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214758717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混凝土输送泵安全操作规程 砼输送泵在施工现场担当混凝土的水平、垂直输送任务,由于在实际生产中造成的事故不多,所以在现场安全管理中未作为重点掌握对象。但其在安全管理方面有一些特性,必需引起重视,防止造成事故。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可丛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管理: 1、进场验收:(1)设备零部件是否齐全。(2)泵自带电缆绝缘性是否良好,相间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3)泵管的抗压强度是否满意要求(泵管厚度)。 2、泵的安放:由于泵本身重量大,工作过程中震惊猛烈,因此,应安放在经过硬化的密实地面上,并尽量远离坑边,防止下陷和塌落。检查内容:(1)基础是否按要求硬化。(2)是否有集、排水系统及沉淀池。(3

2、)设备与坑边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3、配电系统:泵必需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电缆规格与泵的功率相匹配,要求有独立的符合标准要求的三级配电箱,箱内不允许外接其它电线。检查内容:(1)电缆规格是否符合。(2)是否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3)配电箱、设备外露导电部分是否牢靠接零。(4)配电箱电器元件是否灵敏牢靠。 4、泵管的固定和防护:泵管在工作过程中震惊猛烈,必需牢靠固定,并不得与其它支护、支撑系统连接。为防止泵管爆裂,混凝土射出伤人,必需在管道铺设沿途有人员经过的地方,对泵管进行防护,详细可采用木板作成防护罩或用废弃密目网多层包裹等方法。检查内容:(1)泵管是否固定牢固。(2)泵管固定系统是否与其它支

3、护、支撑系统连接。(3)检查泵管的磨损状况,是否有裂纹、孔洞。(4)在泵管铺设沿途,有人员经过的地方,是否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防护棚的搭设:在高空坠落物伤害的范围内工作的输送泵,必需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顶采用双层木板,能有效反抗坠落物击穿,支撑系统必需稳固。检查内容:(1)是否搭设防护棚。(2)防护棚顶是否符合要求。(3)防护棚支撑系统是否稳固。 6、泵工作过程中的留意事项:泵工作过程中,产生高压液体,物料也要通过高压输送。因此必需防止高压液体和物料伤人,无关人员不得在泵跟前逗留,工作人员要时刻观看泵的异常状况,防止油管爆裂,油料射出伤人,同时防止料斗中的混凝土射出伤人。检查内容:(1)泵

4、的工作压力是否正常。(2)是否有油管松动、漏油现象。(3)工作人员防护措施是否齐全有效。(4)是否采取防止车辆碰撞泵的措施。 7、修理过程中的留意事项:泵在修理过程中主要应防止高压油料和物料伤人,因此,修理前必需保证泵系统内蓄压为零和泵管内残余混凝土对泵的压力被截止。检查内容;(1)泵系统压力是否为零。(2)混凝土截止阀是否有效。 以上内容,仅针对一般状况,实际运用中,应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 篇2:混凝土振动器安全操作规程 1、振动器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保护接零应牢固牢靠。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2、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位无损伤,并确认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电

5、缆线应满意操作所需的长度。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在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断开电源; 3、作业时,振动棒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毫米,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应将振动棒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让钢筋夹住棒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34不宜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 4、作业停止需移动振动器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再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拖拉电动机; 5、平板式振动器工作时,应使平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待表面出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慢移动;运转时,不得搁置在已凝或初凝的混凝土上; 6、移动平板式振动

6、器应使用干燥绝缘的拉绳,不得用脚踢电动机。 篇3:天然气检验工艺操作规程 一、天然气改装的工艺技术检验标准 为确保CNG改装的安全和牢靠性,依据GB7258-1997、QC/T245-1998、TDB51/220-1994,提出一般改装CNGV的工艺技术检验标准。 (一)改车前主要技术指标的检测及修复 1)检测原车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是否符合BG3799规定,在各种速度下运行稳定,不得有异响,突然加速或减速时,不得有突爆声;化油器及消声器不得有“回火、放炮”现象;机油压力正常,点火系统良好;各缸压缩力和真空度应符合原设计规定,其压力差不超过各缸平均压力的8%;发动机功率和最大扭矩不得低于原设计标定

7、值的90%。 2)车架不得有变形、锈蚀、弯曲;螺栓、铆钉不得削减或松动。 3)前后桥不得有变形、裂纹。 4)安全性能应符合BG7258的规定。 5)对原车各性能不符合要求者,必需进行修理并达到以上要求后,才能进行CNG汽车改装。 (二)主要零、部件的选购、安装及加工件工艺技术要求 1)进行汽车改装时,采用的零、部件必需严格设计条件进行检查;外购件总成必需具备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合格产品,并按该产品标准和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应齐全。 2)气瓶必需由具备“车用天然气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质量符合GB7258和JB/TQ314的规定,有产品合格和钢瓶批量检验

