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同肤色人种皮肤生理特点和其皮肤问题差异性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1.46KB
约6页
文档ID:214997766
不同肤色人种皮肤生理特点和其皮肤问题差异性_第1页
1/6

不同肤色人种皮肤生理特点和其皮肤问题差异性不同肤色人种具有各自的皮肤生理特点,导致皱 纹、皮肤松弛、色素沉着、光损伤以及角质含水量变化等皮 肤问题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对针对不同消费主体的化妆品 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人种;生理特点;皮肤问题有色人种占据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但目前,对皮肤生 理、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仍主要围绕白色人种皮肤但随着发 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化妆品消费主体开始慢慢转向以亚洲 人为主的有色人种然而,不同肤色人种由于存在一些生理 上的差异而导致表现出的皮肤问题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因 此,应针对不同消费主体的皮肤特点,开发出相应的化妆品皮肤生理特点1. 黑色素黑色素是由位于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产生,7〜8个基底 细胞中约有一个黑色素细胞不同人种的黑色素细胞密度不 存在差异,皮肤颜色的差异是由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生成能 力、向表皮移动的黑色素小体体的数量、成熟度和存在方式 决定的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黑色素的生成与酪氨酸酶的参与有 关,不同皮肤类型产生黑色素量不同,欧洲人、中国人和墨 西哥人皮肤中黑色素量是印度人和非洲人的一半但不同人 种皮肤的酪氨酸酶水平是相等的这可能是因为除了酪氨酸 酶,还有其他的酶参与了黑色素的生成。

例如,已有研究报 道非洲人和印度人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TRP-1)是 浅色皮肤(如欧洲人、中国人和墨西哥人)的2. 6倍黑种 人黑色素小体较大,呈棕色、棕黑或黑色;黄种人黑色素小 体较黑种人小,较白种人略大,呈浅棕色、棕色或棕黑色; 白种人黑色素小体较细小,呈淡红色,黄红色或红棕色,这 主要是因为黑色素小体中优黑素和褐黑素的数量及比例造 成的深色皮肤中,以优黑素为主(约60%〜70%)此外, 较深肤色人种浅表角层细胞中可以观察到黑色素小体向细 胞中心集聚的帽状结构这种现象在黑种人和黄种人的曝光 部位和非曝光部位均存在,尤以曝光部位较明显,而白种人 仅在曝光部位可见到白种人的表皮细胞中,黑色素小体一 般被膜包围着,形成集块状的黑色素小体复合体,而有色人 种的黑色素小体分散分布研究表明在黄种人皮肤中同时存 在分散黑素小体(大约60%)和黑素小体复合体(大约40%), 白种人皮肤中主要是黑素小体复合体(85%),而黑种人皮肤 中大且分散的黑色素小体则接近8& 9%此外,浅色皮肤中 的黑色素小体在棘层开始降解,而深色皮肤中的黑色素小体 在角质层中保持良好的完整性2. 角质层角质层能够防止皮肤水分散失并抵御外界各种各样的 刺激如紫外线、干燥及其他物理化学刺激,是皮肤的天然屏 障。

研究表明黑种人角质层中细胞数量及脂质含量高于白种 人,而角质层厚度相似但较为紧凑的角质层可能影响化妆 品有效成分的吸收3. 真皮层真皮层主要是由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以及多糖组成黄 种人和黑种人的真皮层比白种人厚且更加紧凑,因而含有更 多的胶原蛋白4. 成纤维细胞相较于浅色皮肤,深色皮肤中的成纤维细胞数量更多且 体积更大受肥大细胞诱导和胶原酶降低影响的成纤维细胞 增生反应会导致疤痕异常,特别是增生性瘢痕以及瘢痕疙瘩 的形成因此,黄种人和黑种人比白种人更易产生增生性瘢 痕以及瘢痕疙瘩皮肤问题1. 皱纹和皮肤松弛是皮肤老化的主要特征Nouveau-Richard等人针对中法两国室内工作女性面部 老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性面部各局部皱纹出现 的时间平均比法国女性晚10年20-30岁组的法国女性50% 有眼角鱼尾纹,32. 5%有口周皱纹,10%有眉间皱纹;相比之 下,中国女性20-30岁组在以上三个部位的皱纹出现都在5% 以下;31-40岁组的法国女性几乎100%有眼角鱼尾纹,而同 龄的中国女性只有50%有鱼尾纹,50岁以上组才达到100%; 相似的结果也见于眉间皱纹和口周皱纹的比较中在韩国的 一项研究中,皮肤在大约50岁时的加速老化,被归因于由 绝经期雌激素丧失引起的皮肤改变。

