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852411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是一门影响广 泛的学科。在现行的大学学科体制中,中国当代文学与中 国现代文学合并在一起,称之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它其 实告诉人们,这两个专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研究的 对象都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在19世纪末期,闭锁 的中国开始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艰难一步。其中一个突出 变化就是兴办现代报刊,这些现代报刊以城市市民为主要 读者对象,基本采用白话文或文白夹杂的语言,以白话文 为主要叙述语言的文学作品逐渐在这些报刊中占据更多的 版面,这类文学作品可以视为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文学形 态的雏型。但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诞生,却是自觉

2、提出文学革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的 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语言上断然与传统划清界限,强调新 文学是以白话文进行写作,坚决反对传统文学的文言文写 作。白话文即现代汉语的起点,它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的 新生命,而中国现当代文学近一百年的发展和实践,一个 重要的功绩则是催熟了现代汉语,使现代汉语逐渐规范化 和经典化。现代汉语的叙述特点、审美特点和它与现实的 密切关系,决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也 先天地注定了当代文学发展的走向和局限。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对待中国当代文学,并不是单纯 地在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引入语言学的方法,而是想通过分 析现代汉语生成的历史背景所带来的现代汉语思维

3、的特殊 性,进而分析这种特殊性对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形态所造 成的影响。我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定义为现代汉语文学,显 然这里的现代汉语是特指一种书面语,是对应古代文学的 书面语一文言文而言的。其关系完全是一种否定性革命关 系,而不是渐进的改良关系,因此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 文学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断裂的状态,二者之间缺乏美丽 圆润的过渡,中国古代文学积累起来的审美经验要移植到 现当代文学之中来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但这种移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近百年来的过程中从来没有间断过。中 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经验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本土性的、最 具原创性的精神资源,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应该认真总 结经验,更好地开发

4、我们独有的精神资源。为了更好地开 发古代文学的精神资源,就应该从二者断裂的根源总结起, 根源就在于现代汉语对文言文的彻底否定。这也是本文从 现代汉语思维人手来讨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理由。一现代汉语的革命性和日常性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系,现当代文学相对于古代文学 为然不仅仅是语言形态的改变,而是在于语言形态的改变 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的改变。现当代文学是以现代汉语思维 为逻辑关系的新的文学体系。现代汉语取代文言文,成为 一种新的书面语言,首先是中国现代化运动进程中的启蒙 运动的需要。胡适、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 一场思想革命,而这场思想革命则是以语言革命为先导的。 胡适在其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

5、八事”,其中有五 事”是纯语言问题,一句话,就是要以白话代替文言,要。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写”。白话是指当 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因为只有采取日常生活中的白 话,才能让思想革命落到实处,让广大的民众能够接受。“五四”新文化的先驱们反复强调,文言文是死去的文字, 必须按弃不用,而白话则是活的语言。其实,说文言文是 死去的文字并不完全符合当时的情景,文言文在当时是通 行的书面语言,在传统社会里,它还是活得有滋有味的。 如果依胡适的极端主张,还很难看出文言文与白话文谁优 谁劣。胡适就说过,要把丁文江传改为丁文江的传, 这样才是彻底的白话文。若真要按这种思路进行文学革命, 恐怕白话

6、文是难以战胜文言文的。但文言文只对传统社会 有效,它无法处理一个新社会新时代的思想和文化,“五四” 新文化的先驱们不得不合弃文言文,而选定白话作为启蒙 的语言工具,于是一种活在引车卖浆之流口中的语言登上 了大雅之堂。这就决定了现代汉语思维的两大特点:一是 它的日常性,一是它的革命性。现代汉语革命性的思想资 源并不是当时的白话所固有的,它主要来自西方近现代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多半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 他们在国外直接受到西方现代化思想的熏陶,并以西方现 代化为参照,重新思考中国的社会问题。通过翻译和介 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就将西方的思维方式、 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注入到白话文中

7、,奠定了现代汉语的 革命性思维。高玉在研究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的关系时注 意到思想革命与语言变革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说:“思 想革命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绝对是重要的,而思想革命并不 像五四先驱者们所理解的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理论上可以 独立运行的运动,它和语言运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 没有语言之外的思想革命。”反过来说,现代汉语从它诞生 日起,就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而是承担着 革命性的思想任务。五四”新文化的先驱们以现代汉语建 构起新的文学时,必然采取的是宏大叙事,现代汉语的革 命性思维在宏大叙事中得到充分的展开。另一方面,现代 汉语的日常性思维又将现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钏在了 一起

8、,生成了一种日常生活叙事。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 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现当代文学绚烂多彩的风景, 而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现代汉语的思维特征上找到本源。对于现代汉语思维的革命性和日常性的根本特征,海外的汉学家也许是“旁观者清”的缘故看得比较清楚。夏 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把“五四”叙事传统的核 心观念明确地表述为“感时忧国”精神。认为“感时忧国” 精神是因为知识分子感于“中华民族被精神上的疾病苦苦 折磨,因而不能发奋图强,也不能改变它自身所具有的种 种不人道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爱国热情”。而这种“感 时忧国”精神让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负载着中国现代 化运动的重负。夏志清、李欧梵等一些海外

9、学者将这种文 学叙事称之为“五四”和左翼的宏大叙事,或称之为革命 叙事,或称之为启蒙叙事。而中国内地的现当代文学史基 本上是以这种革命叙事或启蒙叙事建构起来的。他们提出 了另一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思路,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中 存在着一种日常生活叙事,挖掘出代表着日常生活叙事的 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作家的资源,并勾画出一张中 国现代文学的新地图。这张新地图无疑把一些被遮蔽的历 史显露出来,但由此颠覆以革命叙事或启蒙叙事为主线的 现代文学史,又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历史的遮蔽。事实上, 不应该将革命叙事或启蒙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看成是截然 对立的两种叙事,它们恰好是现代汉语思维的两种表现形 态,是一张面孔

