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苷Ⅱ探究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699396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苷Ⅱ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苷Ⅱ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苷Ⅱ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苷Ⅱ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苷Ⅱ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苷Ⅱ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苷Ⅱ探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中药粗提物中定向分离胡黄连昔II探究摘要胡黄连昔II为神经保护的中药活性成分, 但其传统的分离工艺较复杂,效率较低,溶剂用量大,环境 不友好,而分子印迹技术是一门分子识别技术,其制备的分 子印迹聚合物因具有特异性结合位点而对目标分子有较高 的选择吸附性,能够克服传统分离技术的以上缺点。该研究 以胡黄连昔II为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胡黄连昔II的 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 聚合物微球不仅表面光滑,大小均匀,而且Scatchard分析 得出胡黄连昔II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 Qmax3. 02 mg g-1,远远高于其空白印迹聚合物。充

2、分证明 利用沉淀聚合法可以合成形貌和靶向吸附能力均较好的黄 连昔II分子印迹聚合物,可用于从中药粗提物中靶向分离胡 黄连昔II及其结构类似物,有利于减少中药提取分离过程中 有机溶剂的使用,环境友好,且操作简便,为中药胡黄连昔 II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的方法。关键词胡黄连昔II;分子印迹技术;沉淀聚合法胡黄连昔II (picrosideII )是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主 要成分,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功能。目前胡黄连昔II 的提取分离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水蒸汽蒸憎法和大孔树脂 吸附法等传统方法,但这些方法工艺复杂、试剂消耗大、环 境不友好,因此寻找新的方法从中药粗提物中快速高效地分 离出胡黄连昔II

3、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印迹 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s) 是 1 种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的聚合物,诺贝尔 奖获得者PaulingEl首先提出了可利用抗原作为模板来铸 造抗体的空间结合位点理论,Dickey2首先实现了染料在 硅胶中的印迹并提出分子印迹”的概念。本文采用沉淀聚 合法合成了以胡黄连昔II为模板分子的MIPs,研究表明其对 目标分子具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且此方法克服了传统分离 方法的缺点,为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类似物的提取分离提供了 更加高效的方法。1材料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4、FEI Quanta 200F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公司),KQ-500B型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系统有限公司),HH-2型数 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ZYQ-211型恒温振荡器 (黑龙江东拓仪器制造有限公司),DMM-90904电热恒温鼓风 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胡黄连昔II对照品(98%, 20111220),购自江苏泽朗医 药科技有限公司;丙烯酰胺(AM),均为分析纯,购自国药 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乙烯基咪哇(1-Vinyl)和乙二 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均为分析纯,购于日本东京化成 工业株式会社(TCI);偶氮二异丁騰(AIBN)化学纯,

5、购自 上海试四赫维生化有限公司;乙騰为色谱纯,甲醇、冰醋酸 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均购自上海星可生化有限公司。2方法与结果2. 1功能单体的选择 称取胡黄连昔II对照品,溶于50% 乙月青中,配成1.95X10-2 mmolL-1的溶液;再取适量的 功能单体(1-Vinyl)于量瓶中,加入乙睛溶解,配成 5. 85X10-2 mmolL-1的溶液。按照胡黄连昔II与功能单体 的摩尔比为1 : 11 : 6的顺序,逐次向胡黄连昔II标准液 中加入功能单体溶液,并测定其紫外光谱的变化,见图1。胡黄连昔II溶于50%乙睛后,在200, 220, 260 nm处有 吸收峰,但随着功能单体的加入,只有2

6、00, 220 nm处的吸 收峰有变化。随着AM的加入,200, 220 nm处的吸收峰都发 生了明显蓝移,加入1-Vinyl 3 nm,效果更好,符合功能单 体选择标准,故本实验选择1-Vinyl作为胡黄连昔II的功 能单体。2.2 MIPs的制备 胡黄连昔II、功能单体1-Vinyl.交 联剂EDMA以1 : 5 : 12的摩尔比例加入盛有150 mL 90%甲醇 的圆底烧瓶中,超声溶解;加入引发剂AIBNIOmg,溶解后, 通氮气15 min,密封,60 水浴聚合24 h;反应合成的聚 合物经干燥后,用甲醇-冰醋酸(9:1)以索氏提取的方 式进行洗脱,洗去模板分子以及未聚合的功能单体和交

7、联 剂,直至紫外检测无以上物质的紫外吸收;再用甲醇洗去残 留的冰醋酸,即得到胡黄连昔II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经60 C 真空干燥,备用。空白印迹聚合物(NIPs)的合成除了不加 模板分子胡黄连昔II外,其余步骤同于MIPs的制备3-4 o2. 3形貌表征取适量胡黄连昔IlMIPs于扫描电子显微 镜下观测拍照,外形和大小符合标准,见图2O从图中可以 看出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的胡黄连昔II MIPs均呈现较为光 滑的球状,大部分微球大小较为均匀,且分散性较好,只有 小部分产生粘连。所以,利用沉淀聚合法能够合成形貌较好 的胡黄连昔IIMIPs微球。2.4静态吸附实验将上述实验合成的胡黄连昔II MIPs

