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215072840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03(沪教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内容:沪教版九年级上册难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Na-23 Mg-24 Al-27 Cl-35.5 Ca- 40 Fe-56 Cu-64 Zn-65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石墨用于导电B.活性炭用于净水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D.氢气用作燃料【答案】 D 【解析】A、石墨用于导电,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了活

2、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D、氢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 D 【解析】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不符合题意;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

3、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符合题意。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的是( )选项A B C D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探究分子间有间隔区分硬水和软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 C 【解析】A、图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用于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

4、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4.小明同学在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蒸馏水;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氧

5、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以做燃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A.B.C.D.【答案】 B 【解析】自制简易净水器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无法除去溶于水的可溶性杂质,说法不符合题意;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说法符合题意;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说法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但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气不支持燃烧,也可使火焰熄灭,说法符合题意;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氧气不具可燃性,不可以做燃料,说法不符合题意;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说法不符合题意。5.南川中学第

6、9届体育节暨64届田径运动会于11月2日隆重举行.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了大量白烟,该白烟主要是( )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五氧化二磷D.四氧化三铁【答案】 C 【解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为无色气体;水蒸气为雾,非烟;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发令枪弹丸中含有红磷,所以产生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五氧化二磷。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物理变化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 D 【解析】A. 工业上,用

7、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二氧化碳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等,故错误,符合题意。7.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常温常压时,1L水可溶解0.031L O2、0.57L 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分解反应B.实

8、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小于2:1【答案】 D 【解析】A. 水在通电时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发生了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于NaOH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如果在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的溶解度相等,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应该是21,但实验结果是: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因此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若

9、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就会减少O2的生成,从而右侧试管内气体分子个数减少,且常温常压时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氧气,因此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故错误,合题意;8.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D.d点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且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答案】 C 【解析】A.高锰酸钾的质量从多到少,a点是高猛酸钾的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B.b点后高锰酸钾的质量继续分解,则b点表示的是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

10、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B不符合题意C.c点表示的是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故C符合题意D. d点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且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故D不符合题意9.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 15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 25D.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答案】 C 【解析】A. 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物质丁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它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无关物质,故A错误;B. 设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都是m,那么甲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8

11、%-12%)m=36%m;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0%m-(1-48%-32%-10%)m=60%m,那么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36%m:60%m=3:5,故B错误;C. 设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都是m,那么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m-(1-12%-70%-10%)=24%m;丙参加反应的质量为:70%m-(1-48%-32%-10%)m=60%m,那么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之比为:24%m:60%m=2:5,故C正确;D. 甲和乙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丙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肯定为化合反应,故D错误。10.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

12、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B.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C.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答案】 B 【解析】A、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可知,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符合题意;C、地塞米松(C22H29FO5)中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9):19:(165)=264:29:19:80,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

13、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5)=33:10,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11.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C.它们的质量完全相同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答案】 A 【解析】A.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符合题意;B.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故不符合题意;C.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尽管电子的质量很小,但它们的质量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D.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不符合题意。12.只含一种物质的物质一定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答案】 C 【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因此由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可知,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13.用如图装置,制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资料:HCOOH(甲酸)=H2O+CO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