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解答概要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15221139 上传时间:2021-11-2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解答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解答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解答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解答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解答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解答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条目解答概要(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最新的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与考试要求编写2016年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考试要求(一)知识考核要求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分别用字母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a识记:再认或再现重要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结论、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及历史图表等历史基础知识。b理解:领会、领悟和解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基本线索等。c分析:分析、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知识,把握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区别其本质,概括其特点。d综合:对不同专题、课的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

2、评析,运用唯物史观和所学知识、方法,说明论证有关问题。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历史采用闭卷笔答形式。必考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加试题考试时间为30分钟。必考题满分为70分;加试题满分为30分(二)试卷结构必修 805%选修 205% 识记、理解 605% 分析、综合 405% 必考选择题 约50% 必考非选择题 约20% 加试选择题 约1% 加试非选择题 约20%(二)能力考核要求能力考核人要求分为四个方面十二类,分别表述如下。(1)理解试题所提供的图文材料和答题要求(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1)辨别历史事实,做出历史解释(2)理

3、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的活动(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或评价历史人物(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解释(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历史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学习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因素。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分述如下:深刻理解人文主义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培养

4、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初步具有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意识,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的

5、,因此,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力求这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考试内容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2版)中规定的必修模块的相关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我省现行的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以下从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两个方面,采用表格的形式,具体列出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表格中的符号为对应教科书某一课的标记。必修一 政治史专题知 识 条 目考试要求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c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的统一郡县

6、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b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朝州刺史的设置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元朝行省制度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bbbbd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清朝军机处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bcc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的背景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bbcc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b3伟大的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抗日民族统一

7、战线的建立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bbcbc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2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bbbbc3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一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及其意义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cbbbbbbc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bcbc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

8、制度的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bcd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bbb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 cb2外交关系的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bbb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新时期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bb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2卓尔不群的雅典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伯里克利

9、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bbc 3罗马人的法律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价值 bc 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bbc 2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cc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重大意义 bc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美苏争锋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 2新兴力量的崛起 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b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

10、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具体表现 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bbbbc 必修二 经济史专题知 识 条 目考试要求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ab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丝织业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bbb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市”在历代的发展d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及其影响cc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1、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bbcb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c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中共八大的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bbb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bb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新阶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d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b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bb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bc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c3“蒸汽”的力量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bbc4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 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bbbc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自由放任”的美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b2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bbcc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bb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