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0.87KB
约27页
文档ID:215278165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_第1页
1/27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与汉文化互为依存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 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文字学专著它记载了丰富的上古语言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 先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正如许冲《上〈说文解字〉表》所云:“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 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考察《说文解字》艸部字字、形、义并分析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可见古人在造字时“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将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认识反映在字体字形 上,对后人研究古代先民生活生产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艸部字共六百七十二个,重文八十个分类研究艸部字,从艸部字中探析古代农业文 明是本文的重点,同吋文本还将对古代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及其发展作进一步的 探究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如下:《说文解字》艸部字大部分都是反映植物方面的对现实、对世界进行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分类过程中,对于某种文化而言,越是具有价值的事物,越是成为大家 都深切关注的对象,其分类就越是细致、越能形成更深的层次。

《说文解字》艸部字对植物 的分类、命名及植物生长状貌的描述己相当丰富,显示出了我国古代成熟的农耕文明形态一. 我国古代纤维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古代生产技术低下,古人只能対粗纤维的植物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所以《说文解字》 中记载的纤维作物多是粗纤维的作物,如葛、茅等这些作物加工技艺之简单,在书中也有 反映通常许慎将纤维作物解释为“某,某也可以为绳(可以织席)另外,也有些字 许慎并没有作出详细的解释,只释为艸,后人在许慎的基础上加以详细的解释在艸部字中 关于纤维作物及其相关的字有葛、茅、菅、芋、蔺等24个字二. 我国古代染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对于美丽的追求与发掘一直存在在人类历史发展之中人类渴望拥有像孔雀一样美丽的 色彩,终于在染料作物上寻觅到了希望大自赋予植物千姿万彩,人类从植物中提取这些色 彩装扮自己的生活染料作物的使用记载在文献中早已有之但由于古人思想、技术所限, 文献记载一般较为简单,如“某,某也可以染某色而不介绍详细操作方法,致使一些 染料植物的染色方法失传而使后人对该字也产生分歧和误解《说文解字》中记载的染料作 物有蓝、篡、茜等9个字三. 我国古代谷类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说文解字》艸部字中收录的有关谷类作物的词甚少,一般谷类作物多以禾为部首,艸 部字收录的与谷类作物有关的词只有4个。

四. 我国古代豆类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豆类作物一般都归在豆部,艸部字中收录的儿个与豆类有关的字或形容植物的粮莠,或 描述其生长的其中一个阶段苔,就是指小击此类字艸部字中只有四个字五. 我国古代油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植物油的使用相对来说比较晚直到东汉末 期我国才有关于植物油的相关记载东汉末年刘熙的《释名•释饮食》记载:“奈油,以奈捣 汁涂缙上,暴燥取下,色如油也”加Z,古代应用最广泛的油料作物当属麻油和豆油而近 代所用的花生油、棉籽等或是在三国时期或是在唐宋甚至明清时期才传入的因此,《说文 解字》艸部字中记载的油料作物更是少之又少六. 我国古代糖料作物的种植及应用情况史前时期,人类就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 z—,早期食用的糖主要从谷物、甜菜和甘蔗中提取出来故《说文解字》中收录了一种糖 料作物,即甘蔗七. 小结《说文解字》艸部字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很多字随着吋代的变迁已经不再在我们 的H常生活中出现,而有些则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对于艸部字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大致 知道当时社会农业发展状况;通过与现代种植情况的比较,可以揭示经济作物从古至今的演 变过程。

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说文解字》艸部字分类,从艸部字中探析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状况,并对古代经济作 物、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及其发展作进一步的探究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 阅读大量古典文献资料和著作,包插相关优秀论文尤其是关于《说文解字》艸部 字方面的著作或论文;2、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对艸部字归类、分析、说明;3、 对论文进行修改四、 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 确定选题(12月上旬)2、 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论文,列出论文提纲(12月中旬)3、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的撰写(12月下旬)4、 在深入研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论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完成论文的初稿(2月 至4月)5、 逐步修改并最终定稿(5月)五、 主要参考文献:[1]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 徐错.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湖北:崇文书局: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4] 朱熹集注,李庆甲校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岀版社,1979[5] 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3[6] 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7] 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8]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9]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3[11] 杨天宇撰,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 杜预注,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3] 罗愿,尔雅翼[M]•安徽:合肥书社,1991[14] 胡启甲,俞允撰修.新秀东阳县志[M].上海:上海书店,1681[15] 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16] 贾思勰著,管义达译,齐民要术[M].山东:济南出版社,2003[17] 马叙伦撰,说文解字六书疏证[M]. 海:上海书店,1985[18] 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 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20] 氾胜之撰,万国鼎释,氾胜之书辑释[M],北京:中华书局,1957[21] 续修四库全书・1208 •子部杂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2] 续修四库全书・1204・子部杂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3] 杨雄,方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4] 刘熙撰,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25] 刘歆撰,西京杂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6]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三四七•地理类[M]. 1987[26] Clay Williams • Thomas Bever; Chinese character decoding: a semantic bias?[J]. SpringerScience+Business Media B.V. 2010;[27] WING MING KEUNG and BERT L. VALLEE;KUDZU ROOT: AN ANCIENT CHINESE SOURCE OFMODERN ANTIDIPSOTROPIC AGENTS[J].Center for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Sciences and Medicine,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 典,是中国语言史上的一部巨著。

