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初一语文上册课本内容(精编版)

上传人:说**** 文档编号:215222766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初一语文上册课本内容(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初一语文上册课本内容(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初一语文上册课本内容(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初一语文上册课本内容(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初一语文上册课本内容(精编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初一语文上册课本内容一、初一语文管理目标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复习,取得理想的成绩,特制订复习计划如下:1、12 月 14 号之前结课,然后进入复习阶段。2、检查基础,阅读训练交叉进行。基础复习要把一班和二班抓紧,重视小测验,基础内容要人人满分,尤其是重点抓二班。通过这次月考初一一班基础部分这次错误也较多,在紧抓二班的同时也不要放松一班的基础部分的内容,同时提高两个班的成绩。3、目标:与月考相比,1、2 两个班平均分提高1 分, 1 班没有不及格的, 2 班不及格人数减少2 人。二、具体复习内容:1、1-4 单元生字的复习。2、附录 10

2、 首古诗的复习。3、15 课 4 首古诗的复习。4、文言文论语虽有佳肴河中石兽世说新语两则。 4、名著繁星春水5、阅读:记叙文。比如重要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同学们需要仔细研究课堂笔记,争取不要在这里丢分,说白了,这里比拼的是记忆力了。有的学校有课外文言文阅读,这对于大部分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学校来说相对比较少,这里就不在赘述。这一部分对于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来说,要求比较明确:第一:错别字,标点符号,病句。尽量不要有,否则会被扣分。第二:不要忘记把题目抄上,或者把半命题补全。第三:不要保持小学时候的三段论文体。第三:审题要看仔细,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写进入初中以来的事, 你可千万别写小学时候的啊!第四:建议准

3、备一些素材,可以在自读课本中与第三单元同步的 文章里迁移一些为我所用,当然,这里不是让你直接抄写,我的意 思是如果碰上这类素材,岂不妙哉啊! 另外,再准备一些传统的题目的文章,比如难忘的一件事童年秋之韵成长一 个熟悉的人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可是包罗万象,要注意素材的 嫁接,作文要用如下的格式:第一段:排比式的开头,增强语言气势。建议三行左右结束本段。第二段:写一个自然过渡的段,不能做到承上,最好做到启下。免得文章显得突兀。第三段:写你要写的故事,或者你要大发特发议论的东西,这里是最详实的部分,大量的描写,修辞都尽量这里呈现吧,当然,这里你可以把第三段分两个到三个小段,具体情况具体操作吧。第四段

4、:故事或者议论已经说完了,这个时候你要说说你想表达的道理了,这个段落就是中心了,没有这个段落,我们就不知道文章到底要说些什么内容了。第五段:也叫可有可无段,如果你第四段已经结尾了,那么这一段可以不要,否则,第五段可以点题,升华一下主题,尽量用修辞结尾,与开头照应,增加文采。二、班级管理3、提高一班的数学成绩,多关注数学成绩较弱同学的学习状态, 多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4、多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关热词搜索: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2. 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

5、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3. 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教学重难点】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二、师生问答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2. 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 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3. 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

6、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 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4. 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他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 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第二课时一、师生问答:1. 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 ?表现了什么样的感

7、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2. 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 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 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欣赏艺术的喜悦 ; 为了祖国的荣誉而激动。3. 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 ?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4. 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

8、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5. 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 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 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6. 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拥有二颗赤子之心。7. 怎

9、么理解“赤子之心” ?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8、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 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9. 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 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 第二封信中,他强

10、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 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 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二、总结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 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 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 想上的知音。三、作业:讨论完成课后练习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提示:对于第一封

11、信的学习,要抓住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 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四、教学反思:( 略) 看了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的人还看: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一、拼音练习。1. 看拼音, 写字词。(1) h nzh()ch np()ji 的 jiu()dn() 在地上,zu chn() 冻得发,紫不住地 ksou () 着, 跟我说话的时候

12、 , 连 qi ngdi o() 都变了。(2) 在 xunno() 的街市, 那名杂耍艺人在表演用bi nzi()打断 tilin() 。几次都没有成功, 人们开始 choxi o() 他, 他急得额头上 shnch() 了汗珠。2. 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 角(ju ) 色B. 哄(h ng) 爸爸乐C. 勒(li)着点D. 月牙泡 (p o)二、词语天地。1. 根据要求写词语。哄堂大笑 ( 含有“笑” ) 、囫囵吞枣 ( 有关读书态度 ) 、月朗风清 ( 描写自然环境 ) 、2. “数不清的挽联”中的“数不清”可以换成、等词语。3.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w呈现浮现(1

13、) 此时此刻 , 我仿佛又听见幽谷里传来的笛声, 眼前() 出鸟儿落下的身影。(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 全国各地 () 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4. “上下打量我两眼 , 就转身骑上车走了”中的“打量”是表示“看”的意思 , 这样的词语还有、等。三、句段长廊。1. 照样子,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我们紧张极了 , 气都不敢透一口。天冷极了 , 。夜黑极了 , 。2. 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 并仿写。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 , 轻轻地抚摸着我们 , 我们像荡在摇篮中。这句话把“水流”比作“” , “摇篮”指的是。一句话中含有两处比喻 , 请你也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3. 下面对“你想 , 四周黑洞洞的

14、 , 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 在黑暗的地方走 , 人容易碰在墙壁上B. “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社会的一片黑暗 , 因为鲁迅先生经常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恶行 , 所以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 这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碰壁”C. 这句话表现了鲁迅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4. 根据情境填上鲁迅的名言。(1) 鲁迅的“”这句名言写他奉献多, 而索取少。(2) 鲁迅一生著作等身 , 是因为他充分利用每一分钟进行写作, 我是从他的“”这句名言感受到的。四、课文回顾。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记叙了谈读水浒传、救助车夫和这几件事, 我觉得他是一个的人。

15、2. “所有孩子都盼望过年的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事后加倍算账”在文中指的是。3. 荷塘旧事记叙了“狗刨比赛”、和这三件事。多年以后,这些往事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是因为。4. “成熟在贫困之中的有益的东西”指的是() 。A.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 , 母亲付出的爱以及“我”所学会的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坚强的性格B. “我”人性中的虚荣和攀比心理五、口语交际。两年多来 , 冯骥才跑遍了全国 26 个省、自治区、市 , 边指导志愿者进行田野普查 , 边进行民间文化抢救。他总是说 : “我们就像医生一样, 在抢救一个个生命。”1. 读了这则报道 , 我觉得冯骥才就像民间文化的守望者、。2. 从“ 26 个省、自治区、市”我体会到。3. 下列对画横线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