8、 与NIPs精密称取30.0 mg各6份,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 分别依次加入不同质量浓度(1060 mg L-1)的胡黄连 11-乙睛水溶液3 mL,密闭,于恒温震荡器上震荡吸附12 h,静置,吸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溶液中模板 分子胡黄连昔II的浓度变化。根据吸附前后溶液中模板分子 胡黄连昔II的浓度变化计算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曲线由MIPs (或NIPs)的吸附量对胡黄连昔11-乙睛-水溶液的平衡浓度 作图而得。MIPs (或NIPs)对模板分子的静态平衡吸附量 (Q)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Q为静态平衡吸附量(mgg-1); CO为底物的起始浓度(mg L-l); Cs为吸附平

9、衡时底物的浓度(mg L-l); V为底物溶液的体积(L); m为MIPs的使用量(g)。胡黄连昔II MIPs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其相应的NIPs,说明分 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子具有选择性的吸附能力,而空白印 迹聚合物由于不存在这种特异性的结合位点,对目标分子是 非特异性的结合,因而吸附能力较差。为了更加直观精确的评价MIPs的吸附性能,将MIPs与 目标分子的结合量采用Scatchard方程进行分析,所用方程 如下。Qmax为聚合物对目标分子吸附的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 (mg g-1); C为目标分子的平衡浓度(mgL-l); Kd为聚 合物-目标分子复合物的解离常数(吨L-l)o根据实验数

10、据,可以计算出MIPs和NIPs的Scatchard方程,如下。MIPs的Scatchard曲线呈较好的线性,说明在MIPs内 形成了一个特异性结合位点;而NIPs的Scatchard曲线线 性很差,说明NIPs的内部并没有形成对目标分子有特异性 结合的位点。根据Scatchard曲线的斜率(T/Kd)和截距(Qmax/Kd), 可以计算出胡黄连昔II MIPs: Kd=O. 024 mgLT, Qmax=3. 02 mg g-1 ; NIPs: Kd=0. 013 mg LT, Qmax=0. 37 mg g-1 o 因此可以看出胡黄连昔II MIPs对目标分子的吸附性能明显 高于NIPso

11、3讨论分子印迹技术是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技术,近年来 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将其应用于中药粗提物中活性成分的 分离可以提高分离效率,减少溶剂使用量,保护环境,减少 溶剂残留等,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研究领域已经有一些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进展6-9 o本文首先采用紫外光谱法对功能 单体进行筛选,确定了与模板分子胡黄连昔II作用力最强的 1-Vinyl作为功能单体;然后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胡黄连昔 IIMIPs,得到的MIPs微球,不仅表面光滑、大小均匀,而 且与NIPs相比对目标分子具有较高的靶向吸附性。表明采 用分子印迹技术可以制备出形貌与性能都较好的胡黄连昔 II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胡黄连昔II及其结构

12、类似物的提取分 离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中药有效成分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 的思路。参考文献1 Pauling L. A theory of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antibodies J. J Am Chem Soc, 1940, 62 (10):2643.2 Dickey F H. The preparation of specific absorbents J. Proc Nat Acad Sci USA, 1949,35 (5):3 衣丽娜,刘庆山,尹小英,等分子印迹技术高效分离中药活性成分的应用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 3

13、9 (4):307.4 Yin X Y, Liu Q S, Han X L, et a 1. Preparationand recognition properties of andrographolid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 J Adv Mater Res, 2010 (160/162):777.5 Yin X Y, Liu Q S, Jiang Y F, et al. Developmentof andrographolid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for solid phase ext

14、raction J Spe Acta Part A, 2011, 79 (1):191.6 Yin X, Luo Y, Fu J, et al. Determination of hyperoside and isoquercitrin in rat plasma by membrane protected micro-sol id-phase-extraction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 J Sep Sci, 2012, 35: 384.7 Liu Q S, Yi Lina, Wang Q J, et al. A novel

15、met hod for preparing the 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 nted polymers to target isolate ginsenoside rgl and its analogues J. Adv Mater Res, 2012,535 (3): 2400.8 Liu Q S, Pang Z R, Liu R, et al. Effective compounds group of Mongolian prescriptions BAIMAI-SAN protect against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lower

16、 limbsof rats through neuro protective effectJ J Ethnopharmacol,2011, 135 (3): 786.9 刘庆山,张梓倩,方亮,等.高通量技术与网络药 理学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2): 134.Study on directional separationof picroside II from extract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technologyYI Li-nal, 2, LI Ke-Qinl, WANG Qiu-juan2, LIU Q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