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尹漷 文档编号:215083661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品鉴定技能理论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选择题1、在(  )时期,制瓷工艺中就已经开始使用化妆土。A、商B、秦C、三国D、xi晋2、我国使用氧化铜作为釉的着色剂始于()A、秦B、.汉C、晋D、南北朝3、在唐代有“秘色瓷”之称的是()A、邢窑白瓷B、长沙窑精品瓷C、定窑白瓷D、越窑青瓷4、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是元代()烧制成功的A、杭州B、景德镇C、潮州D、虞山,5、越窑流行刻花工艺,并出现屏风式布局用于装饰的时间A、北宋早期B、北宋中期C、唐代早期D、唐代中期6、历史上开创大规模烧造皇帝大婚用瓷的时期是()A、明中期B、明晚期C、清中期D、清晚期7、著名的鸡缸杯是明代()年间出现的

2、瓷器器形A、万历B、成化C、洪武D、永乐8、从()朝开始,青花瓷器的制作己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A、永乐B、宣德C、万历D、崇侦9、明代瓷器中“天”字底款的罐,是属于()时期制造的器物A、万历B、成化C、洪武D、永乐10、粉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贯穿整个清代是自()朝开始的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陶器出土于南方地区的一些洞穴居住遗址中,其年代距今约 900010000  年左右。2、南宋官窑器物的主要特征:   紫口铁足,黑,灰色胎          3、秦汉时代原始瓷手工业迅速发展,工艺技

3、术不断提高,在东汉中晚期 终于创烧成功瓷器4、元青花的釉面先后有哪三种: 影青瓷 、  白釉  、 卵白釉      5、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设窑于汴京,称  汴京官窑 ,最早记录见于南宋顾文荐的 负睻杂录 南宋则设官窑于修内司及郊坛下,称  新窑  及 内窑 。6、宋代五大名窑名誉天下,它们是  汝窑  、  定窑  、  官窑 、 哥窑 、 钧窑 。7、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书写分为 青花料写款  、 锥刻款     和  模印

4、款  三种方式8、永乐、宜德时期采用 苏麻离青 着色,用 勾勒 线条,  一笔平 涂抹的上色法,留有层次和空白地是其显著特点。9、宣德窑器所用青花料有两种,一种是进口的  苏麻离青 ,另一种是国产 钴料   10、康熙白釉瓷分为三类,一类是  定窑白釉瓷  一类是  甜白釉器       第三类是  浆胎白瓷  的制品。11、康熙天蓝釉是用微量  钴  为着色剂的 天蓝釉  色釉,由于釉呈晴天蓝空之色而得名。12、在彩绘技法上,五彩是用 填技 法

5、,粉彩则用 组合        法。13、青花瓷是在瓷胎上用 钴料 着色,然后施 透明釉  ,以  1300度   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 釉下彩 瓷器。14、弘治时期瓷器圈足的主要特点: 光滑圆润,足墙较成化时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  。15、明代瓷器年款字体多变,有“永乐款 少 、宣德款 多  、成化款 肥  、弘治款 秀 、正德款  恭  嘉靖款 杂   的说法16、素三彩以   黄  绿、白、紫色为主,不用  红彩  故名

6、。17、釉下彩是指 青花 和 釉里红 瓷。因其彩绘在胎上,着轴后一次烧成而得名判断题1、 唐三彩是唐代著名瓷器品种。( )2、金丝铁线、紫口铁足是五大名窑之官窑瓷器的重要特征。( X )3、康熙瓷器分为釉下彩、釉上彩、单色釉瓷器三大类(  )4、豇豆红瓷器出现于清代康熙时期。(  )5枢府瓷上的枢府是“枢密院”的简称。(  )6康熙青花的青料是用国产的浙江料。( )7、进口的苏麻离青发色淡雅而无铁锈斑,适合绘制人物等细腻图案( X )8、弘治官款大都是“大明弘治年制”双行六字楷书双圈款,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书款。(  )9、粉彩制作的特点之一,是用“玻璃

7、白”打底。( )10、官窑为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己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遍及县内各地。( X )瓷器作伪手法辨别1、 接老底:这类仿品如采用冷接方式,倒也好辨别,就看其底足是否有一圈胶粘连即可。如是热接,也就是再次入窑用低温烧接,此类成功率较低,就看其胎与釉的老化表象是否一致。除接底外,还有老胎新釉、老胎后加彩、老胎后加款识等作假手段。2、釉面做旧:1、用水将器物冲洗干净。过多使用高锰酸钾的,水会呈紫色。有时用手指醮点水一摸,手指也会染成紫褐色。2、顺着太阳光线,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瓷器表面釉层,老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粗细深浅不一,新瓷器则无这一现象。有的作伪者用砂纸擦,线条、方向和力度几乎都

8、一样。3、老瓷自然剥釉是由于胎釉结合不好或时间造成的,剥釉的周围还可以再剥。新瓷剥釉则是打出来的,剥釉的周围胎釉结合处还是紧密的。4、用大头针撬缩釉处或破裂的气泡,用放大镜观察其氧化程度。5、凡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放大镜下可显现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6、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于瓷土的关系,非常掂手(即重量大)。清中期以后包括现在的新瓷,胎质疏松,有的胎虽然厚,拿在手上却轻飘飘的。3、后加彩看彩料。釉上彩料质地软,长期使用中极易被擦拭磨损而使表面光泽暗淡。鉴定时若发现釉面有软道而彩料无磨损,则为后加彩无疑。看釉面划痕。釉面产生划痕,皆为外物硬度超过釉质硬度所为。能划伤釉面,则彩料不能幸免

