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课件,新闻写作案例,宁夏日报总编室 魏邦荣,整理课件,一、消息写作 1.工作新闻(非事件性新闻) 一对矛盾(没有亮点的工作报道): 这类报道属于部门单位最想公之于众的 这类报道是新闻媒体不太欢迎的,整理课件,案例1: 同心农水建设巧算节流账(主题) 用最小水量实现最大农业效益(副题) (宁夏日报10月5日一版头条) 本报讯 昨天,在同心县下马关高效节水补灌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张铺设田间输水管道同心县今秋农田水利建设斥资4.5亿元,围绕农业、生态经济林产业布局,巧算开源节流账,即:1.4亿立方黄河水40万亩水地用水量+40万亩旱作区用水量+40万人口和200万牲畜饮水量 今年黄委会分配给该县黄河灌溉水量1.4亿立方,该县代县长马洪海说,如不搞农田水利建设,这些水连40万亩水浇地淌水都不够 今秋该县坚持“产业发展到哪,水利就配套到那”的原则,提前打响以高效节水补灌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秋季植树造林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攻坚战在40万亩旱作区,以17个移民新村新开发15.1万亩节水补灌农业示范区为重点,进行节水补灌,发展红葱等旱作农业在王大套子等不适宜种粮旱作区,建设扬水泵站后,规模种植枣树3万亩;在40万亩扬黄灌区,以改造年久失修渠道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砌护渠道954公里,发展温棚等特色产业;在40万人饮200万牲畜饮水工程中,通过东部供水工程和丁家二沟扬黄水库建,整理课件,设,解决移民新村和扬黄灌区共24.85万人喝上自来水及百万头牲畜饮水。
在下马关镇南安移民新村节水补灌现场,村民马少宏介绍,他家5口人从深山里搬出来,分了10亩地通过节水补灌,一亩地用水40立方左右,一亩水费40多元,而种上玉米、马玲薯,亩效益达1000元,顶得上山里30亩旱地呢 县水务局局长杨彦炜告诉记者,40万亩旱作区通过节水补灌等工程措施,每亩地年用水量控制在35立方至70立方,是宁夏川区亩用水量的1/20,达到了用最小水量实现最大农业效益整理课件,案例2: 我区打造水利市场诚信体系 项目招标全程语音监控 (宁夏日报11月7日二版) 本报讯 自治区水利厅以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为契机,着力打造水利建筑市场公平交易平台,水利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全部进入宁夏行政交易中心,招投标实行全程语音监控,推行阳光操作 自治区水利厅加快水利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对水利施工企业的施工、监理、质量监测等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进行了采集和整理,完善相关制度,将市场主体和主要从业人员信用等级与招投评标工作、企业资质及人员资格申请注册挂钩 自治区水利厅还从工程立项开始,设立信息公开栏,公开项目概况、建设背景、设计方案、投资来源、建设进展等信息重点项目信息通,整理课件,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在全国公开。
全区共制定水利信息公开目录数62项,建立项目信息公开栏36个,公开项目信息181条水利市场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市场诚信记录、信用服务市场、市场主体监管、重要项目和资金监管等制度的建立,有力地推进了水利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整理课件,案例3: 寿命延长两年多节水率提高38% 平罗农水建设打造“长寿”工程 (宁夏日报11月15日二版) 本报讯 与其年年花费大量资金砌护“短命”沟渠,不如提高施工标准节水增效今年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罗县为将总投资3.5亿多元的20多个水利项目建成“长寿”工程,实施了工程建设、管理、维护问责制度,灌溉网络的节水效率提高38 “这条灌溉沟的使用寿命比以往至少能延长两年以上近日,在平罗县渠口乡节水示范区,该县水务局局长茹福华指着一条水泥板全程砌护的灌溉沟告诉记者今年,该县仅需开挖的标准沟渠就达3000多条,加上人饮工程和渠道砌护,总长度达3300多公里该县将所有农水工,整理课件,程分为40多个标段,建立施工责任人制,科学规划、分批分类实施节水示范园区建设,打破各村、各乡镇间的地域界限,统一标准,统一作业,倾力打造“长寿”工程 为提高农水建设科技含量,该县还邀请自治区水利厅专家支招。
