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第二章复习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14424397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第二章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第二章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年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第二章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年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第二章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年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第二章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第二章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化学自然界中的水第二章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在电解水的试验中,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这种气体是; 另 一 只 玻 璃 管 内 的 气 体 能, 这 种 气 体 叫; 两 种 气 体 的 体 积 比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这 个 实 验 说 明 水是由组成的;答案:支持燃烧氧气燃烧氢气1 2水氢气氧气氢、氧两种元素2 对于饮用水而言,净化的目的是,;一些地区的自然水,常溶有 较 多, 这 种 水 叫 做 硬 水 , 长 期 饮 用 硬 水 对 人体;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的方法;答案:去除固体杂质消毒杀菌钙镁物质健康不利加肥皂水3 浑水中加入,搅拌静止一段时间,泥沙就沉淀下来,然后用方法,可以除去泥沙;答案

2、:明矾过滤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观看到发出色火焰,并放出,在火焰上罩 一 个 干 冷 的 烧 杯 , 可 以 看 到 有生 成 , 反 应 的 文 字 表 达 式为;答案:淡蓝热量水雾氢气氧气水1鉴别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可以CA测密度B分别倒人石灰水C分别用点燃的木条检验D 分别倒入紫色石蕊试液2造成水污染的主要缘由是B鱼虾大量繁衍工厂排放废水泥石流爆发生活污水排放农业上过量使用化肥、农药ABCD 3以下表达中,两句话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C A水通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水是由这两种气体组成 B氢气具有可燃性,氮气一般不行燃也不助燃 C冰山总是漂浮在海面上,冰的密度总是小于水的密度 D有些在

3、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可以在氧气中燃烧,氧气的助燃性大于空气4以下说法错误选项C A河水是混合物,矿泉水也是混合物 B湿衣服在太阳下易干,由于水受热蒸发速度加快,易发散到空气中 C凡澄清无色透亮的水都是纯洁的水 D地球表面被水掩盖,水是生命之源泉 5以下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选项C A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长期饮用纯洁水,有益于身体健康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D这种纯洁水肯定纯洁,其中不含任何物质6某同学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但试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 21;针对这一发觉,你认为以下做法中不行取的是BA反复多次试验查找缘由 B试验所得数值与理论值相差

4、不大,可以认为试验已胜利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试验装置是否漏气 7锅炉里的水不能用硬水,由于硬水C A溶有较多含铁物质B溶有较多含氯物质C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D 溶有较多含钠物质8以下说法中错误选项A A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洁物D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9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水汽化B 水结冰C 水沸腾D 水分解10自来水是把江、河里的水引入水厂,经过、处理后的水,蒸馏水是由得到的比较纯洁的水;答案

5、:沉降消毒蒸馏 11地球上的水虽然储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随着经济进展、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答案:四分之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12. 依据课本第48 页水的分解试验,回答以下问题:两电极上都有冒出,连接电源 负 极 产 生 的 气 体 可 能 是, 连 接 电 源 正 极 产 生 的 气 体 能 使 带 火 星 的 木条,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的倍;试验结论:水电解生成和;水是由和组成的;答案:气泡氢气复燃2氢气和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13. 调查明白自来水生产过程,其中主

6、要采纳的净水方法有哪些.答案:沉降、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14现有两瓶液体,一瓶为蒸馏水,一瓶为硬水,如何将它们区分开来 .14. 现有两瓶液体,一瓶为蒸馏水,一瓶为硬水,如何将它们区分开来?答案:将两种液体分别加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如泡沫多的就为蒸馏水,如泡沫少、有白色固体产生的就为硬水; 15现有四只储气瓶,分别装有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最简洁的方法将四种气体鉴别开来;答案:分别用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伸入集气瓶中,如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显现的是二氧化碳;再分别将点燃的木条置于三只集气瓶中,如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如木条燃烧不变的是空气,如木条熄灭的是氮气; 16氢

