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探究近况摘要介绍近2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方法和疗 效,并对其治疗前景进行探讨资料表明,针灸治疗中风失 语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针灸中风失语症中风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约1/3以上中风患者存在不 同程度失语,这提示我们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必须对中风 失语症的治疗予以足够的重视中风失语症是因为大脑半球 器质性损害导致的语言接收、理解和组织表达等能力的丧失 或受损等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近10年来,有关针灸治 疗中风失语症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并日趋成熟,现就近20 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文献予以综述1临床应用 1 . 1体针疗法丁氏采用醒神通窍法针刺治疗脑梗塞失语针刺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予以醒神通窍针刺法, 主穴用三阴交、通里、百会、廉泉,有效率达93.39% ,崔 氏针刺治疗中风失语,以风池、通里、金津、玉液为主穴, 再辨证配穴,神昏针水沟、内关,痰浊壅盛针丰隆,瘀血甚 针血海、肝俞,肝阳上亢针百会、太冲,气虚针中皖、足三 里,肾虚针肾俞、太溪针刺方法,金津、玉液二穴刺络放 血,风池穴进针方向向舌根部,进针深度1-1.5寸共治疗 63例,总有效率为88.9%o李氏以风府、哑门为主穴,配 廉泉、涌泉、通里,治疗脑出血所致失语症,并设对照组, 取廉泉、涌泉、通里,以观察风府、哑门穴的疗效。
结果治 疗组92.6%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的40%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 异石氏对醒脑开窍法与西医疗法对中风失语症的疗效进行 对比分析,主穴为内关、人中、三阴交结果表明,醒神开 窍法对言语功能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的 51%,两者对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谭氏用苍龟探穴法针刺廉泉穴治疗中风失语症96例,总有效率94.8%O晏氏以哑门穴为主穴,配廉泉、通里(患侧),舌体僵硬配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共治疗中风失语症60例,总 有效率为96.67%o魏氏采用太渊、太溪为主穴,配穴取上 廉泉、足三里,治疗中风失语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o 田氏以风池、通里、金津、玉液为主穴,再辨证配穴,神昏 针水沟、内关,痰浊壅盛针丰隆、膻中,瘀血甚针血海、肝 俞,肝阳上亢针百会、太冲,气虚针中院、足三里,肾虚针 肾俞、太溪,治疗中风失语症67例,总有效率89.55%o夏 氏以百会、水沟、哑门、金津、玉液为主穴,阳亢加风池、 太冲,痰盛加丰隆,血瘀加膈俞,阴虚加涌泉,治疗中风失 语症34例,总有效率为53%o李氏采用通关开窍法结合药 物及康复指导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失语症,并设立对照组取百会、水沟、廉泉、合谷、太冲、曲鬓、风池、通里穴治疗缺血性中风早期失语症,治疗30天后,观察组的疗效较 对照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1 . 2舌针疗法重点针刺舌体或周围穴位治疗中风失语症的I临床报道较多,且方法各异张氏将150例中风失语 症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观察,针刺组取“语门”穴,对照组采用扩血管药物对照观察4个疗程之后,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组田氏以廉泉、金津、玉液为主穴,通里、太溪、太冲为配穴 治疗中风失语症186例 有效率为82.56%O董氏取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隔2 H 1次,治疗中风失语130 例,总有效率为97.6%o赵氏用舌根梅花针点刺中风失语症31例,用利针刺舌根、支脉、增音,用毫针刺翳风、风府.扁桃穴,总有效率96.8%O李氏取单穴廉泉,采用合谷刺,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30例,总有效率为93%O王氏取金津、 玉液(轻症),海泉穴(重症)治疗中风失语症50例,总有效率 达96.7%刘氏选用长针深刺廉泉穴,疗效良好殷氏以采 用舌针、点舌给药法为治疗组,取廉泉、舌下穴(于舌系带两 侧舌下静脉外缘下),以对照组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 2个疗程后,治疗组98.9%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80%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李氏将82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取心穴、脾穴、肾俞,对照组取 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哑门、内关、通里。