目前,全县85%灌溉区实现了主干沟渠与毛细灌沟有机融合的良性灌溉系统为保证灌溉网络常年健康运转,该县吸纳140多个用水协会为管道砌护管理基层力量,沟渠使用寿命平均延长两年以上 茹福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38%的节水率,全县76万亩旱地作物和13万亩水稻每年至少能节水5.8亿立方目前,该县农水建设任务已提前完成,共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新增耕地3万亩;清挖、清淤沟渠17322条、总长13434公里整理课件,通讯员稿件: 城南防洪排涝工程及清水沟治理一期工程连冬推进 10月底以来,为全面落实自治区、吴忠市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打造黄河金岸,实现滨河首善之区的建设目标,利通区委、政府决定以城市水系建设为主体,依托黄河、清水沟天然水系,综合利用水利、交通、园林等项目,统筹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和生态景观建设,连冬实施了城南防洪排涝工程及清水沟治理一期工程 城南防洪排涝工程设计全长10公里,分主线和支线两部分,主线长7公里,支线长3公里主线以秦渠为水源,自秦渠开始,向东南穿石中高速公路后连接乃光湖,接清一沟至南一环路,并沿南一环路南侧向东接清水沟;支线从白碱湖沟开始沿南一环路南侧向东汇入主线,形成连通水系。
工程规划河道开口宽90米,平均底宽50米,平均挖深3米河道北岸规划5-30米宽乔灌结合的绿化林带,河道南岸规划15米宽的灌溉渠道及道路和25-50米宽乔灌结合的绿化林带今年计划先期开挖防洪排涝河道主线4.6公里,完成土方开挖76.9万方 清水沟治理一期工程计划治理清水沟12.1公里,其中,清水沟下段7.1公里(城市过境段5.9公里,银平公路段1.2公里);清水沟上段马莲渠乡牛毛湖沟以上)5公里清水沟城市过境段治理工程:沟道平均比降1/1300,河道宽度20-35米计划利用自然落差,结合矩形断面,在河道每隔一定距离修建小型滚水坝,以抬高水位造成水流落差同时,在沟道西岸修建12米宽道路,道路两侧各设3米宽的人行道,岸边设,整理课件,景观护栏两道东岸设4.5米宽的防汛通道;清水沟上段5公里沟道治理工程:设计底宽15-20米,上开口宽为40-50米,主要以沟道疏浚为主,配套部分治理工程 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建设,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区长任指挥,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指挥,水利、农牧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明确了工作任务,倒排工期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水务局,具体负责两项工程建设实施工作。
接到任务后,区水务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等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启动了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并于10月28日全面开始工程建设工程各参建单位加班加点施工,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截止11月20日,城南防洪排涝工程新开河道已全线贯通(除沿线生产路)日投入机械220多台,共完成土方开挖64.89万方,就地转运土方59.8万方,外运土方5.1万方,清理拉运现场建筑垃圾38.6万方,概算完成投资1937万元,完成工程总形象进度的85%目前,河道两侧和南环路北侧的绿化带正在加紧整治中;清水沟治理一期工程共开挖转运土方61.2万方,概算完成投资1060万元其中,清水沟城市过境段西岸4公里沟道及绿化带土方平整已基本完成,东岸能开挖的个别沟段正在进行整治共完成开挖、转运土方42.6万方,概算完成投资820万元;清水沟上段已完成3公里沟道整治,完成土方开挖、疏浚18.6万方,概算完成投资240万元整体工程将于11月底全面完成土方工程利通区水务局供稿),整理课件,通讯员稿件: 红寺堡锁定精品目标 全力打好农建战役 本报讯 红寺堡区今秋农田水利建设调动千军万马和数百台大型机械,集中连片,大规模作战。
