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215078747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仓库生产作业组织及管理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仓库装卸搬运作业组织、仓库库存检查与控制的方法,了解分销、资源方案 DRP 在仓库作业组织及管理中的应用。第一节 装卸搬运作业管理一、仓库装卸搬运作业的种类在仓库管理中,物品装卸搬运是一项重要的活动。物品必须有人接收、分拣、组装,以满足顾客的订货需要。在装卸搬运设备中投入的直接劳动和资金是物流总本钱的一个主要组成局部。用拙劣的方式进行作业时,容易造成物品的损坏。有理由认为,装卸搬运的时间越少,物品损坏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而仓储的整体效率就会提高。表7-1 仓库装卸搬运作业作业名称作业说明堆拆作业1.堆码、堆装作业2.拆装作业

2、1.堆码、堆装作业是把货物移动到仓库的指定位置或卡车等运输工具上,按照规定的形态码放的作业2.堆码、堆装相反的作业分拣备货作业1.分货作业2.配(备)货作业1.分货作业是在堆装、拆装前后或配货前发生的作业。按照货物的种类,运送方向等类别划分区域,将货物堆码到指定位置2.配货作业是指根据出库单并按照货物种类、发货对象等因素,将货物从存放的货位中取出,堆放在规定场所,等待运输的作业二、仓库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一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措施 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目标是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所谓无效作业是指在装卸作业活动中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显然,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对装卸作业的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为了

3、有效地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仓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尽量减少装卸次数。作好作业前的准备,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防止货物屡次倒搬,使作业尽量一次到位。2缩短搬运作业的距离。选择最短的路线完成这一活动,就可防止超越这一最短路线以上的无效劳动。3提高库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指数。所谓物品装卸搬运活性指数是指库存物品便于装卸搬运作业的程度。装卸搬运活性指数根据库存物所处的状态,可分为 5 级,见表 7-2。表 7-2 库存物装卸搬运活性指数说明指数指数说明0物品杂乱地堆在地面上的状态1物品装箱或经捆扎后的状态2装在箱子里或被捆扎后的物品,下面放有托盘或其他衬垫,便于叉车或其他机械作业的状态3物品被放于台车

4、上或用起重机吊钩钩住,即刻移动的状态4被装卸、搬运的物品,已经被置于输送设备上,处于启动或直接作业的状态从理论上讲,活性指数越高越好,但也必须考虑到实施的可能性。例如,物品在储存阶段中,活性指数为 4 的输送带和活性指数为 3 的车辆,在一般的仓库中很少被采用,这是因为不可能把大批量的货物存放在输送带和车辆上。为了说明和分析物品搬运的灵活程度,通常采用平均活性指数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对某一物流过程物品所具备的活性情况,累加后计算其平均值,用表示。值的大小是确定改变搬运方式的信号。如 :当 0.5 时,指所分析的搬运系统半数以上处于活性指数为0的状态,即大局部处于散装情况,其改良方式包括采用货箱、

5、推车等存放物品。当 0.51.3 时,那么是大局部物品处于集装状态,其改良方式包括采用叉车和动力搬动车。当 1.32.7 时,那么说明大局部物品处于活性指数为3的状态,其改良方法包括选用拖车、机车车头拖挂的装卸搬运方式。为了有助于提高装卸搬运效率,典型的做法就是把各种单件的物品组合成为更大的单元。最初的单元称为“马斯特箱(master carton),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在物流过程中加大保护作用,由于创造了更大的包装,方便了装卸搬运。为了高效率地装卸搬运和运输,通常是将马斯特箱组合成更大的单元。马斯特箱组合的最常见的单元是托盘以及各种类型的集装箱。4实现装卸作业的省力化。在装卸作业中应尽可能地

6、利用重力的作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重力进行装卸,可减轻劳动强度和能量的消耗。例如将没有动力的小型运输带( 板 )斜放在货车、卡车或站台上进行装卸,使货物在倾斜的输送带( 板 )上移动。这种装卸是靠重力的水平分力完成的。在搬运作业中,不用手搬,而是把货物放在台车上,由器具承当物体的重量,人们只要克服滚动阻力,使物料水平移动,这无疑是十分省力的。利用重力式移动货架也是一种利用重力进行省力化的装卸方式之一。重力式货架的每层格均有一定的倾斜度,利用货箱或托盘,货物可沿着倾斜的货架层板自己滑到输送机械上。为了使货物滑动的阻力更小通常货架外表均处理得十分光滑或者在货架层上装有滚轮,也有在货箱或托盘下装上

7、滚轮,这样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物品移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会更小。二装卸搬运作业劳动组织装卸搬运作业的劳动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原那么,将有关的人员和设备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装卸搬运作业的劳动组织大致上可分为两种根本形式:即工序制的组织形式和包干制的组织形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定义和特点见表7-3。表7-3 装卸搬运作业的劳动组织形式及其特点组织方式名称定义特点适用企业工序制按作业内容或工序,将有关人员和设备分别组合成装卸、搬运、检验、堆垛、整理等作业班组,由这些班组共同组成一条作业线,共同完成各种装卸搬运作业作业班组专业化,对提高作业质量,确保作业平安,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益的。每个作

