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214120153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挪威的森林1000字读后感5篇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 挪威的森林读完很久以后,才决定写下点东西。记得当时仅仅觉得这是一部名家写的,关于死亡、爱情与性的,文字优美而又略带抑郁的一本被某同学成为h书的日本小说。虽然能知道故事的梗概了解到人物的性格,但是关于其中的很多情节却是难以理解,人物思想更是难以捉摸。 然而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人物,那些事情仿佛是在脑海中生根发芽,自动生长,逐渐变得清楚起来,渡边、直子、木月、绿子、玲子、永泽、初美还有那总是作为渡边口中笑话素材的“突击队,仿佛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一般,在我极目远眺能够看得见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上演了他们的故事。 自己感觉与他们的距离慢慢接近

2、了,于是想写下点东西,谈谈我的感受。 文章的一开头变为本书奠定了一种宁静的略带忧伤的基调。时隔多年的“我来到汉堡机场,“抬起头,我仰望飘浮在北海上空的乌云,一边思索着过去的大半辈子里,自己曾经失落了的。思索那些失落了的岁月,死去或离开了的人们,以及烟消云散了的思念。“十八年后的今天,那片草原风光也仍旧历历在目。绵延数日的霏霏细雨冲走了山间光秃秃的地表上堆积的尘土,漾出一股深邃的湛蓝,而十月的风则撩得芒草左右摇曳,窄窄长长的云又冻僵了似的紧偎着蔚蓝的天空.这样的风光,让“我想到了过去的很多,本想早点为直子写点东西,但一直动不了笔,因为“原来我想只有这些不完整的记忆、不完整的思念,才干装进小说这个

3、不完整的容器里。 就这样把我们带进了他的故事里,亦如之前那纯的美风描写般,走进了他那纯美忧伤的回忆中。 木月是“我渡边的好友,直子的青梅竹马,木月的突然离去,隔断了“我与直子的联系,直到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我与直子在东京街头的偶然相遇,俩人之后便进行着不定期的见面,直到直子20岁的生日,两人发生了关系。之后直子进入了一家精神修养院接受治疗,“我与直子坚持着书信来往,在看望直子的时候,熟悉了与直子同间宿舍的玲子。在此过程中,“我又熟悉了活泼充满生命气息的绿子,两人慢慢产生感情,“我游走在直子与绿子的感情纠葛当中,直到某一天直子的突然离去,在“我独自孤苦充满悲伤的一个月的旅行后,在玲子的帮助下,决

4、定和绿子在一起。 故事大概如此,在这个看似有些无聊并且略带狗血的故事中,死亡与性来的都是那么自然,让刚开始看完书的我觉得相当的不可思议。然而这么久之后我才慢慢发现,想要描述的或许就是这样一个生与死,死忘与永恒以及人性之间的一些富有哲理性的东西吧。 死在文章中发生的是那么的自然,仿佛顺理成章。“我的好友木月的死,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我的好友永泽女朋友初美的自杀,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绿子父亲的死,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与微小,“突击队的消失未说明什么,或许是死在了那样一个看似荒唐的社会中吧。其中直子突然的离去,最让我无法接受,本来幻想着是已经基本痊愈可以与“我过上美好的日子,却就那样

5、悄无声息的走了。就像文章中“我的感慨吧“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伤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伤。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伤中挣脱出来,并从中体会某种哲理。而体会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伤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死是可怕的,然而却也是不可怕的,就像是木月墓碑上的座右铭,“死不是生的对等,而是埋伏在我们的生之中。也像前面“我所想到的,“我将死看成是一种和生完全迥异的东西。死,就是“总有一天,死会紧紧的箍住我们。但是反过来说,在死箍住我们之前,我们是不会被死箍住的。我一直觉得这是最合乎逻辑的思索方式。生在这头,死在那头。而我是在这头,

