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可行CI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535181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简易可行CI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简易可行CI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简易可行CI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种简易可行CI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种简易可行CI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简易可行CI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简易可行CI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种简易可行CLJ式喷码机底层打印技术实现【摘要】随着当今工业的飞速发展,作为工业流水线上 不可缺少的配套标识设备喷码机必须具备高速、稳定、 美观等多方面的要求。论文首先讨论了 CIJ式喷墨式喷码机 的工作原理,在对此原理具体分析后给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 基于FPGA的喷码机底层软、硬件实现,并制作了实验样机; 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喷码机设计方案,在喷印 质量、易操作性等多方面已全面超越目前市面上的传统喷码 机,且更易于实现。【关键词】FPGA;连续喷墨式喷码机;相位检测;充电; 晶振驱动CIJ式喷码机基本原理是墨水在压力作用下从单一喷嘴 不断喷出,经晶体振荡后发生断裂形成墨点;墨点经

2、充电、 高压偏转后在运动的物体表面扫描成字1;大多使用在成 像要求低、需要高速度的包装市场,例如工业连续喷射式喷 码系统的速度最高可达每分钟1000英尺,大多数工业喷墨 打标系统都采用该技术2。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首先详细分析CIJ式喷码机各 部分工作原理,接着给出各部分实现的硬件电路,最后编写 Verilog HDL程序写入FPGA、搭建硬件电路板并完成了最后 的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给出的底层打印软硬件技术 是有效的。1. CIJ式喷码机基本工作原理连续喷墨式喷码机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墨水在喷枪中压 力的作用下产生墨线,墨线在喷腔内部的晶体驱动杆的上下 振动的作用下,射出喷嘴后分裂成大

3、小相等,间距一定的墨 滴;墨滴断开前“充电”电极如果有电压,该墨滴就会带电; 带静电的墨滴经过检测电极(用以反馈给主控电路寻找合适 相位);最后,带电墨滴在高压偏转电场中发生偏转,从喷 头处射出,分别打在产品表面不同位置,形成所需各种文字、 图案等标识;而没有被充电的墨滴则落入回收槽,重新进入 机器内部的墨水循环系统。下面详细讨论系统各部分详细的工作原理:1.1墨滴产生过程墨水在墨路系统压力作用下于喷嘴处构建了一个的挤 出系统,晶振柱由压电陶瓷和驱动杆组成,经高频电激励, 压电陶瓷产生高频超声振动(本设计中高频电激励信号为频 率为62. 5KHZ,峰值根据墨水粘度可调的正弦信号),带动驱 动杆

4、在前端产生同频次的高频微量位移(上下伸缩抖动)。 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喷腔,通过一个55微米孔径的喷 嘴射出连续的非常细微的墨线流,流经高频振动的晶振杆前 端而被高频声波切断3,从而形成类似显像管里电子枪发 出的电子束流。1. 2墨滴的充电墨滴充电指的是墨线靠近充电极板(电源正极)时,由 于静电感应现象产生的负电荷将分布于墨线尖端的表面 4,此时墨滴从墨线断开时便会带负电,如图1所示,墨 线从喷枪喷头高速射出后,在晶振杆正弦信号的切割下会在 充电极附近分裂成墨滴,假如想给墨滴1充电,需要在墨滴 0断开后立即给充电极加正电,在静电感应的作用下会在墨 线尖端(即将断开的墨滴1)处感应出负电荷,维

5、持充电极 电压不变一直等到墨滴1从墨线上断开,此时墨滴1就会带 负电,墨滴充电完成后,充电极板上的电压应立即断开,以 保证不会出现对墨滴2以及后面的墨滴进行充电。图1墨滴充电原理图1.3墨滴带电的检测带电墨滴经过检测极时,会在检测极铜芯的另一端感应 出微弱的电压,可以根据该电压的大小判断充电极施加电压 相位是否合适。1.4墨滴的偏转类似于CRT显示器电子在高压下发生偏转的成像原理, 墨滴经过高压偏转后发生的侧移(字符的高度)与墨滴所带 电量成正比5,与高压偏转极板间偏转电压成正比;字符 的宽度则与生产线的速度成正比,在此不再细述。2. 系统硬件电路规划针对上述分析的喷码机基本原理,现逐一给出各

6、部分解 决方案如下:2. 1墨滴产生电路图2为正弦波产生电路的硬件结构:粗线代表器件,细 线为电气连线,虚线为信号,正弦小信号由FPGA编写cordic 迭代算法经DA产生,频率为62. 5KHz;后面经过一个推挽电 路激励高频变压器实现正弦电压的放大和隔离,用以驱动晶 振杆。图2墨滴产生电路2. 2墨滴充电电路喷码机在工作过程中会根据喷印数据内容,通过按预存 的充电量大小控制充电电源电压,而使墨滴在此过程中感应 出数量不同的负电荷。当墨线进入充电极板间时,由FPGA 通过控制高速DA并经过功率放大从而决定充电极电压的大 小,墨线尖端感应出负电荷(理论上与充电极板电压成正 比),墨滴此时从尖端

7、断开便会带一定量的负电荷。2. 3墨滴带电检测电路检测极为横截面光滑的铜芯,铜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带电的墨滴在靠近检测极时,同样在铜芯表面产生感应电荷 6,由于该信号十分微弱,需经放大电路将该检测信号放 大,再由此决定最合适的相位。3. 打印系统实现过程打印控制的实现过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相位检测和打 印时序控制。在保证正弦波电压幅值、频率合适的情况下,加到喷枪 内的晶振杆上就会产生打印所需的墨滴;从喷头喷出的墨线 要经过一定距离才可以分裂成墨滴,可以通过调整喷头和充 电极的相对位置,使墨滴分裂正好发生在充电极的中部,这 样就保证了充电正确的硬件要求;控制任务关键是“相位” 的确定,只有施加

