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人民版(共5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4447496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人民版(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人民版(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人民版(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人民版(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人民版(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人民版(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设计-人民版(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学时间】【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尝试通过短短的十几年的迅速发展来了解今天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过程与方法: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或互联网发展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报刊发展的状况,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逐渐改善,推动了中国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今天中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的面对网络的诱惑。【重点和难点】重点:报刊、影视发展的状况。 难点: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对互联网的影响。【高考动向】以我国近

2、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历程。知道了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除此之外,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一课。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邸报是官方主办的报纸,其主要内容是发布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室的动态,以及封建王府官员的升迁罢黜、任免、赏罚等方面的消息

3、。此种报纸只在宫廷和官邸中流传,还算不上是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就其形式、内容、宗旨、阅读对象来说,都与近代报纸不甚相同,广告信息也未通过报纸这个媒介传播。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西方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3、过程:(1)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4、,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被称为“中国的泰晤士报”、“中国的纽约时报”。(3)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新青年分别是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起思想启蒙作用。(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成为宣传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6)改革开放后,报刊业恢复生机,各种专业性报刊雨后春笋般出现。4、通俗性报刊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

5、、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2)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3)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6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4)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5)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2、电影:(1)发展: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使电影进入实用阶段;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8月,上海徐园

6、“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具有真、奇、活等特点;1905年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部自摄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诞生;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超过以前。(2)优秀影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抗战结束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3)发展特点:电影在中国的放映

7、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3、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发展过程: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原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进步;节目丰富,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3)现状(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原因:当今社

8、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2、出现:(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1969年,美国建成互联网,90年代以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1993年,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 (2)互联网被称为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外的“第四媒体”。3、互联网应用的事例:如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4、影响:(1)加快信息传递,开阔视野,提高生活质量和效率,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学习方式、生产、娱乐等方面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2)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如网络犯罪,垃圾邮件,沉迷于网络致使人际关系淡漠等。【小结】1大众传媒的五大种类:报刊、电影、电视和互

9、联网,前三者在近代旧中国兴起;后两者在新中国成立后兴起。2记住:几个第一。 3比较中外发展的差距。答案:1D2D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国人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日本不利,而对中国有利,可以和日本一战,这说明当时国人盲目自信的心态,故D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历史史实。3D 解析:考查媒体的监督作用。越来越多的官员的丑闻以及其它政治相关问题通过媒体披露,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4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题干信息“中华民国十年纪念”分析,应为1922年,中华书局创办于1912年,B项中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是从1912年至1919年,不符合题干。图上有“阴历”“阳历”字样,

10、因此C项正确。从图上“大赠品”字样分析,有吸引顾客的目的,因此具有广告性质。5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可知是对报纸功能的描述。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郑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出生于在十九世纪中期,根据题干中“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的描述,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应选B项。C项在二十世纪初期出现,电话不满足“知天下之事”的描述。6C 解析:本题“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分别是在1913年、19141918年、1919年、1924年。判断各选项的时期,本题选C项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政府统治在1

11、912-1927年。A项清王朝结束于1912年;B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开始于1927年,结束于1949年;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开始于1912年1月1日,结束于同年3月12日。7D 解析: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A项可选;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B项可能;淮扬菜是江苏菜系的代表,C项可选;1928年后,地方广播电台纷纷出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张自忠将军于1940年5月牺牲于枣宜会战中,比周启多迟。D项不可能。8B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定军山是京剧,同时又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用西方电影形式来呈现,显然是中西合璧。9B10D 解

12、析:材料是1936年卡尔登影剧院在申报上刊登的一则由姜曦主演的电影年年明月夜的广告,另申报创办于1872年,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据此本题第项说法错误;第项说法与实际不符,说法正确。11D 解析:本题考察近代生活变迁。开阔民众视野、引导民众关注国事、启迪民众,解放思想、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都是近代报刊的影响,故选D。12A 解析:根据引文“不能告之君”可知,创办报刊的目的是加强君民联系,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A由资产阶级维新派,符合题意要求。B由资产阶级革命派,C由中国共产党,D由资产阶级激进派。13A 解

13、析:注意材料中的“说话腔调”这一关键词,能做到这一点的媒体只有电视和广播,故选A。育星教育网 a.学生通过探究南昌起义的原因、了解南昌起义的概况,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b.学生通过第二节目土地革命(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容的学习,正确理解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比较分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c.学生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概况,正确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a.学生通过

14、分组课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搜集成果,锻炼查阅、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b.学生通过课堂问题的探究,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方法。c.学生通过课堂历史情景的熏陶与引导,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学生通过中共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南昌起义、总结城市中心论的失败教训,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学习,培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b.学生通过红军长征概况的学习,感悟长征精神,培养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胆略,加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意识,从而突出体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

15、会创造这一素质教育新理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2教学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三、教学过程:导入:背景音乐四渡赤水出奇兵【师】同学们,刚刚大家欣赏了一曲红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歌曲描绘的是中国红军长征的情况地球上的红飘带。今天,老师也将带领大家走一段红色之旅。今天我们的红色之旅从江西南昌说起。这段历史讲述的是1927-1937年间的历史。国共双方的十年对峙,是两个政党的对峙,是两支军队的对峙,是两块地区的对峙,是两个政府的对峙,更是两个阶级的对峙,【师】让我们走进江西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互动1:同学甲展讲预习案(1)南昌起义。【师】探究一: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来给以蒋介石为首的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以有力反击,高举起中国革命斗争鲜明的军帜,坚决进行武装斗争。分析1、“叛变”:国民党1924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启示:【师】史料:南昌起义之后,军队往哪里去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