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14424449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化学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化学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化学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化学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化学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化学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蛋白质1.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2.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级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次序以及多肽链内或链间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维系一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肽键二级结构: 肽链主链折叠产生的有规章的几何走向;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形式有- 螺旋、- 折叠、 - 转角和无规章卷曲;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作用力:氢键三级结构: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肽链的不同区段的侧链基团相互作用在空间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包括主链和侧链构象在内的特点三维结构;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力主要有氢键、疏水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特别是疏水键; 四级结构: 由多条各自具有一、二、三级结构的肽链

2、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起来的结构形式;维护亚基之间的化学键主要是疏水力;其次章 酶1. 酶的催化作用特性: 高效性;挑选性;条件温顺;酶活力可调剂掌握;酶催化作用的挑选性表现在: 反应专一性;底物专一性;立体化学专一性;2. 酶的组成可以分为两类: 单纯蛋白酶和结合蛋白酶;结合蛋白酶分为酶蛋白和帮助成分(辅酶和金属离子)3. 常见的辅酶: NAD+、NADP、+ FAD、FMN、辅酶 ACoA)、四氢叶酸 FH4 或 THFA、焦磷酸硫胺素 TPP、磷酸吡哆素、生物素、维生素B12 辅酶、硫辛酸、辅酶 QCoQ4. 酶的活性部位或活性中心包括: 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结合部位打算酶的专一性;催化部位打

3、算酶所催化反应的性质5. 酶作用专一性的机制: 锁钥学说、 “三点结合”的催化理论、诱导契合学说第三章 核酸2. 核苷酸的衍生物: ATP 腺嘌呤核糖核苷三磷酸 、 GTP 鸟嘌呤核糖核苷三磷酸 ;ATP中磷酸键水解能高的分子结构特点:静电效应和共振稳固因素3.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DNA分子由两条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螺旋横截面的直径为 2nm,每条链相邻碱基平面间隔为 0.34nm,每 10 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螺距为 3.4nm两条 DNA链相互结合以及形成双螺旋的力是链间的碱基对所形成的氢键维护这种稳固性的因素:

4、两条 DNA链之间形成的氢键4. RNA的分类及各自的结构特点与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中的主要功能;1、mRNA(1) mRNA 的尾结构: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 在 3端有一段长约 200 个核苷酸的 polyA,称为“尾结构” ;与 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转移,mRNA 的半衰期有关新和成的mRNA 的“尾结构”较长;(2) mRNA 的“帽结构” :真核细胞 mRNA5末端有一个甲基化的鸟苷酸称为“帽结构”;爱护mRNA 免受核酸酶从 5末端开头对它的水解,并且在翻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rRNArRNA 的功能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关;很多 rRNA 的一级结构及由一级结构推导出来

5、的二级结构都已阐明;3、tRNA(1) tRNA 的一级结构: tRNA 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翻译氨基酸信息,并将相应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核蛋白体的作用;(2) tRNA 的二级结构: tRNA 的二级结构都呈“三叶草”状;可参加立体结构的形成以及与其他R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3) tRNA 的三级结构:维护稳固中起重要作用;第四章 相互作用与分子识别1.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类型: 共价键和非共价键非共价键 包括离子键、离子 - 偶极和偶极 - 偶极的相互作用、氢键、电荷转移、疏水性相互作用、范德华力、螯合作用等;第六章 化学物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1. 蛋白质沉淀作用的类型: 可逆沉淀、不

6、行逆沉淀、抗体 - 抗原沉淀2. 沉淀剂的类型: 无机物沉淀、等电点沉淀、有机物沉淀、聚合物沉淀3. 蛋白质不行逆失活的化学因素: 强酸和强碱、氧化剂、去污剂和表面活性剂、变性剂、重金属离子和巯基试剂第七章 化学物质与酶的相互作用1. 抑制剂作用的方式不同,酶的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和不行逆两种类型;可逆抑制分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与底物对酶的结合有竞争作用,相互排斥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不影响酶 - 底物结合,底物也不影响酶 - 抑制剂的结合, S和 I 都可可逆独立地结合于酶的不同部位,并且ESI 为端点复合物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不能与自由酶结合,而只能与ES可逆结合生成不能分

7、解成产物的EIS混合性抑制作用: S和 E或 EI 都能够结合, I 也可和 E或 ES结合,但亲和力都不相等,说明 S和 I 对酶的结合互有影响第八章化学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1. 基因突变的类型: 碱基置换、移码、大段损耗2. 小分子药物与 DNA的相互作用: 共价结合、非共价结合和剪切作用第九章 无机物质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1. 无机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共价配位作用、静电作用、嵌插作用、断裂作用第十章生物氧化1. 线粒体呼吸链的的电子传递过程:答: 1.NADH O2电子从 NADH 传递到 O2 是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的一条主要途径;这条途径包括三大大的蛋白质复合物和两个电子载体;N

8、ADH(仍原型辅酶) :NADH 所携带的高能电子是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电子供体之一;三个大的蛋白质复合物:( 1) NADH-泛醌仍原酶:它的作用是催化 NADH 的氧化脱氢以及 Q 的仍原;( 2)泛醌 -细胞色素 C 仍原酶 :其作用是催化仍原型QH2 的氧化和细胞色素 c 的仍原;( 3)细胞色素c 氧化酶: 可以直接以O2 为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子中的铜离子可以发生一价铜离子到二价铜离子互变,将细胞色素c 所携带的电子传递给O2.两个电子载体:( 1)泛醌或辅酶Q: Q 很简洁接受电子和质子,仍原成QH2; QH2 也很简洁给出电子和质子,重新氧化成 Q 因此,它在线粒体呼吸链