经过2个疗程 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 ,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3头针疗法 靳氏采用颖三针、舌三针治疗中风失语症208例,总有效率为96.3%o韩氏针刺双侧语言一区, 并接通电针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6.15%o林 氏用林学俭新区的额5针、颖3针、运动前区、附加运动区 治疗中风失语症张氏取优势半球语言诸区,根据失语症的 类型选取相应的语言区完全性失语取语言I、II、 口语表达障碍为主取语言I、II区,以听理解障碍为主者,取 语言I、III区,经治疗后头针治疗组痊愈率45.45% ,总有效率为95.45%,头针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呈显著性差异冯氏等以头针为主治疗脑血管病失语症患者50例,头部取 言语一区、二区、三区,精神情感区,体针加百会、四神聪、 廉泉、增言,并在针刺后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后有效率为 78%o江氏以CT所示病灶在头皮的相应投射区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与传统头针治疗27例比较,治疗后CT定位组总有效率为86.67% ,传统头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2.96% ,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头针疗法(P<0.05)o刘氏采用电针头穴配合语言训练治疗 中风失语症,头部选位以胆经穴为主,取病灶附近穴位2〜4 穴,如率谷、本神、风池、百会等。
上肢取合谷、曲池、支 沟、通里,针刺得气后均将针柄接治疗仪(G6805)输岀电极, 正极接主穴,以脉冲电流进行刺激,频率100-200次/分, 留针30mino针刺后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 效率达到93.3%o1 . 4其他疗法刘氏用TC-IIIB型瘫痪治疗机,治疗中风失语20例,有 效率为100% ,优于丹参静滴组(P<0.05)o周氏针刺交感神 经治疗中风言语障碍患者174例,于甲状软骨两侧旁开1.5 寸进针,针尖直达颈椎横突前方,尽量使患者产生胀感或发 麻,同时出现面部发热、皮肤温度升高、汗出、脉搏加快等 交感神经兴奋反应,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o刘氏采用针刺 并普鲁卡因颈动脉注射,治疗中风失语35例,先针刺哑门、 风池、上廉泉、通里、中渚,次日行颈动脉药物注射用10% 的葡萄糖80ml加2%普鲁卡因10ml施颈动脉穿刺20滴/ min ,左侧瘫痪刺右侧,右侧瘫痪刺左侧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o王氏等采用中风回春膏(由参三七、丹皮、水 蛭、大黄、地龙、白芥子、麝香等30余味中药组成,制成面积为 4.5cmx4.5cm的布质膏药)贴敷在人迎穴(双侧),每贴用10 天,后停2-3天,更换新膏,连续贴药60天,并设中西药 治疗对照组。
治疗后,穴位贴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1)o2机制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机制目前尚未有定论,但就体针、舌针、头针而言,又各有其作用,体针针刺后,改善机体“内 蕴血瘀”的病理状态,疏经通络,改善病变部位气血不足的状 况,促使其语言功能恢复,达到治疗目的张氏认为直接针 刺舌体穴,可改变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原来的抑制状态,局部 刺激能够沟通回路,形成条件反射,对引起语言中枢变性的 细胞进行调节,对周围未受损的大脑皮质功能进行弥补和代 偿,从而改善语言功能何氏认为间接针刺舌体,刺激通过 舌咽、迷走、舌下神经反射传人延髓相应神经核,调节这些 神经的功能,并进一步投射到更高的中枢以至皮层,从而促 进构音、吞咽和舌肌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张氏认为头针直接 作用于神经中枢的机制包括:⑴通过帔质一丘脑一皮层” 的调节,使特异性传导系统和非特异性传导系统达到相互平 衡,重建语言活动的神经环路;(2)迅速建立脑血管侧支循环, 促进了损害部位的血流量增加,脑循环不全得到了改善;(3) 激活了语言中枢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增加了神经纤维的数 量,促进和加强脑功能3评述综上所述,中风失语症的针灸治疗方法具有以下特征:(1)治疗手段多样化,有体针.舌针、头针、电针、药物 贴敷等;(2)治疗上引进现代诊断技术,如CT定位,使治疗 更有针对性,提高了疗效;(3)治疗趋向综合化,体、舌、头针结合治疗,并配合言语训练,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现就 其问题探讨如下:3 . 1中风失语的诊断、命名欠标准化。
在作者所查阅的 文献报道中,中风失语症的诊断、命名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 标准范氏认为,中医所言中风失语症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1)失语,即不能言语;(2)语涩,即言语蹇涩;(3)舌强,相 当于现代医学之运动性失语、完全性失语,尚包括部分假性 球麻痹所致的声音嘶哑、言语模糊症状与现代医学意义上 的失语有显著区别因为中医中风失语的诊断、命名至今尚无统一标准从而造成很多文献报道中普遍存在混用、乱用或错用中西医中风失语病名的现象,并导致临床疗效评定的 混乱,使丨临床观察结果与科研结论的可比性差,降低了文 献的科学价值3.2疗效标准欠规范目前有些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 疗效标准各异有些作者自拟标准,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 度和科学性采用高氏等制订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不仅 可客观地评定疗效,而且可以明确诊断,鉴别失语症和构音 障碍,并进一步划分失语症的类型3・3科研设计缺乏科学性有些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中医文献报道为个案报道,或所讨论的病例数量较少,观察 不仔细,缺乏前瞻性研究,科研设计不够严谨,完整而系统 的研究不多,这是以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研究应重视的问 题3.4针灸的治疗规律尚待深入研究从目前文献报道的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方法来看,治疗方法已从过去的单纯偏 重于头针、舌针、体针转向头针、舌针、体针综合应用,疗 效更加显著。
但是仍缺乏对哪些脸穴对各种中风失语症有特 异性方面的深入研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治疗的基础 上结合现代医学神经定位诊断等知识,选取胸穴进行针对性 治疗,才能提高疗效,推动中风失语症针灸治疗规律的研究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