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214173366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五篇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1 苏霍姆林斯基的100个建议这本书里面,谈了关于教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很多闪光的东西,当然不是金子,虽然存在国家、社会、民情、地域等种种因素的差异,但书中许多宝贵的经验仍然能够为我们所借鉴。看这样的书,领人心得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刚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被深深的触动了。下面我就依据自己读到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世界上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合适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个建议中提到,“我们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的话语、四周世界的美和艺术的美 古人有一种说法:“乐人易,动人难。也就是说,

2、让人开心容易,要想感动人很难。其实我觉得,乐人和动人是语言的两种不同风格,幽默的极致也能动人,例如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当你读到:“9个刚刚在学走路的包括各种不同肤色、穿着各种各样的破烂衣服的小孩,冲到一次民众大会的讲台上来,紧紧抱住我的双腿,叫我做爸爸!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你的心里能不一阵波澜起伏吗? 我想,一个语言贫乏单调、枯燥无味的教师吸引的学生恐怕也很有限。作为教师,我觉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采纳的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吸引学生就是成功的语言,教育的方法我不敢妄言,只是感觉如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是好的方法。 二、课堂质量是我要诛求的目标 在苏霍姆林斯基

3、的这本书中,我还读到这样一段话“批改作业本占去了全部业余时间。面对着一叠叠作业本要批改,不只一个教师会不寒而栗,这不仅是因为要耗费许多小时的劳作令人苦恼的是,这是一种单调的非创造性劳作。 这让我想起一则黑色幽默,说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英年早逝,死后在人们办丧事的时候,突然诈尸,从棺材中坐了起来,边上的人都吓呆了,两股颤颤,手足无措,幸好,这位老师一个熟悉的朋友较为冷静,扯起了嗓子喊道:“那个,某某某老师,快来改作文。话音刚落,尸体应声而倒,再没反应。这当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从中可以看到许多老师在作业堆中筋疲力竭的影子。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减轻老师负担的三个方法:第一、在每堂语法课上抽出一按时

4、间,让学生书写和记住可能犯语法错误的词语;第二,为家庭作业的完成做细致、严密的准备工作,以防出错;第三,定期抽检:教师有时收几个学生的作业本批改,只有测验时才全面批改所有学生的作业。 前两个方法是避免学生作业出现大量错误,教师批改起来才干健笔如飞,节省时间。我觉得,这是向我们课堂要质量的另一种说法,课堂质量上去了,批改作业的时间少了,等同于我们教师的生命就延长了。所以,可以这样说:“课堂质量是教师生命的延长线。后一个方法的提出,我觉得可以稍作修改,采用平常分层次、不定期抽样检查,测验时候进行全面批改的形式。 三、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在探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这个问题时,书中还有这

5、样一段话,非常诙谐有趣:“我不由得想起波兰的着名教育家亚努什科尔恰克的话: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如果你们想成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要等待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比喻生动形象,很能发人深省。确实,现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充斥耳目,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不能盲目地跟从,一味模仿不是明智地选择,我想说:“克隆永远到达不了艺术的高峰。别人好的东西应该汲取借鉴,但决不能生搬硬套。 那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呢

6、?我个人认为,除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倾注自己的智慧、自己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基本准则,那就是能最大程度发展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潜力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追求的终点,但这个终点不像是高山,我们爬一辈子、几辈子也不一定能到达顶峰,而且,个人的顶峰又不等同于全社会的顶峰。我觉得,在教学这条路上,只要你遵循上面提到的这两个原则,才可事半功倍。 细读教育名著读后感600字2 我从事教育工作九年时间,一直做班主任。虽然积存了个些工作经验,但是在工作中依旧有许多困扰。在和同事的接触中,在和同行的交谈中,知道一本书叫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就像是每一个教师心中的圣经,

7、颇受推崇。今年假期我终于拜读了此书,从中我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在此我就其中一条谈谈我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谈到如何对待“后进生的工作时说道: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比大多数的一般学生多2、3倍;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笨,只是他们把时间多数用在想其他的事情身上。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为了防止遗忘,需要在教过教材后3、4个星期(而一般是3、4个月)就进行巩固性的学习。对比自己的班级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发现后进生的问题确实是让我感到

8、十分头疼的事情,于是我迫切的想从书中得到帮助和启迪。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究竟后进生是怎么产生的?相信每一个教师一般都会觉得这部分学生永远是一个最为头疼的群体,数量不算多,为害却甚大,投入的精力不可谓少,但得到的结果却总不令人满意,甚至更多的时候往往是徒劳无功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孩子从迈入小学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定是个后进生吗?我想,这个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那我们想想造成他们现在这种状况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还不如不学。古人不是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吗?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的很多所谓的知识,除了应付考试,究竟有多少在生活中有用呢?为什么很多后进生过早地进入社会后,往往

9、后面的发展比某些所谓学校里的高才生好得多?我一直在反思,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究竟是如何一点一滴消失的,他们在学校中天天最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技校学生。我们如何才干真正走近他们的内心,调动他们内心中的那些积极的因素,活跃他们身上积极的那些细胞。而不仅仅把发展的眼光局限在一些可怜的知识上面?我们应该更重视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上。 所以,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如果有识之士和更多的老师们能在更长远的角度合计问题,合计现在的学生们全部教育的连贯性和阶段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那么,所谓的后进生应该是另有发展能力的一个可塑群体吧。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他总是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并且也

10、向所有的教师提出这个建议。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小学生伴随的智力、个性、思维、认知、知识结构、价值观等表现出幼稚、多变的特点。当他们面前出现某种使他惊奇和赞叹的东西时,他们的头脑里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强化工作。所以我们就要从他们的心里触发到他们真正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教过他5年从三年级到七年级。费佳碰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所以当时会肯定,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

11、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在其他年级里也有和费佳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总数不算多。我给这些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索。 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他能和别的学生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到六年级,这孩子突然对物理发生了兴趣。费佳成了“少年制定家小组的积极成员之一。创造性劳作引起的兴趣越大,他读书就读得越多。他后来在学习上还碰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文学。但是,每一次困难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

12、。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 这个小故事虽然很短,看似也很平常,但是其中的知识却不是很轻易就会被看透的。我上初中、高中时都有过很多教师给学生补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但我认为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科教育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各学科教师都能够自觉地在课堂上融入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生他们阅读和思索。因为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 书中给我们的建议是:请记住:学生们学习越困难,他们在学习中碰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

13、索,而思索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索得越多,他在四周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关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可能我们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是从知识技能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对规章制度方面一样的要求他们如何照着去做,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头疼治头,手疼治手,只是表面的康复。这样做只会让学生甚至是教师越来越疲惫,如果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我想学生在逐步发现自己的价值后,就不再会产生一些影响学习的消极情绪,老师的讲解和催促始终是外部因素,学生主动要求

14、进步,要求提升,这样的形势下,对后进生的转化或许不会成为教师们的大难题了。 使学生有意识地从平常的学习中积存那种成功、自信的感觉,使他们坚持一种渴求、充实的心情接受高技能的挑战。打开孩子的思维空间,拓展孩子的思维视野,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关于知识的渴求,关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这是无论多少次老师面对面的补习也无法比拟的提升成绩的关键策略。这关于我们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内心中唤醒那些所谓的、相对而言的“后进生,那么他们将很可快成为人人表扬的佼佼者!我会持续研读那些给教师的建议!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教育方法,能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真正的教书育人者! 细读教育名

15、著读后感600字3 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随时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蔼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入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至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赏识。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可见,赏识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如今,我也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生,不用分数的凹凸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能够延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庞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