然而,这样一个在绝经 期皱纹增加的现象在欧洲人中没有被发现相比于白种人,亚洲人由于面度骨骼结构而导致骨骼支 撑力较弱,再加上面部较重的软组织,因此,更易受到地心 引力的作用而导致皮肤松弛2. 色素沉着皮肤色素沉着是亚洲人群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皮肤问题阳光暴晒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可这能是由酪氨酸酶和TRP-1被激活造成的结果而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密度没有 增加,不同人种间也未检测到差异酪氨酸酶和TRP-1被激 活仅导致黑色素含量整体上发生了微量的变化暴晒7天后, 亚洲人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增加4%,白种人增加了 1%而暴晒后最显著的变化在于黑色素在皮肤中的分布上升到浅表皮层,深色人种皮肤表现得最为明显深色皮肤受到长期阳光暴晒后,皮肤颜色整体提高,这可能是因为阳性黑色素细胞数量增加以及不溶性黑色素不可逆累积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色素沉着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 重Nouveau一Richard等人将女性所有面部可计数的色素沉 着(包括雀斑、老年性黑子等,不包括黄褐斑,排除其他因 素导致的皮肤颜色异常,如毛细血管扩张、酒渣鼻等)均定 义为色斑研究发现,在20-40岁,中国女性比法国女性表 现出一种对比更强烈的情况,法国女性中的多数人几乎没有 色斑。

这些观测结果符合若干研究的结果,证明在法国大多 数超过40岁的女性几乎没有色斑,而在中国一半的女性有 色斑,而且有许多色斑在欧洲,只是超过60岁才有许多 色斑3. 光损伤光损伤是造成皮肤老化的主要外在原因对不同皮肤类型的黑色素细胞研究表明,黑色素含量最 高的深色皮肤在UVB照射后恢复增殖能力最强所有黑色素 细胞存活率相同,但那些黑色素产生量较少的黑色素细胞在 细胞生长期停留时间更长,这可能是为了修复之前受到的更 严重的光损伤皮肤中黑色素含量与DNA损伤程度呈负相关深色表皮的UVB透过率为5. 7%, UVA透过率为175%O而 白色表皮的UVB和UVA透过率分别为29.4%、55.5%因此, 紫外线更易达到白种人皮肤真皮层,引起光损伤4. 角质层含水量变化亚洲人和黑种人的皮肤在角质剥脱后的TWEL值比白种 人明显高,尤其是亚洲人,角质剥脱后的TWEL值最高,同 时表现出皮肤渗透性增加5. 皮脂分泌量变化全身的皮肤除了手掌和足底外都存在皮脂腺,构成皮脂 腺细胞从未分化的基底细胞向生成脂质滴的细胞分化,最终 细胞死亡分泌出皮脂研究表明中国人正常皮脂中脂肪酸和总甘油醋百分含 量显著低于西方人,而鲨烯百分含量则明显高于西方人,胆 固醇和胆固醇酯百分含量略高于西方人,蜡酯百分含量与西 方人无显著性差异。

东亚人在30岁前的皮脂分泌较其他人 种少,明显低于非洲裔和高加索人,但在40岁以后皮脂分 泌量减少的速率比前两者小,到60岁时东亚人的皮脂分泌 量已近似非洲裔和高加索人6. 皮肤过敏化妆品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皮肤时常接触化妆品可能 会导致皮肤接触性过敏不同人种间的皮肤敏感性是不同 的但目前,对造成皮肤敏感性差异的原因还尚未弄清在一项斑贴试验中发现,与高加索人种相比,中国人和 日本人对20%十二烷基硫酸钠、10%乙酸以及100%癸醇这3 个样品在更短的时间显示出更为严重的皮肤刺激性另一项 研究也表明,日本人相较于高加索人种对于同一刺激物表现 出更为严重的皮肤过敏现象有人推断这可能是因为亚洲人 皮肤中含有较多的汗腺,提高了皮肤的经皮吸收造成的参考文献:(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