采取“五加二”、“白加黑”,巧打“1+8”组合拳,在全区上下轰轰烈烈打响了秋季农田水利建设战役,以实际行动勇夺“黄河杯”大奖 红寺堡区今秋农田水利建设9月初启动以来,以打造精品为目标,按照“沟要通、渠要直、田成方、林成行、路平直、村整洁”的要求,紧锣密鼓,大规模、高标准,全面铺开 连日来,在洪沟滩、东源、黄羊滩等4个万亩以上的农田水利建设精品点上,每天广袤的田野上人机结合,万民参与,挥锹舞镐,机械轰隆,清沟挖渠,平田整地,打破乡与乡、村与村的界限,统一规划,重点实施以沟、渠、田、林、路综合整治及玉米秸杆还田和精品样板田的建设,倾力打造重点突出、亮点醒目的样板工程、品牌工程各乡镇和部门单位认真对照红寺堡区2010年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实施方案下达的任务,把每一项任务和责任细化到每一个村组和干部,并进行每天倒排工期上报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办公室包括每个村组秋收进度、设施农业、葡萄沟开挖、打小畦、渠道清淤及整修、林网整治、冬灌面积落实等情况整理课件,农田建设期间,区委、区人民政府还先后两次组织乡、村和部门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宗教界人士代表等参加观摩促评,给农建工作“挑刺”,为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寻差距,找不足,提质量,打精品,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区委书记南武征说:“红寺堡区今秋农田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和奖励资金相结合、平时促评和最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政府专门拿出160万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握提速增效、又好又快的主基调,按照打破现有田块,集中治理、连片开发,形成乡村搞联手、干群齐上阵,营造全民参与农田建设的浓厚氛围做到乡乡有亮点、村村有特色、户户有任务、人人有责任通过小畦田建设、清淤沟渠、维修砌护渠道建筑物等措施,最终达到节水高效、增产增收的目的真正形成农田建设依靠农民,建设成果由农民共享的良性循环 截止11月初,红寺堡区20万亩玉米等秸秆全部清收;建设基本小畦田16.3万亩;清淤沟道15公里,清淤各级渠道2430公里;砌护毛渠1768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2167座;整修农路418公里;新增节水面积0.7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8万亩,新增高效节水补灌面积3.7万亩;建成高标准示范基地5个,治理面积达3.8万亩累计投入劳力72万工日,投入各类机械4.9万台班,完成土(石)方389.7万方重点工程建设已组织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水浇地提升改造和2010年全国小,整理课件,农水重点县新庄集四支干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等6个项目的实施。
共计维修砌护各级渠道1004km,改造新建各类渠系建筑物1.5万余座,铺设管道287公里正在组织实施的谭庄子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等7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21104万元整理课件,2.民生新闻(事件性新闻) 案例4: 我区提前冬灌放水时间 护送11.6万亩葡萄越冬 (宁夏日报11月4日二版) 本报讯 “提前冬灌放水时间,为大地封冻前压埋葡萄树争取了时间,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葡萄越冬冻害难题!”11月2日,有关部门检查自治区副主席郝林海社情民意上的批复落实情况时,西夏王集团负责人如是说 去年,受早霜、雪灾和黄河给水推迟的影响,我区大部分葡萄树根未能及时埋土防寒,冻灾面积达70%以上,减产逾30%,且影响今后两年产量民革宁夏区委关于为我区受灾葡萄基地提供救灾款的建议,特别建议有关部门协调冬季灌水时间,避免葡萄冻害重演郝林海在社情民意上看到该文即作出批示,要求自治区水利厅、林业厅协调解决此后,自治区水利厅灌溉局邀请专家实地调研,确定贺兰山东麓葡萄冬灌适宜时间,并向自治区农垦局通报情况,以便种植户于11月10日前完成葡萄埋压在引黄灌区适度提前冬灌放水时间截至11月2日,贺兰山东麓11.6万亩葡萄冬灌任务顺利完成,黄羊滩、玉泉营农场等已完成葡萄越冬压埋。
整理课件,案例5: 贺兰农田建设瞄准坟滩荒地 新增3万余亩良田年增收1500多万元 (宁夏日报11月12日二版) 本报讯 “这片荒地上有400多座坟,现在搞农田建设,大家自愿迁坟集中安葬,并出工挖沟、平地,明年新开垦的这400多亩地种上水稻,能年产大约20万公斤,按每公斤2元计算,可以增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