经济、广辟生产安置门路,拓展环境容量,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安置作全面支配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和计策(

13、 1)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中下游: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 改善枯水期水质;调剂局地气候;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仍可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库区:水库蓄水将埋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区发生滑坡等地质灾难的可能性增加; 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肯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肯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

14、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等( 2)生态与环境问题计策一是不行逆转的影响,但仍可实行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缺失;埋没耕地、文物古迹、水生生物二是影响较大,但可以实行有效措施,掌握和减轻其不利影响;如水土流失问题、泥沙问题等三是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水库地震、陆生动植物的影响等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3)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计策总的来说,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奇峰秀色仍在,峭壁陡岩尚存;建成后仍会显现新的景观;通过迁移重建、原地爱护、开发新的旅行区等加以爱护才能训练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完成1 3 题:1. 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势属于()A 冲击扇B 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

15、河流三角洲2.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 热量充分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 土壤肥沃3该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 水土流失的治理B 酸性土壤的改良C荒漠化的防治 D 河流的综合整治4. 我国“十五”方案提出,要“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 尽早开工建设”;读“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示意图回答:( 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表达人类活动对施加的影响;( 2)在东线方案工程中,可利用河主干线及周边平行水道作为输水渠道;(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河、河、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急情形;( 4)在图中 A 、B 、C 各段输水道中,可依靠自流输水的是段;(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爱护水资源,必需同时实行的措施是:、与;5. 1919 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实业方案中,首次倡议在三峡地区兴建水利工程;世纪交替,风雨沧桑,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