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哲学复习参考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14465454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哲学复习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哲学复习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哲学复习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哲学复习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哲学复习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哲学复习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哲学复习参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学复习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0 分)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黑格尔“ 两个凡是” 的命题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 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4、黑格尔的学派发生了分裂:老年黑格派是特别重视黑格尔的人,青年黑格尔派是认为辩证方法是主要东西的人。5、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具。6、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是机械唯物主义、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和 在社会历史领域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唯心主义束缚。7、 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 谬误变成真理。8、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起初采取宗教的形式,以后就以资产阶级的平等论本

2、身为依据。9、 “必然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 。10、 “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11、萨特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是人,不外是有自己造成的东西。12、弗洛伊德认为对人的精神和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二、判断题(每题2 分,共 20 分。 ) (加理由)1、波普认为,科学的命题是可以证实的。( X )2、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是毫无意义的。( X)3、恩格斯认为“ 切勿偷盗” 是永恒的道德戒律。(X )4、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 X )5、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X )6、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7、辩证唯物主义是

3、唯物主义哲学的终极形式。( )8、在科学发现方法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采取了归纳主义立场。(X )9、费尔巴哈深刻地提示了“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X)10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是消灭阶级。( )一、简答:1、马克思 1849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答: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心任务以异化劳动理论来批判资本主义建构共产主义理论。基本观点:认为世界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本质是劳动,所以说人的异化是劳动的异化,目的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建构共产主义理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发生了异化,表现在四个方面劳动对象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

4、化。结论只有共产主义消灭了私有制,是异化的自我扬弃,是人本质复归。2、为什么说“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成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P8 这个命题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两个凡是“ 的命题从表面看是保守的反动的,是为统治当局服务的。但实际上,此命题是具有破坏力的、革命性的命题。(1)从黑格尔的哲学看,他认为现实不等于观存的事物,现实与事物发展有必然联系的。在现实中的事物,只有发展的事物才是现实的,否则就是不现实的。(2)黑格尔认为:现实性不是任何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5、-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成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理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3、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批判。P19-20 在近代哲学中, 有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

6、的可能性,即不可知论,休漠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康德认为客观世界是“自在之物”,现象可以认识,本质不可以认识。休漠则认为人只能与自己的感觉打交道。他们在哲学的发展上是超过很重要的作用的,因为他们也提出了问题,促使哲学界去思考。对驳斥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末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 就完结了。动植物体内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有机化学把它们一一制造出来以前,一直是这种“ 自在之物”;当有机化学开始把它们制造出来时,“自在之物” 就变成为我之物了。这就是

7、恩格思对不可知论的驳斥。4、为什么说:“在善恶对立研究上,他(费尔巴哈)同黑格尔比较起来也是很肤浅的”?P32-33 答: 就形式而言,费尔巴哈是现实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抽象的人。而黑格尔的伦理学或者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的法、道德和伦理(其中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形式是唯心的,内容是现实的。在善恶对立的研究上,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的形式,而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起得作用,所以说“ 在善恶对立的研究上,他(费)同黑格尔比较起来也是很肤浅的。”5、恩格斯反杜林论

8、中关于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关系的基本观点。答:批判杜林认为的思维具有至上性,即认识的绝对性、无限性和无条件性。而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关于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关系的基本观点如下: 就整个人类而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绝对的、至上的。 就每个人而言,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相对的、非至上的。因为客观上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主观上受知识、方法、经验、阅历的限制。 思维至上性与非至性关系:无限是通过有限来实现。 人的认识过程矛盾及其解决。矛盾:一方面:人类的思维是无限的、绝对的、至上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是有限的、相对的、非至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按其本性、可能、终级目标是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世

9、界的。人的认识能力是不至上的,按其个别实现又是有限的。解决:只有在人类的无限前进过程下,在无止境人类的世代更替中才能解决。6、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对资产阶级平等观的评述。答: 封建社会孕育了资产阶级( “市民等级”)的前身。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商品所有者需要有自由的在行为上不受限制地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平等权利。工厂手工业的兴起, 需要一定数量的、 既摆脱了行会束缚又失去生产资料的“自由工人”,而他们在同资本家订立出卖劳动力契约时,作为缔约一方与厂主权利是平等的。人的劳动平等,即人的抽象劳动平等。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10、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7、恩格斯反杜林论对黑格尔自由观的评述和阐明。答:黑格尔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只有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1)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客观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第一,承认必然性(客观规律)是自由的前提。第二,自由是对必然也就是对规律的认识。第三,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认识来支配我们和外部自然界。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2)自由