9、。故观察釉面之划痕走向,必定釉、彩齐伤。若划痕仅伤釉面而通过彩料部分无伤者,属补彩无疑。4、臆造纹饰臆造这类在仿造的宋元瓷器中最为常见,由于历史久远,考证困难,尤其是一些工艺较为精美的瓷器最为迷惑。辨别这类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沉迷于研究那些臆造的纹饰,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从其他方面求证,比如胎、釉、器型等是否符合时代和老化特征。器型臆造这类与纹饰臆造辨别方法类似。面对这些臆造品,建议普通藏家可选择参加一些正规的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学习。华源上手培训班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涵盖了中国 大部分古陶瓷的鉴定实战技能传授。款识臆造伪造者往往会在瓷器上写上很多带有迷惑性质的各种千奇百怪的款识。并多配合精彩的故事

10、进行销售。有些臆造款识就连刚入门的新手都能看出是臆造的,但一些偏执的收藏迷仍然听信故事或沉溺于某些自认为是绝招的特征上,而当成宝贝来收藏。那么辨别这类其实也同之前的臆造纹饰一样,只要是无法求证或没有根据的现象,我们都可以暂且认为是臆造,待其他方面都找不出疑问后再来研究这个特征究竟是臆造还是确实到代。论述题1、论述宋代五大名窑之(官窑)瓷器的鉴定要点。1,看胎.胎色、胎质是否符合其特征。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窑器,胎色为白色、灰白色和浅灰色,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

11、铁足。2,看釉。是否透亮,呈乳浊状?釉色是否纯正?施釉是否符合官窑规律?一是釉质的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3,观察开片纹是否大小自然,深浅有致。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纹”之称。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纹痕的颜色以鳝血、鱼籽黄、墨色、油灰居

12、多,鳝血者为上品。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纹痕粗细大体相差不大,迄今未见有牛毛纹者。纹痕颜色比较单调,基本为黑色或浅黑色。4,看口、足。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前者器底有支钉痕,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足部修胎比较粗糙,底部无款识。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2、 论述龙泉窑瓷器的鉴定要点。1.早期青瓷施淡青色釉,有泛黄现象,其产地集中在龙泉金村和庆元上垟两县交界处的溪边山坡上。2.中晚期集中在大窑、金村、大白岸、庆元的上垟,丽水市的石牛等地,约有窑址30余处3.北宋中晚期,采用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色灰或灰白。施石灰釉,其特点高温粘

13、度比较低,容易流釉,釉层薄,釉面有光泽,由于烧窑技术和还原控制不好,使釉色出现泛黄现象。4.纹饰特点:以刻画花为主,碗、盘类多饰蓖纹、折扇纹,题材以莲瓣、牡丹、菊花为主,纹饰之间以楞线分隔。楞线分单线、双线。花叶一般用蓖纹作叶脉。5.多管瓶、盘嘴壶、多叶瓶为这一时期的新产品。多管瓶、盘嘴壶壶盖一般饰花苞钮、花蒂钮为主。多叶瓶盖顶以鸡、狗等动物作钮为主。6.在工艺上,北宋时期多用支钉支烧,器物多有支钉痕。到了北宋晚期开始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3、 论述明代空白期官窑瓷器鉴定要点。胎体:这三朝琢器的胎体均较为厚重。瓶、樽、罐类的器口,正统时的与宣德时的直颈形状相同,而景泰至天顺时的则多与其后成化时

14、的上收下阔式相近。所见的这三朝琢器的修足工艺,也与其前后时期有所区别。一般底足削修得并不过分细腻,多为敦厚的浅宽圈足或微上凸的平砂底,带有火石红痕或粘有星点窑渣,类似其后成化大盘类多见的所谓“糊米底”。看来,这应是此时通行的一种琢器底足修整工艺。纹饰:纹饰画法,沿袭明初常见的一笔勾勒法而又有所变化特别是中锋运笔所绘的流云和人物,具有独到之处。上述墨书正统二年款青花缠枝莲兽耳樽、墨书景泰二年款青花海水浮莲罐及青花天顺七年款波斯文三足筒炉,均是代表这一时期画风与书体的典型器。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风格的纪年款青花器将会陆续被发现,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资料。4、 论述元青花瓷器的鉴定要点。鉴定元青花瓷器就是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上对器物进行综合分析:综合造型、胎釉、青花、画工各方面的因素,归纳总结、全盘考虑。现在流通市场上三个档次的元青花都有仿品,有的几乎做得天衣无缝,凡是发表过资料照片的器物,其上的特征全可以人为地做出来,像什么“锡光”、“釉泪”、“接坯”“火石红”等等都可做,甚至往胎土里掺粗颗粒,混同旧土,以假当真。所以藏家要特别的小心,有一点儿疑问都要谨慎处之;同一件元青花两拔专家得出相反结论的,对这样的器物最好不要碰,因为这说明此件器物是有争议的,需要专业工作者研究探讨,这种争论和探讨有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最终结论如何,这样没有定论的器物只可用于研究,不宜进行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