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精编版)

上传人:说**** 文档编号:215223954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精编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 总星系。日地平均距离 1.496 亿千米。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 小) 、木土天海。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 巨行星( 木土) 远日行星( 天海)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

2、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太阳活动黑子 ( 标志) 、耀斑( 最激烈)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 最高) 、四川盆地 ( 最低)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 黑子) 、色球( 耀斑) 、日冕( 太阳风)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 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 上弦月) ,下下东东 ( 下弦月)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

3、57 年 10 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 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 年东方红一号、 1999 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003 年神州 5 号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 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4 万千米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 个纬度为 111.1 千米;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 160的经线圈。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

4、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 6634纬线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 小时 56 分 4 秒( 真正周期 ); 太阳日,24 小时。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 每小时 15) ,线速度 (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 近日点) ,七

5、月初 ( 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回归年 365 日 5小时 48 分 46 秒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 4 分钟。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 个时区,时刻增大1 个小时。北京时间以东八区 (120 地方时

6、) 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 ( 理论上) ,不通过陆地 ( 实际)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右南左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 点。春分日 (3月 21 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夏至日 (6月 22 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秋分日 (9月 23 日)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冬至日 (12 月 22 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半年的概念 3 月 21 日至 9 月 23 日冬半年的概念 9 月 23

7、日至 3 月 21 日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 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 度为 1 小时。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 时) 和标准日落 (18时) 前后推算。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 -( 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 (2 月 4 日) 、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8、冬雪雪冬小大寒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干洁空气的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 构成生物体; 吸收紫外线 ; 光合、保温作用 ; 成云致雨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 臭氧层) 、高层大气 ( 电离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

9、高空飞行有利, 大气上界离地面约2000-3000 千米。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反之越长。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大气的保温效应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地转

10、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小气候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 风力越大。大气环流的意义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东北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典型的季节现象 地理现象时间季节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正午太阳高度 6 月 22

11、 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 月 22 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雪线雪线上升雪线下降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我国的降水夏李风影响,降水多冬李风影响,降水少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 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我国

12、的季风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气象灾害旱涝 ( 华北春旱、长江伏旱 ) 、暴雨、台风 ( 表现: 强风、暴雨、风暴潮 ) 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多较少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 土地:地形、土壤2.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 水源( 灌溉水源 ) :【社会经济因素】1. 市场:2. 交通:3.

13、 国家政策4. 劳动力5. 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 工业基础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 决定港口位置 ) 】1. 水域条件:港阔水深 ( 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 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 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 ( 影响港口兴衰 ) 】1. 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 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 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2. 城市依托 ( 交通便利 ; 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 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14、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 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 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3. 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1. 水系特征 (a. 流域广,支流多 ;b.含沙量大 ;c.平原河道弯曲, 水流缓慢,水流不畅。)2. 水文特征 (a. 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3. 气候特征 ( 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人为原因】1. 植被破坏 (a. 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2. 围湖造田 ( 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原因【自然原因】1. 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 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 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 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解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