8、质量证明书,进口钢瓶需经省级以上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机构检验认可。 3)高压管线必需采用不绣钢无缝钢管,质量符合GB2270的规定,并附有材质合格证明书,不允许使用平凡钢管或平凡碳素结构钢管;低压管结应使用耐油夹布胶管;各管线防爆破的能力均不得低于管内额定工作压力的4倍。 4)高压管接头均采用卡套式管接头,其性能符合CB3765的规定;系统内各压力表量程为各点工作压力的2倍以上,性能符合QC/T245规定。 5)混合器、减压器应符合QC/T245规定。 6)各组件的材质应耐油、耐腐蚀,与天然气相容。 7)进行安装设计和施工时,必需充分考虑原车架的强度和各种承载负荷的分布,对强度较弱的部位应有加强措

9、施,不允许削减和降低原车架强度和刚度的安装方案。 8)钢瓶布置必需合理,安装必需牢固。支架和钢瓶必需在上、下、前、后、左、右6个方向能够承受8倍于满载气的质量的静力。 9)改装后用天然气作燃料时,与用汽油为燃料时的同车相比,最大功率不低于80%,扭矩不低于85%,安全性能 (三)改装竣工检验 改装竣工的CNG汽车必需经本公司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检验合格证后方能出厂,经检验合格的CNG汽车,其燃料转换开关应操作敏捷,安全牢靠,修理便利。整车改装后,布局合理,协调,整齐美观。 1)动力 整车台架动力对比试验按QC/265-1998执行。 2)排放污染的测试方法 汽油车怠速污染对比试验按QC

10、/265-1998中的规定进行。 3)CNG装置供气系统充气及侧漏试验 装套供气系统安装完毕后,经外观检查合格,在额定工作20MPa下作密封性能试验,采用检漏剂检测。 4)气瓶紧固性检测 采用检查紧固螺栓力矩方法或推力方法检验。 安装CNG装置后进行发动机,怠速,油气装换等性能调试,并检查其他操作性能,使用CNG汽车路试里程,不得小于20KM。 二、天然气汽车改装后的检测技术 技术检测是新工艺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车辆性能和驾驶员反映的故障检测,从而为技术评定和附加作业项目的确定供应技术数据。天然气汽车检测中对燃气供给系统和电器系统的必检项目,主要检测仪器及操作要点如下; 1、燃气一次启动

11、和油气相互装换成功率的测试。 在燃气供给系统和电器系统工作正常的状况下,以燃气为燃料,分别对发动机进行冷车启动和热车启动试验,要求一次启动成功率不小于80%。当发动机冷却水温达到80-90时,利用地盘测功机在车速为20-70KM/h范围内进行油气装换试验,要求装换成功率不小与90%。 2、检测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流 利用发动机综合检测仪和电器检测进行检测。当发动机的转速由低速提高时,充电电流应在10-20A范围内,并且随着转速的提高,电流应明显上升,而中速以后转速在提高时电流就略有下降,否则表明蓄电池放电功能不正常或调整工作不正常。 3、安全性检验 对改装系统的牢固性,耐久性,安全性进行强制性的

12、碰撞试验,从而达到高压系统,天然气气密系统,各连接的紧固性符合道路行驶的安全性能要求。 4、改装部件的寿命试验 通过试验达到一下指标: 天然气储其钢瓶:国外要求脉冲试验3-4万次不损坏,寿命20年。CNG减压器;要求强度、气密性试验,使用寿命要求达到1520年,高压阀件的寿命要求试验次数达 篇4:锅炉除渣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1、放炉渣时要上下联系好,放完炉渣后马上将排渣门关闭,以防影响锅炉通风。 2、透炉渣时,要站在安全位置,防止焦块滚下砸伤或与地面水接触时造成烫伤。 3、遇有大块焦渣时必需打碎后投放除渣皮带上,每次除完渣后要清理好现场。 4、工作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排放炉渣要防止灰尘和煤气中毒,除渣时要多人操作相互联系好。 5、除渣皮带机转车前检查设备、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确认四周无人或阻碍转车物体,上下联系好,发出信号,确认无误后方可转车。 6、往皮带上除灰渣时要站在安全位置,并留意前后左右,以免被皮带绞伤,处理溜咀堵时要站在安全位置,必需停机方可处理。 7、皮带运转时(停机时),严禁跨越或在皮带上行走,严禁在皮带机四周逗留。 -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