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报告(14篇)[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物理实验报告 篇1 用验电器演示导体和绝缘体 器材 验电器(或自制验电器),有机玻璃或橡胶棒,丝绸或毛皮,被检验的物体:铁丝、铜丝等金属丝,陶瓷、松香、玻璃、橡胶等 操作 (1)将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金箔张开一定的角度,然后用手接触一下验电器上的小球,金箔马上合拢这表明手碰了小球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手和人体传给大地了,这证明人体是导体 (2)用上述方法使验电器重新带电手拿铁丝和铜丝等金属丝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可以看到金箔也会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通过金属丝和人体传到地球上去了,金属丝是导体当手拿陶瓷、玻璃、松香等用它们去跟带电的验电器小球接触,金箔仍张开并不合拢,表明验电器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陶瓷、玻璃、松香等传到地球上,说明陶瓷、玻璃松香等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被检验的绝缘体的表面要清洁干燥,以免表面漏电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温度计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 ①水温在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越来越多,有少量气泡上升 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加快 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快 ④水在沸腾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98℃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沸腾停止 实验结论: ①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 物理实验报告 篇2 实验目的: 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 实验原理: 给存在一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结果弧光区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当升至一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单操作: 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并观察现象注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失)。
实验现象: 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注意事项: 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继续演示 实验拓展: 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 物理实验报告 篇3 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时间: 探究预备: 1不一样,质量大的水时间长 2不相同,物质种类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培养实验能力 提出问题: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不同 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1、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2、设计表格,多次实验,记录数据 3、整理器材,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水、食用油 资料或数据的收集 分析和论证: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评估与交流: 1、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较多的热量,白天把水放出去,土地吸收相同热量,比热容小升高温度较快。
2、新疆地区沙石比较多,比热容小,吸收(放出)相同热量,升高(降低)的温度较多,温差比较大 物理实验报告 篇4 器材 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方法1]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 (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
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方法2] 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 (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接着步骤(3)又魔术般地使浮力再现,更令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连接方式。
二、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步骤: 1组成串联电路 A按图1-1的电路图,先用铅笔将图1-2中的电路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B按图1-1的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把开关改接在L1和L2之间,重做实验B;再改接到L2和电池负极之间,再重做实验B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改变了,并分别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电路图电路图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并联电路 A画出由两盏电灯L1和L2组成的并联电路图,要求开关S接在干路上,开关S1和S2分别接在两个支路上,并按电路图用铅笔连接1-3 的实物电路图。
电路图 B按电路图在实物上连接并联电路,然后进行下述实验和观察: a闭合S1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观察开关S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闭合S和S2,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1,观察开关S1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闭合S和S1,再闭合或断开干路开关S2,观察开关S2控制哪个灯泡 观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1在串联电路里开关控制________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控制作用_________ 2在并联电路干路里的开关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器;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_______________用电器 物理实验报告 篇5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我们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体现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它们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发了我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近代物理实验也是一门包括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系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本来每个人要做共八个实验,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做了七个实验,我做的七个实验分别是:光纤通讯,光学多道与氢氘,法拉第效应,液晶物性,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高温超导,塞满效应,下面我对每个实验及心得体会做些简单介绍: 一、光纤通讯: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光纤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以及对塑料光纤光纤损耗的测量与计算),了解光纤光学的基础知识探究相位调制型温度传感器的干涉条纹随温度的变化的移动情况,模拟语光通信,了解光纤语音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老师讲的也很清楚,本试验在操作上并不是很困难,很易于实现,易于成功 二、光学多道与氢氘: 本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从巴尔末公式出发研究氢氘光谱,了解其谱线特点,并学习光学多道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通过此次实验得出了氢原子和氘原子在巴尔末系下的光谱波长,并利用测得的波长值计算出了氢氘的里德伯常量,得到了氢氘光谱的各光谱项及巴耳末系跃迁能级图,计算得出了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比。
个人觉得这个实验有点太智能化,建议锻炼操作的部分能有所加强对于一些仪器的原理在实验中没有体现如果有所体现会比较容易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有些麻烦不过这也正是好好提高自己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能力的好时候、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三、法拉第效应: 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对磁场进行了均匀性测定,进一步测量了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电流表征磁场的大小;再利用磁光调制器和示波器,采用倍频法找出ZF6、MR3-2样品在不同强度的旋光角θ和磁场强度B的关系,并计算费尔德常数;最后利用MR3样品和石英晶体区分自然旋光和磁致旋光,验证磁致旋光的非互易性 四﹑液晶物性: 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液晶盒的扭曲角,电光响应曲线和响应时间的测量,以及对液晶光栅的观察分析,了解液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的变化,以及引起的液晶盒光学性质的变化,并掌握对液晶电光效应测量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