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4302429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论水稻机械化栽植发展的对策 周海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生产是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机械化生产是现代稻作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水稻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机械化生产是现代稻作技术对水稻机械化栽植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为机械化生产的现代稻作技术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实现机械化生产,以及现代稻作技术的快速稳步发展。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在我国北方水稻栽培面积中,占有比例非常少,仅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13%左右。我国北方稻区水稻的品种基本为粳稻,北方稻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保障我国口粮供给程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北方地理位置和天气条件的原因,北方稻区的水稻栽植主要以移栽为主

2、。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稻机插秧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本文通过探讨北方稻区机插秧技术,对于提升我国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北方稻区的特点我国北方水稻一般是指黄河以北的单季稻作区,这个稻区的水稻为一年一熟地区,水稻产区主要分布为平原,这个地区的经济条件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我国北方稻区的水稻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三省:也就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其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北方水稻的90%左右。水稻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占全世界农业作物种植面积的1/3,为人类提供40%的热能。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总数将突破80亿大关,这样的情况下对粮食的需

3、求量就会大增,而且到时候,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将达到40亿。我国的北方稻区相对于南方稻区,具有独特的条件。首先,我北方地区的气温相对南方普遍偏低,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时间短,因此对于水稻的积温少,而且前期升温速度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低温冷害多,水稻生长期长,北方的4月到9月为水稻生长期,10月到次年4月北方的大多数土壤处于冻结状态,最低温度能够达到20-30。其次,北方水稻生长期间的日照时间相对于南方比较长,一般在14 h以上,光照充足,同时水稻生育季节的昼夜温差大,适合优质稻米生产。二、北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从水稻生产机械化利用程度方面做比较,北方水稻的稻区面积相对较大,北方的人均土

4、地面积较多,虽然北方地区的经济相对于南方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水稻的栽植机械化程度较高,特别是在机插秧技术方面。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北方稻区的水稻机插秧比例已经达到了37.7%,全国平均13%,这一比例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黑龙江省的水稻机插秧比例已经达到了58%,已经处于了我国的领先水平。我国的北方的水稻研究所首创的水稻机械化主要为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这个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与北方稻区的特点相结合,能够发挥出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的优点,由于北方稻区的种植面积比较大,利用机械化的栽植技术便于水稻机插,而且机械作业效率高。其主要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采用钵形

5、秧苗和毯状秧苗相结合。第二,精量定位播种。第三,采用定位定量按钵取秧机插水稻。第四,为了实现机插的高产高效,机械化的水稻栽植技术比普通机插秧技术能够增产5%到10%。表一为我国北方水稻种植区的机械化栽植技术分析。结束语水稻机械化栽植是实现水稻培育种植产量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良性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中水稻产量影响,能够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但是,目前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工作遇到了诸多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因此,目前我国北方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发展和国家进步。(作者单位:150614黑龙江省尚志市乌吉密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