7、气是将来抱负的能源;水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物质,用水生产大量氢气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这一转化过程又需要大量能源;请你为这一转化过程供应既经济又不污染的抱负的三种能源 或方法 ;答案:太阳能风能潮汐能1. 硬水中溶解有较多的()A. 钠的化合物B.镁的化合物C.铝的化合物D.钙的化合物2. 以下操作与净化水无关的是()A.过滤B.吸附C.蒸馏D.电解3. 过滤操作中用不到的仪器是()A. 漏斗B.烧杯C.玻璃棒D.量筒4.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B.水能溶解全部的物质C.无色透亮的液体都纯洁D. 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5. 以下有关水的表达正确选项()A.

8、 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人类仍面临着水危机;B. 被污染的水经过滤,就可饮用C.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液体是水D. 鱼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含有氧元素6. 北京在申办 20XX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 20XX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以下做法不行取的是()A. 关闭化工企业B.用自然气逐步取代燃煤C. 提高污水处理率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7. 以下表达不正确选项()A. 工农业生产使用了被污染的水,经常会降低产品的质量B. 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杀菌,所以化工厂排放的含氯的水无毒,可以饮用C. 工业三废必需经过处理后排放,防止严峻污染水源D. 食用被

9、污染的水,会使人中毒,甚至会使人死亡8. 以下表达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 “超纯水”是不含其他任何物质的水B. 纯自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 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全部的动植物D.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对大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肯定要严加治理9. 海上遇险的水手,随着木排在海洋上漂流,用完了淡水,仍感到特别口渴,他应当()A. 喝海水B.吃海生动物得到水的补充C.赶快返航D.将海水蒸馏成淡水10. 由于爱护和利用不当,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引起社会危机的是()A.煤B.石油C.淡水D.金矿11. 水有三态 ,即、,它们的化学性质同”),物理性质 ;雨是态的水,霜是态的水;12. 自然界中我

10、们接触的水有海水,江河水,雨水,自来水, (填“相同”或“不矿泉水,蒸馏水等;从科学与经济的角度看,请你挑选各相关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水产养殖用 ( 2)浇灌农田用 (3)洗衣、洗浴用 ( 4)做饭菜用 ( 5)日常饮用的 ( 6)医疗注射用 13. 以下做法有利于爱护江河水资源的是 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向江河排放;不答应在江河边建造垃圾站;在河岸种植树木并严禁乱砍乱伐;船上垃圾集中处理14.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15.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要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常用的方法是 ;16.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水是混合物;17. 装满一瓶水的塑料

11、瓶放入冰箱,等水结冰后,塑料瓶膨胀了;18. 由于水中含有氧元素,所以水生动植物能在水中获得氧气;19. 用蒸馏法淡化海水,必需对海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海水中的细菌、二氧化碳、氧气、泥沙、悬浮物和可溶性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等;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是用硫酸来除去;试说明图中 A E 各步骤的作用;1、 BD2 、 D 3 、D 4 、A 5 、A 6 、A7、B8 、 CD9 、B10 、 C11、固态 液态 气态 相同 相同 液 固12、( 1) ( 2) ( 3) ( 4) ( 5)(6) 13 、14、氧元素氮元素 15 、蒸发16、这种说法不对;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

12、以水是纯洁物;17 、水结冰时体积增大; 18、水生动植物能在水中呼吸是由于水中溶有氧气;19、A 除去泥沙B 除去悬浮物C 除去细菌D 除去可溶性碳酸盐和碳酸氢盐E 除去二氧化碳和氧气24、( 1)向容积为 250 mL 的细颈玻璃仪器 A 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 红 墨 水 , 一 段 时 间 后 , A 中 的 现 象 是说 明( 2)连续向 A 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 A 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 2 次;静置一段时间后, A中的现象为 说明.仪器 A 细颈部的作用是 25、在农村人们经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 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溶于水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