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热的冷思考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5064064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热的冷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热的冷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热的冷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热的冷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热的冷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热的冷思考曾晓东(发表与福建教育06年第1期)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H益成熟,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情况越来越普 遍了,许多老师灵活地运用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为课堂教学服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使得课 堂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对于多媒体功用的认识和使用,似乎也有走向过热其至泛滥的趋势:不少教师 “情人眼里出西施”,把多媒体的优点无限放大,上课离不了多媒体;许多没有条件装备多媒体设备的 农村学校教师,常常把“连多媒体都没有,怎么进行课改? ”的话挂在嘴边,这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思考一: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哪里?语文,不管是“语言文字

2、”说还是“语言文学”说,它最本质的属性还是语言。语文教学的口标应 该定位于培养学牛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上,多媒体课件的滥用,破坏了这 一廿标的落实。不少课堂上,老师常常是每教学一段,就迫不及待地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景物或内 容,强化了形象,弱化了语言,严重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涵咏感悟,阻碍了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 一堂课下來,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兴致颇髙,实际推敲,并无多少真实的收获。我们以下面几个课例片段作简单的讨论:如鲁捉辖拳打镇关西。老师讲到精彩的“三拳”时,很“及时”地插播了水浒电视剧中的 相关片段。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精彩的情节及画面吸引住了,老师也没有再冋过

3、头來引导学生从语言 方血另行推敲体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语言的良好时机。而对这三拳的语言描写,本应该是该课的巫点, 是很值得引导学生涵咏体会的。像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 个汕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财帛铺, 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钱儿、 铳儿一齐响”。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着手描写形容,其间还交错着从外人视觉的角度、 郑屠自身感觉的角度去描写,语言表现力极强,rti这样的语言描写所唤起的联想想像更是直观的情节画 面所远远不能够达到

4、的。再如荷塘月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对朱自清写作这篇散文的背景多-些了解,也许还想渲染一 点气飢,课前先播放了一段录象:伴随着介绍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画外音,镜头先是对着清华人学 的校门,然后慢慢推向清华园内,推向那口著名的荷塘荷塘上盛开着荷花,荷叶蓊蓊郁郁,阳光明 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切似乎是那样的完美,但我却一直进入不了朱自清营造的那个情境,那 种用语言描绘出來的夏夜荷塘朦朦胧胧的情境,那种带着作者强烈个性色彩的淡淡忧愁的情境;我一直 在想,播放的还是朱口清先牛笔下的那个荷塘吗?这么使用多媒体对学牛品味语言是帮助了还是适得其 反?又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课的开始,多媒体放映了一段描绘青海湖

5、景色的风光片,片子拍得 很美,学牛也兴味盎然,看得很入神,但我翻开书本,看着这样的文字:“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 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而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 乂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那湖水的蓝,乂是蓝得多么醉人啊!”我想, 它拍得再美,美过这样的语言描写吗?它拍得再美,能够替代不同学牛凭借语言垂构出的青海湖的不同 具体形态吗?学牛看似高昂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被引导到语言学习上来,算不算是一种兴趣的负迁移?在上面的三篇课文中,凭借语言文字,学主不仅对以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不仅对以学习 如何运用语言提高表达水平,不同的

6、学生还可以根据作品的语言想象出各种富于个性的“三拳”情状、 “荷塘”的“月色”和各色的“梦幻般的湖”这些远远不是一般的多媒体声色图象可以替代的。思考二: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重建课堂生态?多媒体是不是必需条件?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被定位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木位意识浓,教学关系一般是: 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因此,教学的计划性很强,一般是根据教学目标 设计好教学方案,教学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无论如何要沿看既定的女排努力达到H标,在这 样的课堂上,教总是支配、控制学,教学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学的独立性、 独立品格丧失了

7、。学生最初也可能学到-些东西,但只能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学习无法可持续性发展。实际上,在这样的课堂生态中,“教”经常是走向“学”的反而,成为遏制“学” 的“力量”,老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以致学习失败。新课程呼唤建立新的课堂生态,与此相关的儿个核心概念经常被提及,如“过程”、“对话”、“生成” 等。“过程”被直接纳入目标,它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牛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 观察、想像、质疑等半富的认识过程来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被充分肯定。而“对话”则强调上课不仅 要传授知识,而冃要求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

8、此的情感、体验与观 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和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新课堂生态下的教学过程不应该是 种预先设计好的既定程序,它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情景的复杂性,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 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或改变教学口标,应该让教学 过程在不断的“生成”中延展。因此,新课程所提倡的教案应该是“生成性”的教案,而不是事先事无 巨细地设计好既定的程序与步骤的教案。但是,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情感交流难以进行,课 堂信息的反馈无暇顾及,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无法利用。况且,由于多媒体课件是预先设置的,它的结构

9、 比较固定,也缺乏必要的交互功能,老师从组织教字到课堂讲授的流程都受到局限,学生只能在特定的 学习流程中完成特定的学习内容,在设定的程序中快速运转、被动紧跟,被迫成为一种高技术条件下的 学习机器。这种做法说到底了还是“新瓶装iu酒”、“穿新鞋走老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生 态。因此,新课堂生态建设中的多媒体不应成为必备条件。思考三:如何确定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辅助”地位?虽然多媒体的使用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上面指出的缺陷或不足,但笔者并非想完全否定它的作用, 作为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匹“黑马”,多媒体技术能突破传统教学的一些局限,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 气彖,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笔者想强调

10、的只是:不耍过高地估计多媒体的功用,多媒体技术不管有多 复杂、多奇妙、多发达,说到底它也只能是人、是教师使川的工具,和黑板、粉笔一样,是一种教学工 具,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只有在先进的学习理论指导下,经过科学的设计,并川得恰到好处,它 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笔者以为,要恰当发挥它的“辅助”作用,起码应该注意下面儿个问题: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适用性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 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只能适用于某些任务而不适用于所有任务。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可能在 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拓展视野等方面比较有效,如果滥丿ij或川错地方,可能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11、因此,设计课件的首要原则是不能考虑此处能不能用多媒体,而应考虑此处该不该用多媒体。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度”的问题。有时需要用在辅助解决垂点、难点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用 在学牛“启而不发”、思维受阻的时候,但它是“辅助”性的,不宜过度使用,更不应该把语文课演变 为多媒体展示课,更不可用它代替教师组织教学。应该提倡教师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注意利用 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自然推进学习的进程,重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态,而让多媒体的使用 在其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注意多媒体课件既要辅“教”更要辅“学”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有通 过视听结合形式的,有通过文字图彖形式的,这些不同的传递信息形式可以从不同方血弥补教师个人的 某些方血的局限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表现形式和特点从口身情况出发有机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 是更重要的,应该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树立“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比如在课件结构上, 可以考虑少川线性设计,尽量采川智能化的超文木方式,使课件的流向更自由,能够根据教与学的需要 随意调度;可以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当然,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述需要使用者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充分发挥出多媒体辅 助语文教学的作用。在这里,木文只作一肤浅的探讨,权当抛砖引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