6、不是那头。然而自从木月自杀的那个晚上开始,我无法再把死(还有生)看得那么单纯了。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因为在五月的那个夜里箍住木月的死,也同时箍住了我。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 我翻开书,看见自己色彩斑驳的青春。 谁没有过迷惘的青春?怀疑朋友的友情,无视父母的亲情,对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真相提出质疑。混混噩噩不知前路在何处,只得相信自己,一个人蜷缩得更紧。 人活于世,无非迷惘于将来,纠缠于情感,徘徊于成败,超脱于生死,这些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的。而在现在这个社会,十八九岁这个年纪,我们已接触到了全部,并深深陷入其中。 在旁人看来,我们只是自说自话

7、的无病呻吟。“哪有如此多的苦痛落在你们身上,等到你们长大了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比这个残酷的事物还多着呢!诚然,在他人眼里,这些莫名的伤感都是无用且乏味的。但关于我们来说,我们被种种迷惘纠结所缠绕不胜其烦,其苦痛怎轻于他人? 我苦于这些事情无人诉说,形单影只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邂逅了挪威的森林。 从书中我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跨越时间的真理。 初读时,我看见了一种在世人眼中称之为颓废的生活和思想。主角渡边无所谓明天如何,对大多数人漠不关怀,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人生,平常去大学上课,周末呆在宿舍洗衣服和晾衣服,到了晚上去打工,如此反复。这种人生无所谓好不好,谁都没有资格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只是我想,在一

8、味追求成功与荣耀的现在,能不受四周环境与世俗理念影响,坚持着自己的个性与信念,实在难能可贵。这点给我感触颇深。 我还看见了凄苦的爱恨纠缠。渡边的情感被往事和现实所缠绕不得解脱。代表过去的直子,渡边对她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不仅有少时便存在的憧憬,还有因自觉认为被友人所托付而产生的责任感等等,真正称为爱的部分占的比例并不高。在直子住院后,渡边遇见了代表现实的绿子,与直子不同,绿子身上有蓬勃的生命力并对生活洋溢着热情,是个人见人爱的角色。渡边同样深深地为她着迷并且感到为难,无法从示爱的两人中选择,体现了他优柔寡断的一面。 再读时,我看见了自己。与渡边相似,我对生活也没有十分的热情,提倡顺其自然,不擅

9、长处理人际关系,导致朋友寥寥无几。但就是这样的自己,也平稳地走过了十八年,并且将持续淡然地生活下去。读完挪威的森林,带给我的并不只有故事完结的悲戚惆怅,同样还有对将来无限的希望。 到第三遍,我不再局限于从故事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态中发现什么了。从整本书讲述的故事和所想表达的思想。我悟到了,书中反复提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确实,怎样才算人的出生和终结?如果一个人死了,他就真的消失于这个世界了么?亲友的记忆,遗留下的物品,都彰示着这个人的生命的痕迹。只是形体的消亡,真的是生命终结的标志么? 我还悟到,所谓青春,是横贯古今中外共同的命题。青春的迷惘、无奈、惆怅无论是村上写下挪威

10、的森林的八十年代日本,还是现在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都未曾变过。这一命题还将持续困扰数以百万的年轻人,并且谱写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 我合上书,侧头看见湛蓝的天空,和远在天际的将来。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3 这本书并不是标准意义的村上风格,抛开大家对这本“恋爱小说或是“现实主义小说的争辩不谈,这本书却的确实确让我的内心无比震撼。人生中还是第一次,对书中许许多多的情节有着灵魂上思想上的剧烈震颤:这震颤来自迷茫,来自青春,来自爱情,来自友情,来自人类初始的欲望,来自对话,来自窗外的景色,来自玲子的吉他声,来自一般的事,来自放弃,来自振作,来自我自己。本来因为读后内心情感过于丰富且复杂,感觉难以表达

11、清楚,并不想就此付诸语言,可躺在床上脑子里的情感波澜迟迟不能平息,是的,我的情感已经被这本书搅了个七荤八素。于是我想就此多多少少把脑中的思绪一个个剥离出来,希望不致于混乱无比。 书中最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是绿子,这个让人不自觉轻松下来涌动着旺盛的青春生命力的短发女孩;这个经历丧父丧母却不像直子或木月抑或初美那样奔向死亡,而选择用更加坚强更加勇敢的姿态生下去的活泼女孩;这个希望能够完完全全任性一回的压抑女孩。我想我在心底里是佩服她的,难道绿子经历的痛苦与打击不比直子木月或初美大吗?可独有她,却选择以生的姿态走下去。诚然,她也有过埋怨,有过情绪崩溃,可第二天,她又回到了山脚,持续向山顶推着圆滚滚的巨

