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760264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几点思索摘要:部分学生对高中学习生活不适应,在学习的 方法、学习的意志品质以及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接受认同等方 面未能及时做出调整,初中教学的惯性思维与高中学习新的 要求和转变产生了冲突。就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予以阐述, 以期求得破解之法。关键词:初高中;衔接;乐学高一数学教师常有许多感慨与无奈,一个简单的问题讲 了又讲,可是学生还是不明白、不理解、不会运用。更有许 多学生家长常问:“我家孩子在初中时数学一直很好,可是 到了高中掉队得厉害,但孩子比初中时还用功呢,这什么原因啊? ”是啊,常见到在高一数学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 置若罔闻。课堂上教师讲得累,课后学生做得苦,效率却

2、还 那么低。我们教师是否想过,这样的课堂其实是教师的课堂, 学生只是听众与观众的角色,在教师的说教下被动学习,他 们对这样的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对部分知识的脱节才导致了 如此结果。我们应该注重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一、知识的衔接,让知识得以连续 数学因为其逻辑性强、知识系统复杂多变,并且连贯性 强,一旦产生断层,就会像生物链断裂一样瞬间产生运行障 碍,数学知识的某一部分没有正确掌握,就会产生后续知识 的阶段性学习困难。初高中教材本身知识体系的脱节给高一 新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障碍。初中数学在根与系数的关系中 只学习了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需要补充;二次函数初中只 研究它的图像与性质,利用图像比较函

3、数值的大小已经是难 点了,但在高中却是常见的问题,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在 高一的学习应用中都体现得很多,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结合偶函数解决有关问题,有些知识需要教师在开 学初就要补充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开 展。在脱节的内容上及时补进,加强巩固,步步为营才能积 累实力,为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开展铺好道路。二、教学方法的衔接,使方法更具化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一句话:“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 学习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对象有浓厚的兴 趣时,才会产生去认识、去探究的心理倾向,才会积极主动 地去探究、去思考,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想方设法地去克 服困难,求得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要从数

4、学学科的特点和 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出发,调整并具化教学方法,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有很多难以凭借空间想象和语言描述就能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变幻、生动的声音 和图案,将学生引入一个虚拟的教学场景,这样就避免了教 师语言的赘述,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效率,这样大大增 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也正是由于教学方法的转变与具化,继 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另外由于部分高中教师过分重视对少数尖子学生的培 养,轻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正 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提 供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使不同层

5、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比较顺利地完 成学习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信心。三、激活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乐学” “会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应 用。”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作用,体验到应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时,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要学好数学的信 念。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 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零距离的师生关系最值得我们 去追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亲切幽默的教师容易和 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学生更喜欢和平易近人的教师交 流沟通,从而增加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1.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教师讲,学

6、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了依赖教师的习 惯,离开了教师就不知该如何学习。所以,高中数学教学的 根本任务是使学生“会学”,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 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2教师应指导学生解题的方法习题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应用数学 知识的主要方式,解答习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数学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使学生懂得知 识的迁移。3教师应科学地指导学生讨论高中学生是一个乐于求知的群体,他们往往以独特的视 角、异样的眼光发现新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某个阶段练习后, 科学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 识、进行思维和理解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提高与他人合作交 流的能力。总之,教师应该引导好初髙中学生的角色衔接,不管是 知识上的还是学习方法上的。这样,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作者单位 江苏省漂阳市竹簣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