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探讨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4300056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与管理探讨 范虹莱芜市莱城区三面环山,在汶河源头,没有任何客水来源,水资源短缺,解决群众农业灌溉条件,加强水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是我区面临的重大问题。2013年是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攻坚之年,加快重点县工程建设,将全面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促进莱城区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有效提升全区可持续发展能力。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按照山东省关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通知精神,为了切实达到以“工程措施、用水协会、水价改革、科学用水”为目标的“四位一体”精品工程建设标准,结合我区实际,我们编制完成了2012-2014年莱城区小型农田

2、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和2013年度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确保建设精品工程。2.精心组织,科学调度,严格把关2.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以区长为总指挥,财政、水利、审计、国土、农业、节能、环保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指挥部,同时抽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建设处,负责全区重点县工程的建设管理,项目区落地单位成立协调机构,具体负责协调清障等工作。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深入工程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分管领导靠上抓,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工地调研指导。2.2锁定目标,周密实施在工程建设中,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严

3、格按照工程的标准规范施工,对工程监理、施工、材料进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了技术硬、信誉高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为做到内在质量经得起时间检验,外观质量经得起群众点评,在项目实施时,专门抽调6名技术骨干成立技术及质量保障小组,分组驻扎工地,对施工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监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好施工进度、质量等各个关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建立起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控制的工程质量体系。定期组织参建各方召开工程调度会,要求各施工企业倒排工期,强化时间节点,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按期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建设任务。2.3规范制度,细化管理区财政局、区水务局联合出台了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资

4、金管理办法,建立了预算批准、工程招标控制价评审、报账提款、工程决算审计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严把材料进场关,所有原材料进场时,必须附有产品检验报告或验收检验报告,施工过程中,实行4级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程质量,打造优质、廉政和安全工程。2.4强力宣传,广泛发动为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真正让农民成为政策的明白者,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莱城区利用简报、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同时在显要位置公示项目建设内容、工程规模、效益及运行管理等信息,竖立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公示牌,在各种建筑物上粘贴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标志牌,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

5、群众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的重要性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为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3.加强建后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农村灌溉管护机制。工程完成后,在确定产权后将工程移交,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每个项目区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了灌溉用水户协会,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用、管问题,同时,各用水户协会在相关业务部门的帮助下,均核定了自己的用水水价,让农户成为管理主体,切实落实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使建成后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使项目区老百姓长久受益。4.结语莱芜市莱城区重点县建设项目完成后新增灌溉面积0.1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0.4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4万亩,新增节水能力242.9万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5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631.23万元,项目区受益农民年人均增收214元。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建设,项目区能基本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加强。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