11、是历史发展的产物。8、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理论特征。P147 (1)回答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唯心主义。他们采取的是否定哲学基本问题科学规定的方式。大体有三种形式:第一是取消。第二是另立。第三是歪曲。(2)在认识论上, 大都把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消极性、直观性与反映论的根本原则等同起来,以批判前者的缺陷来否定后者。(3)突出方法论的研究。 突出方法论的研究或者由方法论走向本本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大特征。(4)以唯心史观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社会问题。(5)不同程度地反对唯物辩证法。9、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原则。P173 这里所说的“ 划界” ,是指科学与非科学或与形而上学的划

12、界。逻辑产证主义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就是经验证实原则,即任何命题, 凡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的,就是科学的,否则就属“ 形而上学”。而波普认为科学命题根本不能证实,只能证伪。因此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应该不是经验证实原则,而是经验证伪原则。波普这里所说的可证伪是指逻辑上的可被证伪,即凡是逻辑上可以被经验证伪的命题或理论,都是科学的理论,任何在逻辑上不可能被经验证伪的永远正确,绝对正确的理论或命题,他认为都是非科学的命题。波普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可变动的。10、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的要点。P193 范式理论是库恩科学哲学的理论核心。“范式”一字源于希腊文, 含

13、有“共同显示” 的意思,它大体上是指 “在一个时期内给科学家集团提供规范的问题与解答的普遍公认的科学成就”。就是说,它是一个公认的理论,这个理论包含着研究方法和技术,它指定什么疑难问题要加以研究,以及什么样的解决是可以接受的。从内容上看,范式包含有三个方面:第一,哲学因素。第二,社会学因素。第三,结构性因素。总之,范式就是在特定时期内,由重大的科学成就造成的“ 科学共同体” 所制定的的一整套理论、定律、准则、方法等。范式的作用,也可以从三方面来看。第一,范式作为信念,具有定向作用。第二,范式作为范例,具有指导作用。第三,范式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11、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P20

14、0 “科学研究纲领” 是一组有其严格的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统。它既包括理论,又有一套方法论规则。第一、硬核。它是该科学研究纲领的基本理论部分或核部分,由基本的假说构成。第二、保护带。拉卡托斯指出,在科学理论系统的“硬核心” 罱有它的保护带。它由一些辅助性假设构成。因而又称“辅助假设保护带” 。它的任务在于保卫硬核,竭力不让硬核遭受经验事实的反驳。当研究纲领与观察、实验资料不一致时,必须把经验反驳的矛头从硬核引向这些辅助性假设,进行调整、再高速,甚至全部被替换,以保卫这个硬核。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15、- - - - - - -第三,反面启发法。 “反面启发性”(也即助发现法)是为了消极应付当前而提出的禁止性规定,禁止科学家把反驳的矛头指向硬核,而必须发挥各处的聪明才智,设法调整保护带,如修改或增设辅助性假设,以保护硬核。第四、正面启发法。它从正面鼓励科研人员采取增减、修改或完善辅助性假设等措施以发展科学研究纲领。12、存在主义的一般特点。P230 第一,人本主义。即以人的生存、人的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这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方向之一。第二,反传统理性。存在主义的产生是对传统思辨哲学的厌恶与反叛。深入研究人的非理性心态,并探讨它在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各领域中的表现和作用,对于最终揭开

16、人类自身精神现象之迹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主义在推进这种研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夸大了非理性思维活动的意义,从而否定了科学和理性,否定了客观规律。第三,否定一切道德规范。当存在主义把个人自由推向极端,就在理论上否定了客观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任何限制和约束,由此即导致对一切首先规范的否定。第四,悲观主义。人一生都在操心、忧虑,人最终逃不脱死亡,人生除了不断地躁动似乎并无其他意义。这就是存在主义笼罩在这种悲观气氛中的人生哲学。第五,现象学的方法,解释学的意境。13、弗洛伊德心理结构理论。P258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早期,人的心理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几个不同的层次构成的。弗洛伊德把它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系统。意识系统,指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结构,它面向外部世界,服从于现实原则。前意识系统,指意识系统和无意识系统之间的结合部。无意识系统,指储藏着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深层心理结构。弗洛伊德在后期理论中,为了补充和修改他的早期理论,把心理结构理论进一步发展为人格结构理论。他在个体的精神世界中划分出“本我” 、 “自我” 、 “超我” 三个领域。本我类似于早期的无意识概念,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