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5064625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一新生亲子依恋及社会适应关系摘要:探讨大一新生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随机选 取安徽省两所普通高校大一学生201名,采用问卷法,以大 学生适应性量表、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简约版进行施测。 结果表明大学生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相关。关键词:亲子依恋社会适应问卷调查大一新生社会适应表示的是个人或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积极 的互动关系,是一种良好的关系状态,具体是指个人或群体 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 状态,从而使自己与社会环境协调、和谐的状态。依恋是“个体与他人间形成的亲密情感联系,以相互关 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 恋是人际间在感

2、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 依为命,即此之意”亲子间的依恋是其主要形式。青少年 与母亲、父亲的多重依恋关系具有独特性,受家庭环境和个 体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波动,并影响到个体的社会适应状况。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形成、自我同一性确立及人生 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好坏不仅影 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 活。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大一新生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的关 系这一课题。本研究通过方便取样,选取安徽省两所普通高校大学生 201名(男生102名,占50. 7%;女生99名,占49.3%)。采 用问卷法实测。并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陈建文

3、:论社会适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0年第1期,第11-15页. 于海琴: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 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第 23-25 页.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上海:东华书局印 行.1992年,第763页.由余益兵等修订的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简约版,包含 四个维度,分别是安全型、焦虑型、拒绝型及恐惧型,问卷 共12个项目,父亲、母亲分别1-5级计分,从1 “特别符合” 到5 “特别不符合”。该量表信度良好,a系数为0. 8482。由卢谢峰等编制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卷,包含7个维 度,问卷共66个项目,1-5级计分,分数越高,说明适应

4、现 状越好。该测验的内部一致性良好,各分测验a系数的范围 在0. 5790 - 0. 7759之间,全量表a系数为0. 8978。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2)表明,大一新生在 社会适应总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 生。职业选择适应性维度和身心症状适应性维度存在显著的 性别差异,且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其他维度得分上的性别 差异均未达显著性水平。 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年第200-201页。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硕士 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第7-13页.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表

5、明,亲子依恋各维度与社会 适应各维度及总分间大部分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 值在0.1490.433之间,尤其是母焦虑型与职业选择适应 性、适应总分,母恐惧型与适应总分的相关系数达0.41以 上。注:*p0. 05*p0. 01*p0. 001将同一维度的父亲、母亲依恋得分相加,并将拒绝型、 恐惧型、焦虑型维度合并成一种维度,即不安全型,根据得 分将被试划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 果(见表6)表明,大一新生在社会适应总分、人际适应性 维度、身心症状适应性维度、职业选择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依 恋类型差异,安全型被试得分显著高于不安全型,其他维度 得分上的依恋类型差异均未达显著性

6、水平。注:*p0. 05*p0. 01*p0. 001男生在社会适应总分、职业选择适应性、身心症状适应 性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这一结果与近几年来有关 “男生危机”的研究结果有关。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发 展研究所所长杨雄主持了一项针对90后进行的“2009上海 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结果发现:90后女生的综合发展分 值均比男生高。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 量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男生比日本男生显得更娇气、耐力 差、生存技能差,更是提出拯救男孩的呼吁。课堂的静态教学是主要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方式,而在 这种方式下,男生处于明显劣势。因为从生理角度上说是存 在性别差异的,相同情况下女生

7、更易自我控制,更加理性;而与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等行为有关的杏仁核,男生普遍大 于女生,也就是说,男生更易卷入暴力和危险行为;也有人 提出男生天生的获得意义和英雄主义的内在驱动力,而以静 文化为主的学校学习生活、禁止追跑打闹的校规班规的过度 保护以及90后普遍受到的溺爱使男生的天性压抑了,更易 沉迷于有关战争、暴力的虚拟游戏中以及其他行为问题。现在推行的教育平等也使女生的语言、性格方面的优势体 现,细致认真的特点使她们在现代教育制度下更显强势。女 权运动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使现代女性更加独立、坚 强,与传统柔弱无用的女性特征渐行渐远。然而现在社会赋 予男生的责任仍高于女生,相比之下男生的压力

8、更大,也更 易出现问题。杨雄:上海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2页.马戎戎:男孩危机,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第 13期第03-31页.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大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如学习 适应性维度与母亲安全型、父亲焦虑型、母亲恐惧型维度显 著相关;环境总体认同适应性维度与除父亲安全型、焦虑型 维度外,与其他六个维度显著相关;人际适应性、职业选择 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维度、适应总分除对父亲安全型外, 与其他7个维度均显著相关;角色适应性维度与亲子依恋8 个维度均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0.1490.433之间。 因此可见,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存在中等程度以下相关,可

9、以进行进一步研究,推测其因果关系。总体上看,安全型依恋维度与社会适应多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他的不 安全型维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如恐惧型与 适应总分的相关系数达-0. 44,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从此可 以做出推测,安全型依恋的被试适应性水平更高。根据被试 得分分类后的差异检验也表明,大一新生在社会适应总分、 人际适应性维度、身心症状适应性维度、职业选择适应性维 度上存在显著的依恋类型差异,安全型被试得分显著高于不 安全型,这与以往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依恋类型对个体社会 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依恋与人际交往适应 性、依恋与身心健康适应性及依恋与认知模式。1. 依恋安全型和不

10、安全型依恋个体具有不同的社会性 和情感性模式,反映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对于安全依恋个 体而言,他们比不安全依恋的被试更容易接近8。在人际 交往中有更强的人际吸引力,积极、利他行为比较多,而焦 虑、反抗型依恋的被试常对人际交往对象做出消极、攻击的 行为,因此人际吸引力差。2. 依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依恋关系为安全 型的大学生,同伴反映他们焦虑水平和攻击性低,他们自己 也报告了较低水平的孤独和压抑。3亲子依恋不仅与儿童的情绪、情感及行为表现有显著 联系,与社会认知模式也关系密切,而且以认知模式来解释 依恋的作用机制,这就是内部工作模型”假设。研究表明,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对个体日后的人际相

11、互作用有强有力 的影响,同时对职业选择适应性及总体适应性产生影响。如 安全型被试对积极关系结果的辨别反应更快,也就是说他们 更敏感,而不安全被试对消极关系更敏感。这与本研究发 现不安全型显著负向预测个体总体适应性水平、不安全型大 一新生社会适应总分显著低于安全型大一新生也是一致的。 Hetherington E. M. , Parke R. , D , ChildPsychologya contemporary viewpoint 3rd Edition.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86, p.245-259 Lieberman M. , Doyle A. , M

12、arkiewicz D , 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to mother and father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associations with peers rela.tions. Child Development, 1999, 70: 202-213. Bowlby J,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5, p. 196本研究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被试数量不够大,样本代 表性不强,使得研究的信效度不够高。在将研究结论推广到 其它不同类型、地区的高校学生时,需要谨慎。2被试来源 不够广泛,如家庭居住地,不同分类的被试人数不等,在一 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一新生身心症状适应性均分最 高,其次依次为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 环境总体认同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均数最 低。大一女生在社会适应总体水平、职业选择适应性和身心 症状适应性上优于男生;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性间存在显著 相关。大一新生在社会适应总分、人际适应性维度、身心症 状适应性维度、职业选择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依恋类型差异, 安全型被试得分显著高于不安全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