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302457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 研究静脉溶栓(IVC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木院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IVCT)治疗,给予 患者尿激酶150万2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 完成,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要观察的指标有冠脉再通率、病 死率以及心功能等。结果45例中29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4. 44%,胸 痛缓解消失37例,死亡2例,死亡率4. 44%例,心功能较治疗前有较 大改善。45例中有10例(22. 2%)出现轻度出血,未见重度出血及低 血压或过敏反应。结论 静脉溶栓是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且有效的 方法,能够

2、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死亡率,改善心功能。【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急性心肌梗死(AMT)是心内科疾病的重症之一,乂称为心肌缺血 性坏死1。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剧增,AMI的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2。 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方法,特别是静脉溶栓治疗在基 层医院抢救AMI中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静脉溶栓治疗操作简便、 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于2012年2月至 2013年5月间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在本院确诊的45例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些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公布的急性心肌梗

3、死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男 26例,女19例,年龄3576岁。按照心肌梗的分布部位不同,心急梗 死患者类型可分为:前壁心肌梗死13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2例,下 壁心肌梗死15例,前间壁+右室心肌梗死5例。1. 2研究方法 对AMT患者入院后马上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镇 静与止痛等常规治疗方法,迅速准确问诊,体检与ECG检查,准确确 定血栓的位置。静脉溶栓前需要急查凝血、血常规,根据检查结果统计 血小板数,估算出凝血时间和纤维蛋白量。根据以上结果与溶栓标准核 对,符合溶栓标准后,给患者服用阿司兀林、氯毗格雷等药物。采用国 产尿激酶150万2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

4、完成, 持续血压在120/80 mmHg左右,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1. 3血管再通判断标准 在开始溶栓2 h以内,心电图的ST段回 降率大于50%,23 h内下降率大于30%50%者,可为延展性再通。在2 h内,胸痛缓解或消失。16 h内血清肌酸激酶到达峰值。2 h 内再灌注心律失常。存在2项(只有、两项时不能定为再通)或2项 以上者判定为再通。2结果45例中29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4.44% (29/45);胸痛缓解消失 37例,占82.22% (37/45);死亡2例,死亡率4.44% (2/45);发生再 灌心律失常33例;在发病后1017 h后,CK峰值前移者20例;2 h内 S

5、T段回降率50%者32例。11例患者R波有,Q波形成且溶栓后ST段 在612 h以内下降50%。心功能等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45例中有10例(22. 2%)出现轻度出血,未见重度出血及低血压或过敏反应。3讨论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方法,一般来说该治疗方案的 疗效与患者治疗时间密切相关,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3。然而由于多 方面原因的限制,会延误确诊时间,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这些限制因 素包括来医院晚于6 h;心电图波动路径与己有标准不相符合;患者的年 龄在70岁以上,行动及其手术不便等都会使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能 完全符合溶栓标准。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以最快速的方法进行鉴 别,并

6、采取最适合患者病情及其年龄阶段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加 有效治疗患者并降低患者死亡率。具体的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与急性 心肌梗死病情方面有关的教育。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便利通道, 减少各个医疗环节,以便患者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接受治疗。提高急性 心肌梗死诊断的精确性,包括更新硬件设备(进行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 与提高软件实力(对冇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知识 的培训)。最好在急诊科内实施溶栓治疗等,努力使更多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受益,患者治疗过程及其治疗后要进行细心周到的医疗护理。本研 究显示45例中29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4. 44%,死亡2例。这2例 死亡病例都是年龄较大

7、者,而且都是由于心脏破裂和心力衰竭致死。这 说明静脉溶栓是-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方法。静脉溶栓治疗的并发 症45例中有10例(22.2%)出现轻度出血,未见重度出血及低血压或 过敏反应,这也说明该方法具有安全性,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近 年來,我国普遍应用尿激酶作为静脉溶栓剂。尿激酶是由人肾脏合成的-种蛋白水解酶,在人的尿液中应用基因技术手段制取。研究表明尿激 酶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能够极大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水平4 o参考文献1 黄明玉,邓行爱.急性心梗溶栓治疗观察及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 报,1999 (6): 341.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整理全国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研 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 24 (5): 323.3 梁雪玲.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 5 (9): 233-2344 王超洪,孙志国,张琼,等.syngo NATIVE无对比剂MR血管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2010, 1 (3): 214-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