8、业班组作业内容比拟固定,可配备比拟专用的设备,便于对设备进行管理。但是,工序间的衔接容易出现不紧密、不协调的现象。同时,当装卸搬运作业量不均衡或备工序作业进度不一致时,其综合作业能力容易被最薄弱的作业环节所影响进出库作业量大,进出库频繁的大型仓储企业包干制将分工不同的各种人员和功能不同的设备,共同组合成一个班组,对装卸搬运活动的全过程均由一个班组承包到底,全面负责一个班组承当各种装卸作业内容,对整套作业线自始至终负责,因而便于对作业班组的实绩进行考核。同时,由于一条作业线由班、组长统一指挥,各作业工序间能够较好地配合与协调,便于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当作业量出现不均衡的情况,包干制劳动组织适应性较

9、强,可及时调整。同时,在一个作业班组配置几个工种的人员和多种机械设备,不利于实现专业化,对提高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不利进出库作业量较小,进出库不频繁的小型仓储企业三、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过程仓库装卸搬运作业的组织过程如图 7-1。掌握作业信息编制作业方案制定作业方案分配作业班组检查统计分析图7-1 装卸搬运作业组织过程1掌握作业信息。通过每月入库方案、出库方案、移库方案预测装卸搬运任务量和作业量。2编制作业方案。月方案是对作业任务与作业能力进行大体平衡,如果作业能力缺乏或过剩,应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日方案是根据前一天掌握的实际情况,对次日作业任务的具体安排。3制定作业方案。对某项具体的装

10、卸搬运任务进行人力、设备和作业步骤、作业要求等全面安排,主要是保证作业平安,提高作业效率。4分配作业班组。简称派工,根据任务的内容和各个班组的特点,扬长避短,使总体作业效率最高。5检查统计分析。调度指挥人员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对结果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掌握各种情况,协调与其他环节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库存管理一、库存管理概述库存管理是生产管理体系中最为悠久的分支之一,它包含仓库管理和库存控制两局部。仓库管理是指库存物料的科学保管,以减少损耗,方便存取;库存控制那么是要求控制合理的库存水平,即用最少的投资和最少的库存管理费用,维护合理的库存,以满足使用部门的需求和减少缺货损失。一库存的

11、类型库存 ( GB/T18354-2001 中 4.14 中定义为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 在企业中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藏的资源。当某些库存承当起国家的平安使命时 , 这些库存通常被称为国家储藏。库存的分类方式很多 ,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 ) 按库存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领域进行分类:库存分为制造库存、流通库存和国家储藏。( 2 ) 按库存在企业中的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护 / 维修 / 作业用品库存、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库存及产成品库存。(3 ) 按照库存的目的进行分类:可

12、以分为周转库存、保险库存和战略库存。( 4 ) 按价值进行分类:分为贵重物品与普通物资( 5 ) 按库存需求的相关性分类: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二库存费用库存费用一般包括订货费、保管费、进货费与购置费。1订货费订货费是指订货过程中发生的全都费用。包括差旅费、订货手续费、通讯费、招待费以及订货人员有关费用。订货费与订货量的多少无关而与订货次数有关。设一次订货费为c0,且每次订货费都相等,如在T期间内共订了n次货,每次订货量为Q0,T期间内的总需求量(也即T期间内的总订货量)为D,那么T期间内的总订货费为:如平均单位时间需求量(也即平均需求速率)为R,那么T期间内的平均订货费为:Q0图

13、7-2 平均订货费与订货批量关系图可见,如T期间的总需求量D确定不变时,平均订货费的大小与订货批量成反比,如图7-2所示。2保管费保管费是指保管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入、出库时的装卸、搬运、堆码、检验费用;保管用具、用料费用;仓库房租、水电费;保管人员有关费用;保管过程中的货损、货差;保管物资资金的银行利息。保管费用与保管数量的多少和保管时间的长短有关。设单位物资单位时间的保管费为c1,平均库存量为,那么T期间的总保管费C1为:如每次订货量为Q0。对于瞬时到货的情况,如图73所示,那么平均库存量:。而T期间内的平均保管费为:可见平均保管费与订货批量成正比,如图74所示。t图7-3 瞬时到货

14、保管费与订货批量关系图Q0QQ0/2OT 图7-4 保管费与订货批量关系图C1OQ0对于持时到货即所订货物订货、进货需要一个单位以上的时间,库存量是逐渐增加的的情况图75,设进货的速率为p、销售的速率为R,订货批量为Q0,那么所能到达的最高库存量Qmax为:t图7-5 持时到货保管费与订货批量关系图Q0QQmax/2OTQmaxT期间的平均库存量等于所以T期间的平均保管费等于:3进货费与购置费所谓进货费,就是进货途中的全部费用,即运杂费。包括:运费、包装费、装卸费、租赁费、延时费、货损、贷差等。而购置费,那么指所购物资的原价。进货费与购置费都与订货批量无关,批量订多订少都不会影响其总进货费和购置费。我们把这种与订货批量无关的费用称为固定费用,而把那些与订货批量有关的费用称作可变费用。因此,进货费与购置费是固定费用,而订货费、保管费、缺货费、补货费是可变费用。设单位物资的进货费为c3,单价为K,订货批量为Q0,那么总进货费与购置费C2为:为简化起见,用K表示固定费用,那么C2可表示为:那么平均固定费用:4总费用总费用是各项费用的总和。即:C=C0+C1+C2总平均费用为: 瞬时到货 持时到货三库存的作用库存是闲置的资源,不能立即为企业产生效益,但库存又是必须的,因为库存有以下重要作用。1满足预期顾客的需求一定的成品库存可以使顾客很快采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