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214458998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底抽巷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依据矿安全生产支配及生产技术部业务联系单(rlj-2021-028l)的相关规定与要求,由修护区对7224n底抽巷进行卧底、整道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修护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专心贯彻执行。 一、技术要求 1、施工前,必需先对全部施工范围内的巷道顶板及帮部进行找顶工作,确保施工范围巷道内无活矸危岩。 2、详细要求如下: 对该段巷道内全部气动道岔、气动保险设施进行恢复,确保完好。 7224n底抽巷风门里侧(15m)巷道底鼓,轨道阴阳,需按原设计要求进行卧底、整道施工。 131#风筒至133#风筒(切眼下口)轨道上岩粉积累、121节风筒到31号钻场处岩粉积累较多

2、,影响行车,需清理。 严格根据现场给定的中腰线进行卧底、整道。 其他未尽事宜由钻探区支配专人指导。 二、施工预备工作 1、施工前,提前放好中腰线,修护区施工时必需严格根据中腰线进行。 2、压风、供水管路接到施工地点,并保证完好使用。 3、风水、瓦斯等管路的保护: 找顶时:施工前,对找顶地点下方不少于5m范围内的风水、瓦斯等管路采用旧皮带协作不少于5层笆片裹严的方式进行有效保护,保护措施要确保切实有效。 4、电缆、信号线、开关、监控等设施、设备的保护: 找顶时:施工前,对施工地点下方不少于5m范围内的电缆、信号线、开关、监控等设施、设备采用旧皮带裹严的方式进行有效保护,保护措施要确保切实有效。

3、施工人员要切实负责,以防施工工具误伤电缆。 5、施工前,先提前做好7224n底抽巷的施工占道报告申请工作,并严格根据矿相关单位批准的时间进行施工。 6、施工后清理好现场环境,确保轨道正常运行。 7、施工时(需要占用轨道),在施工地点前后方各约20m处,用两个平巷专用掩车器放在轨道中间进行掩车,以防从巷道两端向施工地点推车时碰伤施工人员。 8、施工时,施工地点前后各约20m处各设置一块明显的施工标志牌,人员通过时,应先打招呼,经修护跟班班队长确认无安全威逼并允许后方可通过。 9、施工前备齐施工用料及工具,如风镐、钎子等。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 1、施工工艺:卧底、整道时:安全巡察、加固-卧底、

4、整道-出货-清理。 2、施工顺序: 先对全部待修范围内的巷道顶板及帮部进行找顶。 其余工作应依据现场实际及钻探区支配依次施工。 当进行悬勾出货或卸料时,轨道段全部施工人员必需全部撤离轨道,进入最近的躲避硐室,待出货或卸料结束,轨道停止走勾后,再进行施工。 四、顶板管理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次开工前,首先进行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活矸,的确找不掉的危及行人安全的,必需采用带帽点柱进行临时加固处理。 2、迎头找顶时应从支护完好的地点开始,从外向里、从上向下、由顶到帮依次进行。找顶工作地点,严禁进行与找顶无关的工作。 3、找顶工作应由两名有经验的工人担当,一人找顶,一人观看顶板。 4、找顶人员应

5、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观看顶板的人应站在找顶人员侧面的安全地点。 5、斜巷找顶时,找顶人员应站在需要找顶地点的侧上方。找顶时,在找顶地点上下方各约20m处必需各设置一道临时警戒,并指派专人进行负责。找顶期间,严禁任何人进入警戒以里。 6、平巷找顶时,找顶人员应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找顶时,在找顶地点前后各约10m处必需各设置一道临时警戒,并指派专人进行负责。找顶期间,严禁任何人进入警戒以里。 7、敲帮问顶时,若发出“空空”的声音,就马上找下去,要顺着裂隙渐渐进行,不得硬刨。 8、找顶工作应使用长度为2.5m或3.5m长钎子进行找顶,且距离施工地点不大于30m,找顶人员应带手套,并保证后路畅

6、通,不允许在工作台上找顶。 9、平巷找顶时找顶人员应背对风流进行找顶,以防灰尘迷眼,造成事故。 10、每班班前、班中、班末,班队长应亲自巡察后路,搞好顶板和管理工作。 五、卧底、整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每班进入施工地点前,班队长要首先到施工地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掉施工地点前后的脱壳浆皮,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再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 2、卧底采用风镐或钎子进行。 3、卧底后准时进行整道工作。 4、轨道采用22kg/m的轨道,轨道轨距600mm,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接头误差不大于10mm,内错不大于5mm。 5、轨枕采用与现场相配套的轨枕,轨枕间距1000mm,

7、枕木要垂直于轨道,两侧外露长度要保持全都。轨道接头平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凹凸差不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 6、夹板、螺丝等连接件齐全,紧固有效,无杂拌道,轨枕无浮离,空吊板现象,浮矸不埋设轨面。 7、直线段两轨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mm,两侧钢轨接头对应。 8、严格按中腰线铺设,确保安全间隙符合设计和规定。 9、当班未落下去的道,悬空处必需用道木或料石垫平、接上劲,防止矿车掉道。 10、每班工作结束后,应准时清理,确保道路畅通。 六、轨道铺设标准 1、钢轨轨型:使用22kg/m的钢轨,钢轨磨损锈蚀不超限。 2、轨道轨距600mm,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偏差-2mm+5mm。

