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品市场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14461781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产品市场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三章 产品市场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三章 产品市场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三章 产品市场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三章 产品市场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产品市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产品市场(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节节 一二三第三章产品市场:产出与支出总产出的决定 总支出的决定 产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总产出的决定一、总生产函数二、产出函数的变动一、总生产函数总产出是经济社会的全部可用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它衡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商品与服务的总产量。在长期中它取决于劳动的 数量和质量、资本的数量、自然资源和技术状况。A生产函数:Y=AXF (N, K)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XF (劳动,资本)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的增加, 总产出会增加,但曲线越来越平坦,说明边 际产量递减。N二、生产函数的变动,通常用“供给冲击”来解释生产函数的变动 供给冲击包括天气的变化、技术进步、政府 的管制、以及劳动和

2、资本存量之外的要素数 量变化等。有利的供给冲击会增加既定资本和劳动条件下的产出,不利的供给冲击会降低既定资本和劳动条件下的产出。冲击后的生产函数第二节总支出的决定一、消费二、投资三、政府购买一、消费A消费是指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 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 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等等。其中 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确切的说,A 可支配收入。即,yd=y-t(一) 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二者 同向变动,C=C(Y.T)a线性消费函数形式:C = a+c(Y-T)其中a (a0)为自发消费量,不随收入变化而 变

3、动,保证人们基本生活必需的消费支出。 c ( 0c c =AC/AYD=dC/dYD消费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费的 增加量总是小于收入的增加量,因为家庭通常只消 费新增收入的一部分,而把剩余的部分储蓄起来。2021/3/8(Y-T)10(二)消费与储蓄储蓄通常是指居民个人或家庭的可支配收 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S = Yd-C = Y-T-CA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储蓄水平也越 高,储蓄水平和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之间 存在同向的变动关系。如果消费函数呈线性,那么储蓄和收入之间 也是线性关系。艮p,S = Y-T-C = YTac(Y-T)=a+(l .c)(YT)-a:自发储蓄

4、(1 -c)(Y-T):引致储蓄1-c:边际储蓄倾向(MPS), 可简写为ss=AS/AYd=1-c(三)利率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替代效应:利率增加,减少目前的消费,增加 未来消费比较有利,从而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收入效应:对于储蓄者而言,利率增加会提高 消费者的储蓄收益,使消费者变得更富有,以致增加现期的消费,减少现期的储蓄。对于借款者而言,利率上升会使消费者支付更多的利息,变得更贫穷,消费者会减少现期的消费,增加现期的储蓄。(三)利率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古典主义通常认为,储蓄与实际利率之间呈 同方向变化,即实际利率上升会减少现期消费并增加储蓄。消费和实际利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可表示为: C=

5、C (r)投资:建设新企业、购买设备、厂房、新建住 宅以及存货的增加。企业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发行股票、债券等 方式来增加投资,但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支付 一定的费用。通常用利率来衡量企业投资的成本,利率越高, 企业使用资本的成本越高,企业的意愿投资越少。这里的“利率”指的是“实际利率” 投资可以从两方面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实际投资”,它包括意愿投资和非意愿存货,在第二章的内容中,计算GDP时用的“投资”就是 这层含义。另一种理解就是意愿投资,或者称为计划投资, 和利率反向变动的就是意愿投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实际投资是一种事后行 为,而计划投资是一种事前行为。(意愿)投资和利率之间呈现反向的

6、变动关系 1=1 (r)三、政府购买政府购买(G)是由各级政府出资购买产品和 服务,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税收(T)TG时,称为预算盈余TVG时,称为预算赤字 T=G时,称为平衡预算通常情况下,我们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为外 生变量,即常数。G=G, T=T第三节产品市场的均衡一、产品市场均衡:供给等于需求二、可贷资金市场均衡:投资等于储蓄三、储蓄曲线的移动:财政政策的挤出四、投资曲线的移动一、产品市场均衡:供给等于需求封闭经济中,产品的总需求(计划支出)等 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和。PE=C+I+G一个经济社会的供给量取决于要素投入的数 量和技术水平,假设生产资源己得到充分利

7、用,那么总供给(总产出)是固定不变的。Y=F (N, K)=V一、产品市场均衡:供给等于需求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总需求,即Y=PEY=C+I+GA其中,G为外生变量,计划投资是实际利率的减函数,消费是实际利率的减函数。所以,Y=C(r)+I(r)+G注:A当YPE时,总供给总需求,企业的非意 见性存货会增加。当VPE时,总供给总需求,企业的非意愿 性存货会减少。只有V=PE时,产品市场才达到均衡,此时 企业的非意愿性存货为0。二、可贷资金市场均衡:储蓄等于投资A三部门经济中,投资储蓄的恒等关系为:I 三 S+ (T-G)(P28)假设政府坚持财政预算平衡的原则,即T=G,可得:实际投资三私人储蓄而实际投资=意愿投资+非意愿存货,产品市 场均衡时,非意愿存货为0所以,若要使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必须实现意愿投资=私人储蓄,艮Pl(r)=S(r)三、储蓄曲线的移动:财政政策的挤出S(r)Kr)政府购买支出增加10古典主义假设政府坚守财 政预算平衡的原则,因此 政J由于政府购买增加引 收1起的利率上升而导致 投资的减少,经济学 上称为“挤出”四、投资曲线的移动除了利率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到投 资需求,比如技术进步、政府的投资税减 免等。利率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投资需求增加, 会使投资曲线右移;反之,则向左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