8、充电脉冲的时间点和分裂发生时刻保持合 适的相位关系,才可以使墨滴带电量最优,并且不会出现多 个墨滴充电的情况。图3相位检测框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详细讨论相位检测原理:通过调整 相位检测电路的放大倍数可以将检测电压范围控制到03. 3v,即墨水粘度合适,充电系统工作良好的情况下,检测 电压最好可以达到3. 3v,正常工作时检测电压通常达不到该 值;为了设计调节器方方便,将相位检测参考电压取值范围 设为2v3v;系统上电复位后相位为0,参考电压取最小值 2v,充电系统开始工作,墨滴带电量在检测极产生的电压, 与参考电压比较,如果小于参考电压说明施加的相位不合 适,此时调节器的任务是改变一次相位(l

9、us,对应图4的 1/16个周期),接着再判断检测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关系,如果还是小于参考,调节器继续调整相位,只要墨水粘度 在运行范围内,总有检测电压大于参考的时候(墨滴总会充 上电),这时可以认为充电相位是合适的,但并不一定是最 优的,为了寻找好的相位,调节器还得继续下面的任务:增 加参考电压 X (本文取0. lv),重复上面寻找相位的流程, 找到合适相位后,参考电压增加2X A v 直到参考增加 nX Av后,既使相位调整一个完整的周期(16Xlus)后, 也找不到合适的检测电压大于参考电压,这时就认为已经找 到了最优的相位,即参考电压增加(n-1) X Av时找到的合 适相位就是最优的

10、。只有墨水压力、粘度和晶振杆正弦驱动 不发生变化,上面找到的相位就会使墨滴始终带电充足,正 式打印数据时直接根据打印内容的要求施加该相位下所需 的不同充电脉冲幅值就可以;但是在实际工作时,上面所说 的几个变量往往会发送变化7,进而使相位发生变化,因 此每隔一段时间还需要接着寻找最佳相位。打印的时序控制:如图4所示,黑色粗线矩形脉冲代表一个墨滴的周 期(62. 5KHz),每个周期平均分为16份(类似火柴梗表示), 假如相位检测电路获得的合适相位如下图细虚线所示,那么 正式打印时控制充电脉冲如下图粗灰线所示将是恰当的(因 为实际检测到的相位精度为1/16周期):保证分裂点正好 落入充电区域(粗灰

11、线)的最后1/16周期左右;充电区域 的上升沿要比检测到的相位点(灰色箭头所示)落后2个1/16 周期,以保证不会对上个墨滴充电。因此,正式工作时所需 的灰色充电区域的脉冲宽度实际为14/16个周期。图4充电相位图上面讨论的CTJ工作各要素都满足后,现以打印大写字 母“E”为例,介绍具体打印流程;“E”用5X7点阵表示 如图5所示,实点为打印点(需充电),空点为非打印点(不 充电):从下图可以看出打印分5列,每列包括7个点,充 电与否由空、实点确定,充电值从110v170v等差排列, 为了保证墨滴充电量的正确性,实验表明每3个实际墨滴中 选1个墨滴作为字体的点阵是可行的(太密会影响打印质 量)

12、,即字体的每个实点、空点都要经过至少三个实际墨滴 才可以表示完整。图5E,字体点阵图具体充电序列如图6所示:假设当前的相位位于15/16 周期,充电脉冲电压的上升沿对应于2/16周期,下降沿正 好对应于16/16周期,脉冲为高的时间为14us,对应14/16 周期。图6充电时序图4. 实验结果根据上述方法编写程序,搭建硬件电路,制作样机。打 印4个“E”字的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字符倾斜的原因是 由生产线的移动速度引起的,但注意到最后一列第7个点位 置有些上扬,打印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图7喷印效果图从物理方面分析,上述结果的原因包含如下几种可能: 静电感应产生的带电墨滴落在打印物体表面的位置,

13、并非简 单地跟充电极板的电压完全成正比,而且与当前打印点的前 后有没有充电墨滴有关(充电极板工作时大概有100v左右 的脉冲电压,会使仍然在充电槽中的带电墨滴产生错误的偏 转,以及前后带电墨滴的互斥作用导致的错误偏转);仔细 分析上述原因调整程序后的打印效果如图8所示,效果要比 简单的线性充电好很多。图8改进后的喷印效果图5. 结论实验结果验证:根据本文所提方案搭建的底层硬件及算 法是可行的;为了改进打印字体的美观程度,下一步的研究 内容是静电感应系统对墨滴充电的非线性影响。参考文献:1 国内喷码机发展现状.包装工业.2006. 7 (4): 34 36.2 段军义.喷码机的应用与发展加工装备

14、,2006. 23 (2): 26.3 Peredina A, AllenA. Telemedicine technology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J/OL,2007.4 TakeoKushida High Speed, Powerful and SimpleSolenoid Actuator Disole” and its Dynamic AnalysisResults. SAE 850373.5 罗玉元钢铁产品点阵式打印机字符成形系统的研 究一字符成形原理及字形控制机床与液压.2006. 3 (1): 20 22.6 赵钧.喷墨打印技术展望以及在中国开展研发制造 之探讨中国机械工程,2007. 5 (13): 5&7 韩曾晋自适应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