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责任分配的转移研究 郭曙光摘要:由于我国还没有大规模地进行这种治理模式,本文对企业环保的社会责任转移为经济责任,提出了经济学上的分析路径结合税与费的征收区别,进行了建议,为未来的高端研究提供基础关键词:企业环保;企业责任;责任转移1.引言本文针对企业环境责任问题,提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的部分转移策略,让企业的环境治理,突破企业自己治理为主的低效率与松弛困境过去很多企业有污染源,企业承担环境的社会责任,政府只进行监管,企业偷排或者治理不到位,政府也常常监管不到位或者事后处罚,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提出治理污染路径的变革思路,变企业承担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为承担经济责任,企业对环保的社会责任转给政府2.企业在政府监管下污染处理的传统方式利益解析传统的政府监管下的企业自行处理污染物的模式,在中国各地普遍存在由于污染物的产生和治理具有很强的行业知识和专业性,企业对政府的监管很容易产生逃避或者部分逃避的动力从经济学上来看,目前,污染源的产生都是生产的结果,也是各方经济利益的综合博弈的结果治理还是不治理?治理多大程度?政府的监管需要成本,罚款是收益,企业的污染治理需要成本,逃避监管可以获得收益。
但政府的监管往往不能洞察秋毫,对很多企业的偷排行为不能实时监管,因为这在技术上和人为上往往不具备条件政府就在企业偷排行为被发现后进行罚款,但这是有概率的企业只要计算出有效监管概率下偷排的经济收益,如果合算,就会产生偷排或者不治理的经济动力,加上企业本身的逐利行为的天性,导致监管下企业污染不治理的现象频发企业与政府环保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部门在污染物治理与排放的实际过程中很难把握实际信息,而且企业也知道这一点尤其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工厂数量巨大,行业门类复杂、环保技术复杂多样、运营时间不固定,导致政府部门的环保监理不可能面面俱到导致企业的环境的社会责任不能很好地落实企业之间特别是同行之间的竞争是激烈的,都在考虑降低成本,目前环保问题在很多地区的违法成本过低,加上部分人情腐败因素和随机概率因素,体现出环保的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的管理缺陷加上部分污染物的地区间流动性,如空气污染、流水污染等,导致当地环保部门的地区利益增加、执法观念下降,污染问题在现实上越来越突出以上的问题和困境,目前都是以企业承担环境的社会责任、加上政府的监管的模式政府几乎不承担具体污染治理工作,这种模式现在看来效率和效果都不理想。
3.企业环保社会责任转移的探讨原来企业承担环保的社会责任、由政府监管的模式,由于企业和政府两个主体在利益博弈中,都没有起到高效率的作用,企业环保问题依然突出作者从提高环保的两个主体的效率出发,改变由企业自己承担污染治理的模式,把企业污染治理的社会责任转交给政府,企业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也就是,企业产生污染,交钱给政府去处理政府治理不好,可以对有关部门和人员问责政府部门制定污染企业的上交的费用规定,制定企业排污处理的辅助要求政府直接进行治理,或者政府委托第三方进行污染处理这样会有几点改进3.1政府直接或委托第三方承担污染处理的经济性分析政府直接或者委托第三方进行污染处理,可以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实现规模经济、资产专用性经济、速度经济、范围经济等效应有些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渣的处理非常专业,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很高,投资较大,众多企业的污染处理业务集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避免由于单个企业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避免单个企业污染处理设施的空转和部分闲置,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可以使一定技术条件的规模经济成为可能很多企业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出于投资能力不足、企业短期行为、投入产出效率等方面考虑,不愿意上马投资大、技术先进的、治理效果好、针对性强的专用设施与设备。
政府直接掌控或者委托第三方來进行污染的治理,权责统一的特性政府具有较好的监控条件和监控欲望,对企业环保的监控可以对企业的环保危情直接掌控,直接处理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企业瞒报或者漏报的现象,可以减少通报环节,实现信息流转和处理的速度经济政府或者政府统一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统一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防治,可以实现污染防治和监控的范围经济多种污染源的防治可以互相利用和统一优化3.2企业环保责任部分转移后的经济性分析企业原来承担环保的社会责任,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污染的监控与防治现在企业把环保的责任转移给政府,由政府进行污染的监控与防治,企业只承担经济责任也就是企业出钱,政府治理,政府成为企业环保的直接责任人但企业出钱让政府治理的方式下,企业出钱的方式有两种:交税与缴费现在出现的一个理论与现实的难点是:税与费如何选择,交多少比较合理大家知道,细节决定成败笔者认为如何思考计算的方式与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交税与缴费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渠道的差别,还有计算思路的差别税收笼统,不可能对五花八门的污染防治种类进行细分,税收的针对性和恰当性很难科学界定,由于税收法定的程序复杂,立法过程周期长,这些都是税收的难点但一旦税收设立,基本上征收具有国家较强的法制保证。
缴费对于地方政府的操控性来说具有较好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可以较好地核算,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招商选择客户进行甄别,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微利企业给予警示参考文献:[1]李俊斌,刘恒科.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论纲[J].社会科学研究,2011(02) : 74.[2]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0: 218.endprint现代营销学苑版2017年7期现代营销学苑版的其它文章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偏好的影响研究大都市近郊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开发措施研究集群模式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索国际货代物流企业转型整合创新发展分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分析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