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4173615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 胡燕摘 要:多元文化格局给世界音乐文化交流带来了契机,世界民族声乐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该顺应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建立音乐文化多元化理念,继续传承和发展。本文就多元文化格局下民族声乐教育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声乐;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交流日益频繁,世界经济已经不可能避免的全球化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多元文化间交流带来了世界音乐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民族声乐教育对于我国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建立中国特色的

2、民族声乐价值理念,以多元文化的视角设计教学体系是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改革的方向。一、多元文化格局下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意义和挑战(一)多元文化格局下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意义(1)增加民族认同感。多元文化格局给世界音乐文化交流带来了契机,世界民族声乐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发展。我国民族声乐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该顺应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建立音乐文化多元化理念,继续传承和发展。通过研究中国音乐史,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声乐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表现形式和风格类型的多样化。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指出“民族是人们

3、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独特的民族声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本内容,民族认同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保护、发展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发展民族声乐教育,对于增加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加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2)提高民族声乐教育研究价值,加速教育改革进程。多元文化格局下,各国各民族人民文化交流空前频繁,这对于拓宽民族声乐教育视野,提高教育研究价值,具有积极意义。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民族声乐教育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下的多元化有机结合的教育,它为我国音乐教育改革

4、指示了方向,是强化我国民族声乐理论体系,构建多元化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传承民族声乐文化的重要手段。(3)丰富了民族声乐课堂教学。世界民族声乐的百花园中,各种音乐形式百花齐放,演唱形式丰富多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体味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声乐文化,声乐感受会更加丰富,对于提高他们的声乐演唱技巧,开拓声乐表演风格有很大意义。多元文化带来的音乐文化交流,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素材和空间,通过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各民族声乐演唱特点和艺术表演风格,既丰富了民族声乐课堂教学,又促进了我国声乐教学多元化。多元化格局下的民族声乐课堂教学使学生可以宏观了解世界民族声乐,通过比较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和世界上其他各国各民族声乐艺术的

5、特点,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趣味,对于打破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声乐教育思想和唯其他中心论的教育思想有积极作用。(二)多元文化格局下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现状(1)课程设置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上以欧洲声乐理论及唱法为中心,对传统民族音乐理论重视不足。大部门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课程设置过于宽泛,涉及传统民族声乐内容的课程大多为基础课程,对传统民族音乐理论重视不足,甚至很多音乐院校主要通过教授学生传统民歌唱腔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传统民族基础声乐知识,这种教育体系很难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民族声乐教育的精华。(2)唱法侧重美声。“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打破了传统民族声乐教育本民族特色的

6、唱法特征,在民族声乐教育传承上以西方的美声唱法为主,直到现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方法中依旧把美声唱法融入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先学习基础的美声唱法,然后把学习到的唱法运用的传统民族声乐学习中去,在教学评价中把学生美声发音作为对他们主要的评价标准,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民族声乐中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特色,并不是真正的民族声乐教育。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很多模式化的标准人才,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民族化,限制了学生发展,不能教育出优秀的传统民族声乐人才。二、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民族声乐教育策略(一)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核心是转变民族声乐价值观。多元文化格局下,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交流

7、、融合、碰撞,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声乐文化的同时,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民族声乐文化中的精髓,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价值理念,以多元文化的视角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知识体系的理论研究。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关于传统声乐知识的理论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许多关于音乐理论和演唱的记载。如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提出“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济也”。这段精

8、辟的论述包含了丰富的乐理知识,左传中的音乐美学思想除了五声,还有六律和八音。五声、六律和八音构成了左传中的美学思想1。后面更出现了中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乐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美学思想,两千年以来影响了汉民族古典音乐的发展,这些音乐知识理论著作对于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都是难能可贵的。中国本土民族声乐的发展在戏曲和曲艺艺术中汲取了很多精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很多方面继承了传统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和理念,又借鉴了西方美声的唱法,这使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教学中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深入学习和研究,同时注意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传统民族声乐理论。二是,树

9、立多元化民族声乐理念。多元文化格局下多民族文化共存,在民族声乐文化交流中,我们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声乐文化要建立平等、尊重的观念,既不要只认可本国本民族传统的声乐文化,把自己的文化理念强加于人,也不要对别国别民族的声乐文化一概排斥,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允许多种文化共存,在分析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民歌、戏曲、曲艺演唱风格及美声唱法,在继承传统与借鉴欧洲科学的基础上,摸索新的民族声乐唱法及教学方法,2对于我国的声乐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指明了发展方向。2、改革课程设置。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我们必须改变唯欧洲教育体系中心论的传统教育理念,对目前传统声乐教学中的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调整。在课程设

10、置上要注重课程选择的多元化、民族化,在继承传统声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课程特色鲜明,课程结构合理,实践性强的民族声乐教育。3、改革教学模式。我国大多数音乐院校现有的民族声乐授课方式都是由个别课、小组课以及共同课(大课)组成的。3声乐个别课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便于针对性得因材施教,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范唱能力。小组课的授课特点是“一对多”,人数比大课少,人数一般控制在10人以内,便于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小组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教师对其他学生的讲解,来解决自己相同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对不同问题的解决能力。共同课(大课)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集中为学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唱

11、技巧,主要为理论教学。总的来看,传统的民族声乐教学存在实践课程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声乐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学实践中理论和实践要结合起来,在授课中要注重多元化的授课方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合理设置个别课、小组课和共同课设置比例,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声乐技能,又要个性化地开发他们的专长,培养多元化的声乐人才。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元文化格局下的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民族声乐教育体系,必须要师资队伍建设。民族声乐教师应该具备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教育理念、教學技能和教学方法,具备综合的专业素养,能胜任新格局下民族声乐的教学能力,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学生民族声乐知识和文化,提高综合艺术素养有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梁葆莉,张军.左传中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浅探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1):73-76+93.2陈毅彬.弘扬民族声乐传统,完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J.音乐创作,2010,(06):171-172.3付婧怡.新时期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的设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9):68-69.endprint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