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Word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215050496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全国2卷地理试题及解析纯Word版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全国2卷(2017年高考全国2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1C秦岭淮

2、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的。2D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把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以此为界。3D 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2017年高考全国2卷)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冰雪路面B湿滑路面C松软路面D干燥路面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

3、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4A由题中芬兰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位于高纬度,而且最佳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可知该段时间里气温也较低, 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5B 题中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该地纬度高达68以上,冬至日一定出现极夜。故选B选项。(2017年高考全国2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

4、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6D 尼罗河定期泛滥,肥沃淤泥覆盖,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7A 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源地,而其上游源地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

5、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8B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2017年高考全国2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

6、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9C 从图中可以看出贺兰山东坡河流、沟谷众多,上游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10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河相对较长,山地相对高度较小。11B 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故土层薄,耕地在洪积扇边缘。(2017年高考全国2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

7、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图6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8分)(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分)(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

8、采取的措施。(6分)【答案】(1)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以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

9、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解析】(1)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原因,可以从该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煤矿资源丰富,当地对环境保护要求较低,靠近煤炭基地,公路交通较畅通,运输成本低,以及市场需求量大等等方面分析即可。同时有利于增加当地就业和地方经济收益,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冶炼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排放废气物多等方面分析。(3)分析运输过程中的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

10、等方面分析回答。(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可以从采取优质煤炭、先进清洁技术和设备,及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进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考虑即可。(2017年高考全国2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

11、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3)有人提议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0分)【答案】(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行。(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解析】(1)人们

12、徒步难以穿越白令海峡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区域的气温寒冷、恶劣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提示,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夏季气温较高,方便通过。(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因素。主要从地质条件、建设难度和建设周期方面来进行分析。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复杂,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夏季浮冰多,对桥墩的建设要求较高,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该地洋流的流向以及海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都要进行考虑,海峡两侧为山地,地形崎岖,因此建设难度大,施工期短,建设周期长,人工费用高,建设成本高。(2017年高考全国2卷)地理选修3:旅游

13、地理(10分)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靠站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从文化题眼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答案】需收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好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解析】据材料可知,茶马古道主要在我国云南、四川、西藏等西南地区,且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等自然不利条件,所以首先应了解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其次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尊重当地习

14、俗;且途径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需备好防寒衣物;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备好防晒霜和氧气袋等。(2017年高考全国2卷)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解析】森林作为陆地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土、防止水土流失,保存水土等作用明显。植被恢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不同的次生林,由于植被种类不同,密度不同,根系所扎的深浅不同,其保持水土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本题我们主要就是抓住以上几点进行分析的。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