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误区浅谈【摘要】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新误区和矫正对策主要是爱 国热忱过火,须理性面对;自我定位不明,须及时调整;婚 恋观误入歧途,须端正态度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心态;误区;矫正对策一、 概念界定社会心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范畴内,在整个社会或某个 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因某种利益需要,在感受、认识、观 念、情绪、态度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宏观、普 遍、共性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倾向,是整个时空范围内的社会 群体共识和共同价值取向的总和社会心态是个人意识同社 会意识的辩证统一,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专指大学生群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 形成的社会心态它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个人发展过程 中,对其修成学业、身心健康、性格品质、人际关系和未来 事业的成功等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二、 爱国热忱过火,须理性面对与在大学前的教育阶段相比,处于大学教育阶段的学生 更乐于关心、关注国家政事和国际局势,对祖国政治、经济、 文化的总发展趋势持肯定态度,对祖国的前途、未来充满信 心,也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值得提倡但有些时候, 这种情感常受个人情绪或他人情绪有意无意的影响,易偏离 正确的方向,因为大学生在关心国家大事时往往不全面了解 国事全局和全过程,尤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 政治基础,因此在思考和评价现行国家决策时,更愿意道听 途说,或者添加个人的主观臆想。
如最近的钓鱼岛事件,很 多参与者正是在校大学生国际局势的变化很容易吸引他们 的目光,但在爱国的同时,学生需要看清局势,理性爱国, 避免出现过激行为宣扬中国对钓鱼岛拥有绝对主权、坚决 反对日本荒谬言论等,是值得提倡的;如果说仅仅宣扬类似“抵制日货”等宣传语能理解为”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借“抵制日货”之名,大肆示威游行妨碍正常城市秩序,或严重影响在华日资企业的运营等,绝不能称为是一个理性爱国 的行为;甚至有围堵日驻华使馆、袭击大陆境内的日本游客、 抢砸商店的日本品牌商品、焚烧日本品牌汽车等,这些行为不仅扰乱社会治安,也必然要受法律的追究作为高校思政 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需要仔细观察甚至警 惕这种的“变质”的爱国主义情感,这就要先从宏观上帮助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大学生的 理想信念教育以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感和鉴别能力、引导他 们持有理性的爱国热情,使他们的社会心态不要偏离正确的 轨道和方向,更不要180三、自我定位不明,须及时调整在"高考”目标过后,很多大一新生如何树立新的目 标,重新自我定位,似乎并没有认真仔细的思考过,这种定 位失准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自我为中心。
我国的家 庭教育往往宠溺孩子,使目前许多大学生习惯于自我为中心 的地位,重个人理想,轻社会抱负;重自我价值,轻社会责 任也有少数‘富二代”、“官二代”子女由于家庭的优越 条件,不重视大学教育,经常违反学校规定第二,志向避 近求远多数大学生迫切希望自己早日成大器,实现人生价 值,这种“追求事业成功”的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成就动 机,抱有鸿鹄之志,但对“生活琐事”却置之不理他们一 方面憧憬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寝室生活一塌糊涂,经常 沉迷电脑网络,作息不规律,频繁逃课、旷课不在细节中 锻炼,恐怕很难成功地做大事第三,理想与现实失衡当 代90后大学生尤其关注自身发展,个人目标的选择也更趋 于理性和务实但面临就业时,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遇到 挫折和失败如果对未来的工作未准备好乐观进取、积极健 康的精神状,就把问题归咎于社会的不公正或机会的不均 等他们看不到大多同学自食其力,反而嫉妒‘高富帅”、“白富美”,愤慨“非典型成功",导致自己眼高手低,心 态失衡,心灰意冷,甚至愤怒地抨击政府和时局以发泄不满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 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鼓励大 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 劣势、学会换位思考;常与人沟通,遇事多商量;遇到社会 不公正时一方面要坚决与之斗争,另一方面不要以恶意或报 复的形式来恶化矛盾冲突。
总之,要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掌 握能够实现理想的正当手段,以让他们学会积攒成功必备的 要素四、婚恋观误入歧途,须端正态度大学生追求爱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大学生不能深 谙爱情的真谛,大学生恋爱观的误解大致表现为一下四点: 1•恋爱过于理想主要指将要初恋的女大学生,她们往往把 大学的恋爱幻想得太美好,憧憬“灰姑娘”、“青蛙王子” 等浪漫的邂逅,一旦恋爱之路遇到挫折,便经不起打击,自 暴自弃,甚至轻生寻短2•恋爱过于盲目这类大学生主要 是对恋爱没有明确的目的,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谈,自己也要 谈,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恋爱,只是从众而已, 不考虑将来的结局如何,盲目模仿小说、电影中的某些情节更严重的是,盲目的恋爱,很容易导致恋爱关系过早终结或 频繁更换恋爱对象,进而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化、矛盾化3. 恋爱过于自由一部分大学生自制力不够坚强,思想也过分 解放,借恋爱自由之美名,抛弃道德的约束,放纵自己的欲 望,对爱情的需要已经转换成仅仅对性的需要,一旦恋爱关 系破裂就情绪极不稳定加之对生理卫生知识的忽视,性病、 怀孕、堕胎等现象屡见不鲜,极可能落下终生遗憾这种恋 爱自由化,是对恋爱一词的亵渎,是对自己和恋人的不负责 任,最终承担伤痛的也只有自己。
4•恋爱过于功利恋爱是 纯洁高尚的,切不可功利虚荣看到寝友、同学恋爱就‘羡 慕嫉妒恨”,于是暗自攀比,追求更好的“恋人”,一味想 着“钓金龟婿”结果恋爱的目标发生了本质改变,殊不知 这种掺夹了其它因素的恋爱不可能长久,到头来只能竹篮打 水、猴子捞月了以上4种恋爱歧途,都归因于当局者不明 白婚姻才是爱情的归宿,反倒因为将精力太多投入到情感生 活中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前程,孰重孰轻,等毕业后自见 分晓,但也追悔莫及了针对这些情况,高校思政工作者应 事先做好预防,对新生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了解和解决 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同时,性健康教育不可回避,开设一 些如《心理(生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大学里觅 真爱》等选修课,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生理卫生和 思想道德教育的等有关知识的讲授,使他们懂得大学生完成 学业和形成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诚然,高校思政 工作者同样可以正面引导和帮助他们在大学里能够寻觅到 美好的爱情五、小结高教思政工作者要以大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社会现实为基础,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在教育 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心灵体验,遵循心理规 律,帮助他们自主体验、自主鉴别、自主建构,确立科学的 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以使大学生树立健康、和谐的社 会心态。
参考文献】[1] 邓世平•大学生社会心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性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 (5).[2] 宋凤宁,郑书文.试论大学生的心态特点与高校精神 文明建设对策[J].广西师院学报,1998 (1).[3] 胡杨,徐建军.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强大学生社会 心态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 (9).【作者简介】魏雷(1980-)男,辽宁锦州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助 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