12、石。假设问这样苦苦撑着有什么意义,想必问这句话也是毫无意义的吧。说到底,到底什么才有意义呢,无非态度不同罢了。可这种明知自己的弱小,却对此充耳不闻的乐观精神,本身就是令人生畏的。 绿子喜爱渡边,即使知道渡边爱的是直子,这也是令我佩服的。我们的情感是多么的微薄,容不得一点点付出得不到回报。可绿子喜爱渡边,那她就会用全部的力气全部的心去喜爱他,这种对自己喜爱的人的追求,不也是爱自己的表现吗?因为说到底,只有爱自己,我们才会保持去爱我们爱的东西。可往往更多的时候,我们爱不上不爱我们的东西,所以不得不委屈自己,给自己一个似乎理所当然的借口你爱她/他得不到回报,为什么要爱?如此,苦了自己,谁去爱你?当然

13、,想必绿子是累的,非常非常累的,所以我对她也十分同情。我对一个死活也要活下去的乐天派十分同情,却对那些顶不住生活的打击或自己内心的打击活不下去的人提不起太多同情。这是否是因为我无情呢?我不知道。 说到同情,永泽最后对渡边说的“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这句话很残忍,却很有用。它帮助得知直子死讯后一个月颓废不振的渡边多少找到了勇敢下去的信念,可这句话,毕竟是空泛的,它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那个最有旺盛生命力的,还是绿子,她的乐观从她的举止话语中不断地散发出,将渡边从死的漩涡中一点点拉回。 而渡边的年龄与我相近,他感受到的感受很多我也有过。包括在某些时候,会觉得十分孤独。诚然,朋友是

14、有的,能够谈心的多少也还算有吧,可就是没有和你犹如契合物的人,我想也不会有人有吧。没有一个人可以满足你所有的需求,我们不过是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朋友一起罢了。人说到底是孤独的。这孤独来自人的自主意识和思想,正是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完全相同的思想,所以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完全全的理解你。还好,在某些时候,某些人,可以或多或少的理解你,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光是这样想想便又觉得人不致于那么孤独。但我想,要是我们可以把自己也放入朋友当中去,那么,完全理解你的人便是有可能存在的,至少可以大部分理解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所以,我觉得不要骗自己,对自己要真诚,因为这是唯一可能可以完全理解你的存在

15、。我们拥有自己,我们理解自己,我们其实不孤独。 书中的青春在以翻页为单位从我眼前飞速划过的同时,我的青春正在以飘忽不按时快时慢的速度从我身边浮现、溜走,这么想着,不觉感到一阵幸福。是啊,我的青春还稳稳妥妥地站在我的这边,我可以注意它也可以不去在意它,全凭我的喜好。我不去想,我的青春还有多久;我要想,我还青春。 感谢村上,感谢渡边,感谢书中的一切,我仿佛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边青春的味道,它可能不可口却让所有人都想再喝一杯。正常来说,人生仅此一杯,可是借助书本,我得以在现在细细品味我的青春续杯。想必我身边的不少朋友也在和我共饮这杯青春咖啡,不知,你的那杯,味道如何?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4 挪威的森林其实是一个一般得不能够再一般的故事。在译文版的封面上,写着的“孤独的都市少年,徘徊于两位少女之间或者“一首感伤的青春恋曲这样恶俗又画蛇添足的文字,没有看过的人大概也能够猜到。少年渡边彻。十七岁便死去的好友。好友的女友直子。还有后来遇见的绿子。后来直子自杀。余下的,便是渡边和绿子。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它是阴冷的。木月的死。直子的姐姐的死。初美的死。这样的密集的自杀,却没有让人觉得一丝一毫的不自然。死亡带来对生更加深入的探知,同时也让生命断裂开一个出口,催促着幸存着的人们去探寻。然而对人生自始至终没有把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