10、的两种表情,会同时存在于一个作家的写 作之中,不过在有些作家那里,启蒙叙事处于显性的状态, 日常生活叙事处于隐性的状态;而在有些作家那里正相反。 进入到当代文学阶段,革命叙事或启蒙叙事被赋予唯一正 统地位,日常生活叙事受到严重的打压,但它仍以潜在的 方式存在于作家的创作之中,或者在政治气候比较宽松的 时候,展示自己的风采。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政治环 境的大改变,日常生活叙事得到显性的发展。这也得益于 文学理论的推进。特别是海外学者关于文学史建构的理论 的影响。使现代文学中一直被遮蔽的日常生活叙事显露出 来,并成为作家们寻求创新和突破的重要参照对象。于是 启蒙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就像是两辆并

11、驾齐驱的马车,共 同获得充分驰骋的自由天地。无论是启蒙叙事,还是日常 生活叙事,现代汉语思维这两种内在的叙事在新的文化气 候中都结出了新的果实。二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潮现代汉语思维的革命性和日常性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宣泄的载体。现实主义文学不仅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而且也是 最适宜进行启蒙的文学,因为启蒙是面对现实的启蒙,如 果文学缺乏现实的内容,启蒙就变成虚空的启蒙,不可能 打动现实中的民众。现代文学初期,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分别代表着“为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的两种 主张。文学研究会的“为人生而艺术”直接呼应着“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12、 生活在“人间”,感受着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苦难。创造社 尽管强调艺术的激情,大举浪漫主义的大旗,但在启蒙和 救亡的大的语境下,他们很快就转向了革命文学,创造社 的代表性人物成仿吾反省说:“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社会的 一个分子,我们知道我们在热爱人类一一绝不论他们的美 恶妍丑。我们以前是不是把人类忘记了”。创造社的同仁 们就以现实主义的叙事来表达他们的浪漫和激情,将现代 汉语思维的革命性发挥到极致。中国现代文学就因为先天 性地承载着启蒙的思想任务而将自己托付给了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在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就成为了最强 音。当代文学作为革命胜利者的文学,也就确立了现实主 义文学的正宗地位,现实

13、主义文学成为当代文学史的主潮。 因此,描述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现实主义文学是一个至 关重要的切入点。仅仅从现实主义文学的角度去描述当代文学史,是不 是过于狭窄了,是不是就会忽略文学的丰富多样性,就无 法涉及到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以外的作家和作品。如果我们 仅把现实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创作方法,一种文学流派, 那么就的确会影响我们对文学史的全面描述。然而,现实 主义文学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创作方法,而且也意味着一种 世界观。法国新小说派的领袖人物阿兰罗伯一格里耶曾 经很深刻地谈到现实主义与文学的微妙关系,他说:“所有 的作家都希望成为现实主义者,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自诩为 抽象主义者、幻术师、虚幻主义者、幻想

14、迷、臆造者” 罗伯一格里耶对此的解释是;“他们之所以聚集在现实主义 这面大旗下,完全不是为了共同战斗,而是为了同室操 戈。现实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每个信奉者都利用这种意 识形态来对付邻人,它还是一种品质,一种每个人都认为 只有自己才拥有的品质。历史上的情况历来如此,每一个 新的流派都是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来攻击它以前的流派: 现实主义是浪漫派反对古典派的口号,继而又成为自然主 义者反对浪漫派的号角,甚至超现实主义者也自称他们只 关心现实世界。在作家的阵营里,现实主义就像笛卡尔的 理性一样天生优越。”罗伯一格里耶提示我们,一个作 家在创作方法上可能是非现实主义的,但他的世界观中仍 然包含着现实主义

15、的要素。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文学是以 现实主义的世界观为根本原则的。因此从考察作家的现实 主义态度人手来描述文学史是有理论依据的,是能够把握 到历史的脉搏的。而中国政治赋予现实主义正宗的地位, 使现实主义成为一种显在的、主宰的文学意识形态,从而 也造成了当代文学基本上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潮的事实。 因此,描述当代文学在现实主义文学主潮下的千姿百态, 剖析这种千姿百态的成因和意义,应该是把握中国当代文 学特殊性的适当方式。现实主义的世界观强调对自然、现实的忠诚态度,是 人类最早成形的世界观,与人类的思维史相伴而生。它体 现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中,最基本的内涵便是要求文学艺 术要客观再现社会现实。而“再

16、现”本身就包含着对意义 的诠释。2 0世纪最忠诚地维护现实主义地位的卢卡契是这 样定义现实主义的“客观再现”原理的:“艺术的任务是对 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所谓整体描写就是反映 社会、历史的整体性,探索隐藏在现象背面的本质因素, 发现事物内在的整体关系。卢卡契肯定了主观认识在现实 主义文学中的重要性,强调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在中 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场景中,作为世界观的现实主义被凸显 和强调出来,现实主义的主张其实就是一种世界观的主张, 具体到文学创作中,提倡现实主义的当代文学的文艺政策 制造者们和理论家们所强调的正是主观认识这一方面,因 此,现实主义在其文学实践的具体展开中,就演化为一个 意义规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们以现实主义来要求文 学,从根本上说,并不是说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现实, 而是要求文学“正确”地反映现实。三当代文学的组织性和合目的性但成立中国作家协会等相应的文学组织,只是国家全 方位领导文学的方式之一,国家领导文学的方式是多方面 的,还表现在国家文化政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