作者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归纳为五百四十部,据形联 系,始一终亥,“分别部居,不相杂厕”,创立了部首检字法书中保存了大量古文字资料, 对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甲骨和金石等古文字资料更是 必不可少白从《说文解字》面世以来,对其进行研究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各位学者专家都致力 于从《说文解字》中挖掘古代文化,深入了解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集中在:金部与古 代冶炼文化,邑部与古代城邦文明,玉部与王权文化,示部与祭祀文化等方面但是从艸部 字中探究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至今还没有相关论文本论文题日为“《说文解字》艸部字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初为了准备这个 论题,笔者查阅了一些有关《说文解字》注释的占典文献,及当代学者已经发表的关于《说 文解字》中的某部与古代相应文化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主要是从宁波大学图书馆借了一些著 作,也上网查阅了宁波大学图书馆数据库列表中的C\KI期刊中的中国优秀硕士聘士学位论 文全文和中国期刊全文等数据库中的大量论文,而月•咨询了对古汉语有一定研究的导师总 结出以下几点:首先,对于艸部文字的解释、阐述和辨正,以萧世民、黄帅、周冬梅所撰写的《<说文 解字〉艸部药食类植物词语名称考释》为例。

这篇论文将《说文解字》艸部字中大部分药食 类植物词语加以考释,并将许慎解释过于简单甚至有误之处一一指出,加以改正该文引用 材料丰富,编写的体例为先引用《说文解字》的说解,然后大体按照年代先后列出各个不同 时代的论证材料,词语的排列顺序为《说文解字》原文的顺序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该文 所引的材料有时过于简单,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全文仅由各种材料、书籍摘引拼凑而成, 文章体例与其说是论文,不如说是注释,而绝少作者个人对于字体、字义的认识和解解,遑 论作者对于字体、字义背后所反映的丰富的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如:葛:蔬菜/草药一一葛根《说文》:“络草也编织细葛布和粗葛布的草桂馥《说文义证》:《本书》:(纟希),细葛也络,粗葛也‘《诗》:披采葛兮传云:葛, 所以为络也《汉语大字典》:“植物名藤本,有块茎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和作造纸 原料根富淀粉,供食用和入药文中对于“葛”的阐释只是将各家论著加以引用而已,而没有看到从“葛”中所能看出 的我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也没有看到我国古代的农业文明的发展程度笔者对于 《说文解字》艸部字的研究将从文字中探究文化、文明入手,对文字背后隐藏的意蕴作深入 的了解并加以阐释。

笫二,探讨艸部字的命名理据中国的汉字系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思想史料相対 于其它传世文献的记录来说,文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要素,所塑造的认知方式,更显得纯粹、 著明此类文章以朱疆的《V说文解字〉艸部命名举隅》为例文章选取《说文解字》中个别 具有代表性的字来分析古人命名的理据,以此探知古代人的某种思维方式,具体来说, 就是一种原始移情思维,其中既包押i“rti人及物” 一类,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引巾岀的草名中 的动物化倾向文章运用声符系联法等方法,从原始先民物我不分,即主客体不分的思维特点入手,考 虑移情原则,探究文字命名的理据这类文章多少会涉及到对于古代文明的探究,但是年代 过于久远,一般都为青铜时代且文章主要从古代先民的思维方式角度入手来考察字形、字 义而笔者所要探讨的是许慎所处的东汉以前的农业文明,即先秦文明和秦汉文明,以及古 代先人在与自然的争斗中所创造的高度的文明第三,从个别植物入手探讨其特征此类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多如《家蔬良药鱼腥草》、 《是花是菜又是药的萱草》、《<说文解字〉所收“葵”义考》等等此类文章一般都精选艸部 字中一个字,从各本古籍记载、古今演变、药用、食用价值的发掘等角度出发加以解释和阐 发。

以《V说文解字〉所收“葵”义考》为例文章从“葵”的两大显著特征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