8、3、水平: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5mm;曲线加超高后误差不大于5mm。 4、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 5、方向:弯道半径符合要求,并在曲线段加设轨距拉杆。 6、轨缝:井下不大于5mm,无三处以上瞎缝。 7、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8、捣固:道碴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道碴面距轨枕上面应为轨枕高度的1/3。 9、轨枕标准统一,轨道两端必需设置轨枕,轨枕中距端头200250mm。 10、严格按中腰线铺设,确保安全间隙符合设计和规定。 11、枕木要垂直于轨道,两侧外露长度要保持全都。 12、托绳轮数量齐全、转动敏捷,间距不大于15米

9、,钢丝绳不磨轨枕及扣件。 13、上变坡点必需使用整体罗锅道,下变坡点必需使用整体踏弯道。 七、气动道岔铺设标准 1、巷道内全部道岔均采用zjc-127型矿用气动道岔掌握器掌握。主要技术指标: 2、动力气源压力范围:0.4mpa 3、额定推力:50kg。 4、气缸润滑方式:油雾润滑。 5、维护留意事项: 1)定期检查管路连接接头是否漏气,发觉应准时处理; 2)准时清理道岔上的浮尘,防止道岔不能合拢; 3)准时手动排空过滤器中的积水,使液面不超过最高液面标志,定时清理过滤器; 4)定期检查油雾化器的油位高度,发觉油液不足时准时添加汽轮机油,使油液保持在上下限之间。 6、全部气动道岔必需从外向里依次

10、按顺序在操作掌握箱体上进行编号并挂牌管理(注明编号、使用地点、安装时间、责任人等)。 八、气动道岔安装 1、操作掌握箱固定位置依据现场状况而定,要固定在支护完好便于操作的安全地点,操作人员要能观看到道岔的开闭状况。 2、操作掌握箱的下端距底板的高度要不低于1.5米(特别状况下除外),不得阻碍行人。 3、气缸箱的固定箱体由坑代科统一加工,底座用水泥固定,气缸箱与底座间装配要牢固。 4、轨枕的铺设不得影响气缸箱的安装和气缸活塞的伸缩。 5、装配好的气缸箱底座,要保证平直,气缸拨叉与轨道拉条对齐,道岔拉杆必需挖沟槽并浇筑。拉条不得磨轨道底。 6、胶管吊挂要横平竖直,布置合理无交叉,不得漏风,落地胶管

11、必需穿软风管防护,风源要有掌握阀便于检修维护。 7、安装好后,要保证尖轨与基本轨要密贴,打开后尖轨的开程要保证在80mm-110mm之间。 8、气缸和拉杆严禁浸泡在水中,以防缩短其使用寿命。 9、气缸的活塞要确保伸缩敏捷并能全部收回,并定期涂油,防止气缸活塞锈蚀。 10、气缸箱的固定箱体安装好后,用防锈漆加以防腐。 11、操作掌握箱要上墙固定牢固,不得歪斜,并贴标志牌。 12、气动道岔安装好后,要从外向里依次按顺序在箱体上进行编号并挂牌管理。(注明编号、使用地点、安装时间、责任人等)。 13、对安装的气动道岔,要建立台帐,保存备查。 14、气动道岔在安装好后2天内提出申请,由安监处机运科组织人

12、员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毕。 九、气动保险档安装 1、操作掌握箱要固定在躲避硐室或打点硐室内,固定位置依据现场状况而定,要便于人员操作的安全地点,且操作人员能观看到保险档的打开与关闭状况。 2、胶管吊挂要横平竖直,布置合理美观无交叉,不得漏风,风源要有掌握阀便于检修维护。 3、保险档中心与轨道中心、气缸伸缩方向要保持一条直线,不得歪斜。 4、气缸要牢靠地固定在巷道顶板上,气缸的活塞要确保伸缩敏捷,并定期涂油,防止气缸活塞淋水或受潮锈蚀。 5、保险档、气缸与钢丝绳的连接处要用绳卡固定,绳卡不得少于2副,钢丝绳的使用长度依据现场状况而定,打开、关闭都要保持处于拉紧状态;钢丝

13、绳规格使用9.3mm及以下,依据现场实际状况而定。 6、保险档的牵引钢丝绳要定期涂油并不得摩擦巷道,钢丝绳的拐弯处必需使用滑轮导向。 7、保险档打开后,下边缘距轨面高度要保证车辆能正常通过;保险档落下后,其下边缘距轨面高度不得大于300mm。 十、交岔点支护管理 1、井下全部三、四岔门必需实行挂牌编号管理,并明确单位及责任人。 2、三、四岔门使用单位必需坚持日常巡查制度并建立巡查台帐,职能科室必需定期检查台账,安监处组织职能科室对全矿主要巷道三四岔门隐患排查,并建立台账,发觉的隐患下发隐患通知书限期相关单位准时整改。 3、三、四岔门及巷道顶板压力较大巷道必需按要求采取加固措施。 4、全部三、四

14、岔门修护,只允许单茬施工,施工地点必需预备足够的木料及撞楔。 十一、煤矿井下生产安全紧急状况停产撤人规定 一、煤矿发生下列状况时现场作业人员必需马上停止生产,撤出受威逼区域: (一)发生瓦斯、煤尘、水灾、火灾事故。 (二)作业地点发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征兆。 (三)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和钻孔施工处ch4浓度达到1.0%;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采区回风流中ch4浓度达到1.0%(ch4传感器、便携仪、光学瓦斯检测仪三者不全都时取最大值);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和钻孔施工处co2浓度达到1.5%。 (四)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同一采区和相邻采区有两个及以上瓦斯传感器报警或显示负值。 (五)矿井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正常通风。 (六)发生明火,现场火势不能掌握;出现自然发火征兆。 (七)采掘作业时,发觉有透水征兆,或涌水量出现突增等异常状况;存在陷落柱突水威逼的煤矿,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