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检测题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15063884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检测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2008年7月20日至22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以及大学校长、汉学家和汉语教师等聚集一堂,围绕“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开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答复14题。1、汉语,即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主要语言。决定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是D.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解析】不同民族文化间之所以存在差异,既有历史、地理的原因,也有经济、政治方面的原因,A、B、C表述正确,但不够完整。故答案选D。【答案】D2、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流利的汉语时,当那些

2、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人们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民族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我们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A. B. C. D. 【解析】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的感慨“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说明汉语这种中华民族的语言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这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表达。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各自的个性与特色,错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个性的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不中选。【答案】B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有100个国家的2500

3、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遍布五大洲。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是【解析】此题考查对根底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考查对文化传播方式的判定。依据材料不难做出判断,材料所表达的是教育活动这种文化传播最直接的方式。【答案】C4、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研究说明,汉字所具有的象形表意特点,特别适用于现代科技,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电脑语言。汉语正在日益显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开展的巨大魅力和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汉语是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做出的重要奉献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荣耀使命 会决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开展道路 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开展和进步A. B. C. D. 【解析】此题

4、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推广汉语的意义表达在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重要。保护汉语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开展之间无直接的联系,错误。【答案】B5、福建厦门一中2021届高三调研以下文化传播方式中对文化交流起直接作用的是 A商业贸易活动 B汉代“丝绸之路C人口迁徙 D教育,特别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此题考查对根底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A、B、C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但不是文化传播的直接途径,依据教材可以很日益做出判断。【答案】D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知识体系等的作用在上升,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在大国竞

5、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答复67题。6、以下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通过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形式来进行文化传播 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来源:学科网A B C D【解析】7、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群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来源:学#科#网Z#X#X#KA群众传媒具有反应及时的特点 B群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群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D群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解析】第6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考查对根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依据教

6、材知识不难判断,皆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第7题考查群众传媒德优点和长处,A与此无关;B错误地判断了群众传媒的优点;C表述的是人际传播。【答案】6、D 7、D8、 2008年4月30日,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在议长公邸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双方能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对日本进行的访问为契机,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表达A B C D【解析】文化传播的途径很多,但无所谓什么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错误;不

7、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等于文化间的融合,错误。【答案】D9、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送。这说明 来源:Z,xx,k.Com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A B C D 【解析】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创新,但不能认为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故、两项错误。应选B。【答案】B10、2008年7月17日,中国驻俄罗斯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招待会。中国驻俄大使刘古昌在致辞中说,两国互办“国家

8、年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中俄关系,也是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开展的重要奉献。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表达 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A B C D【解析】此题以中俄互办文化年为背景,考查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认识和评价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排除选项中的错误观点。文化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能说是根本途径,故说法错误。文化交流不等于文化融合和趋同,所以说法也是错误的。应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11、潍坊市2021届

9、高三阶段性评估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某校高三2班的同学围绕“关注奥运,与奥运同行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情景一:同学们从网上得悉,从2008年8月8日至9月20日,北京市将为中外来宾奉上969场艺术盛宴;从8月1日至25日,天安门广场每天举行群众性文体活动;北京市政府还建设了26个奥运文化广场。1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奥运期间举办众多文化艺术活动的意义。情景二:北京奥运会是对志愿者效劳的全面检验,也是一次绝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时机。遵照温总理对志愿者“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效劳,为国家赢得尊严与友谊的寄语,志愿者为前来比赛和旅游的中外人士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

10、救助等一流效劳,集中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风采。2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志愿者在效劳过程中应当如何做?【解析】此题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知识间的渗透与理解。第1问需要从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对人的成长、对社会进步、对文化的开展等方面展开分析论述。第2问考查如何对待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态度,联系文化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与传播等相关知识组织答案即可。【答案】1奥运会期间举办众多的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开展。这些活动在展示中华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开展。 举

11、办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带动相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开展,提升文化软实力。2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那么 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尊重各国文化差异。12、自由论坛古时朋友相逢称“携手,等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宋秦观诗有:“不堪春解手,更为客停舟。这是说春天朋友相逢,快乐得不能忍受离开,竟为朋友停舟不归。可是到了明代,这个充满友情的词,就变成了另一种含义了。明洪武、永乐年间,发现许多省份,有地广人稀、地狭人稠的现象,因此太祖、成祖屡次下令,将人稠之地人民,移往人稀之地。但人有安土重迁之习性,古人尤甚,谁也不愿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移往陌生之地,另行开

12、疆创业。那时的山西洪洞、临汾、蒲绛等地人民,要移往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每次迁移,均以万户计,携家带眷,狼狈不堪,所以在未集结上路之前,每每有人逃亡。押解之官吏,为了防范人民逃走,把他们绳捆索绑,挽结串联,使其鱼贯而行。旅途漫漫,动辄数月,移民大小便时,就得请求官吏,把捆绑手臂的绳索解开,便后,再重新捆绑。时间一久,移民要求大小便时,便简单的呼叫:“我要解手!从此这个词就成了“上厕所的专有名词了。【问题生成】1从“解手一词词义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对文化交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列举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感悟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天籁之音】1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带来了迁出地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建筑风格及思想观念等,对迁入地的文化及经济、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2列举。略来源: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