9、中作为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 2)细胞色素 C:它是电子传递链中一个独立的蛋白质电子载体位于线粒体内膜外表,属于膜周蛋白,易溶于水,细胞色素c 是通过三价铁离子和二价铁离子的互变起传递电子的中间体作用;2. 琥珀酸 O2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的另一条主要途径是从琥珀酸传递到氧气;琥珀酸是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它在琥珀酸仍原酶 -Q 催化下,将两个高能电子传递给Q;再通过 QH2-cyt.c 仍原酶、 cyt.c 和 cyt.c 氧化酶将电子传递到氧气;2. ATP 合成偶联机制的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观点; 线粒体内膜的电子传递链是一个质子泵 在电子传递链中,电子由高能状态传递到低能状态时释

10、放出来的能量,用于驱动膜内侧的 H+迁移到膜外侧从而产生了跨膜质子梯度和电位梯度 在膜内外势能差的驱动下,膜外高能质子沿一个特别通道回到膜内侧,这个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直接驱动 ADP和磷酸合成 ATP第十一章生物代谢一、简述糖分解代谢的主要过程答: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分两步进行(1) 糖酵解;葡萄糖丙酮酸;此反应过程一般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又称无氧分解;(2)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CO2+H2O;此氧化过程是通过柠檬酸等几种三元羧酸的循环反应来完成的;由于分子氧是此系列分子反应的最终受氢体,所以又称为有氧分解;一、 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的三种酶和六种辅因子答: 三种酶:丙酮酸脱羧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

11、移酶E2 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六种辅因子: TTP、硫辛酸、 FAD、NAD+、CoA 和 Mg2+一、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答:光反应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反应,即植物的叶绿素吸取光能进行光化学反应,使水分子活化分裂出 O2,、氢离子和释放出电子,并产生NADPH 和 ATP;暗反应为酶促反应,由光反应产生的NADPH 在 ATP供应能量的情形下,是CO2 仍原成简洁的糖类的反应;2. 光反应过程质子和电子的传递过程 P2633.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的脱氨基方式包括:氧化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在 L- 氨基酸氧化酶催化下,脱氢形成亚氨基酸,后者再通过加水水解生成- 酮酸和氨; 转氨基作用

12、: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氨基酸分子中的 - 氨基转移到 - 酮酸的酮基上,使酮酸转变成相应的氨基酸,而原先的氨基酸就失去氨基形成相应的酮酸; 联合脱氨基作用: 实际上是氧化脱氨基和转氨基联合作用的脱氨基方式;4. 核苷酸的合成途径: 补救合成途径和从头合成途径第十二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一、中心法就答:复制:以原先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分子的过程转录:生物的遗传信息从DNA 传递给 mRNA 的过程翻译:依据 mRNA 链上的遗传信息合成出具有特定的具有氨基酸次序的蛋白质肽链的过程;逆转录:在某些情形下RNA 也能作为遗传信息的基本携带者一、DNA 复制的特点答: 1、DNA 的半保留

13、复制 ( 1)在复制开头阶段, DNA 的双螺旋拆分成两条单链;(2)以 DNA 单链为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就,在DNA 聚合酶催化下,合成与模板DNA 完全互补的新链,并形成一个新的DNA 分子;( 3)通过 DNA 复制形成的新的DNA 分子,与原先的DNA 分子完全相同,一条来自亲代,一条是新合成的,所以又称半保留复制;2、DNA 的不连续复制答:由于 DNA 聚合酶只能催化5 3方向的新生链合成;以复制叉向前移动的方向为标准,一条模板链是 3 5 走向,在其上DNA能以 5 3方向连续合成,另一条模板链是5 3走向,在其上DNA也是从 5 3方向合成,但是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14、,形成很多不连续片段,最终练成一条完整的 DNA链3. DNA 聚合反应的特点以单链 DNA为模板 ; 以 dNTP为原料 ; 引物供应 3-OH;聚合方向为 5 3; 遵守碱基互补规律;4. DNA复制过程有关的酶: DNA聚合酶、 DNA连接酶、拓扑异构酶及解螺旋酶等5. DNA损耗后修复的方式: 光复活修复、碱基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和重组修复6. DNA指导下的 RNA的合成;7. 蛋白质的合成;复习1. 简述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特点;(第一章)2. 简洁介绍常见辅酶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其次章)3. 简述酶催化作用的机制;(其次章)4. 简述核酸的结构特点;(第三章)5. 简述糖蛋白的生物合成过程;(第四章)6. 简述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类型;(第五章)7. 简述化学物质对蛋白质的沉淀作用;(第六章)8. 简述化学物质对酶所起可逆抑制作用的类型;(第七章)9. 简述对酶所起激活作用的激活剂的类型与激活原理;(第七章)10. 简述小分子药物与相互作用的方式;(第八章)11. 无机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方式有哪些?(第九章)12. 简述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过程;(第十章)13. 简述糖分解代谢的主要过程;(第十一章)14. 简述光合作用合成糖的过程;(第十一章)15. DNA 复制的特点;(第十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