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110370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笔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习 内 容 摘 记“用教材教”时下已成为教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教教材”与 “用教材教”在语意上并无多大差别,但“用教材教”反映了教材观的转变, 即视教材为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学线索,激活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性,让教师 以教材开发者的姿态,将个人特质、教学经验、教学才能融入到对教材的加 工、改造之中。目前,有种观点认为,“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 的两个阶段。论据一是目前尚有不少教师的教学连忠实执行教材还没做到, 论据二是“教教材”要作为“用教材教”的基础。这样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要有效地用教材教,除了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教材之外,还必 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

2、他们的真实情况。教材再好,通常也只能 根据一般情况为教与学提供一个思路和一种设计方案,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 学校、毎个班级、毎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用教材教,要求教师具备解读教材、 解读学生的智慧。解读教材、解读学生与加工教材,都可以在备课过程中, 即在课前一次完成,实际的备课过程,也常常是将三者结合起來进行的。复习铺垫的设计。现在新编的教材,基本上不再出现新知识前的复习、 准备或过渡内容。以致有教师问:是不是数学课堂上不要需要复习环节了?教材直接以问题开始,有利于扩大思维和探索空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 识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新问题的基础上联想回忆出已学知识。当 然,如果学生自己联想有关知识有

3、困难,或者出现夹生、遗忘现象,教师先 行组织复习也是可取的。新授前设置复习、准备环节的初衷,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激活学生头脑中 已有的相关知识;二是为探究铺设台阶,分散新授的难点。第一点无可厚非, 问题在于第二点。以往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铺垫暗示过度,或者人 为地设置了一条狭窄的思维通道,学生无须探究,或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 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我们也不必就此因噎废食。 应当承认,这类教学铺垫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巩固练习的补充。经常听到教师抱怨新教材配备的练习偏少。不可否认, 教材需要修改、完善,但教材不是题库,面对减轻学习负担的社会诉求,教 材中的习题必须严格精选。因此

4、,即便改进之后,还会众口难调。比如20以 内退位减法,可以用“破十法”,也可以用“连减法”。诸如此类的针对性 练习,教材难以一一提供,只能由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制”,自行补充,当 然教学参考书可以也应该给予提示。此外,学生的学习有缺漏必须弥补,同时要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兴趣拓 展和提高的需求,教师适当的增补练习,也是因材施教的内涵Z-o另外, 一些乡土素材、社会时事、学校正在开展的活动,等等,都可以用来编成数 学的实际问题,使数学应用练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吋代的脉搏。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岀了自主、探究、合作、生活数学、信息技术、算法多样化等一系列新名词,这些都体现出开放的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5、。开放的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封闭式教学中“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单向过程,使教学交流更加多元、立 体,更能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地发展。封闭式教学追求的是让学 学 生在有限的吋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开放式教学的价值取向则 在于追求自主与创新。关注学生在教学中是否成长和发展是我们评价现代课堂有 F 效性的核心。除了知识的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数学 刁 思想方法的感悟、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数学学习情感的丰富,内 容 摘 记这些都应该成为考量课堂有效性的重要维度。评价开放性的课堂 除了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还必须采用开放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 法。这方面的工作,无疑已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

6、任务。近年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追求有效开放的探索中 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有的老师注重小组建设,从评价入手,努 力营造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为建立有效合作提供了 一种范式。有的老师注重同伴交流的实效,从“如何听、如何说” 的指导入手,甚至为每个小组配备录音笔,即时记录交流情况, 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O还有不少教师认为开放式教学要 因“材”而为,结合教学内容,在适于探究、适于合作之处予以 放手,把“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做一名能够整合教材、个性化 实施课程的教师”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有的教师背下12本教 材上的所有例题和习题,以自己对小学知识的通透把握,达成课 堂上充分探索、思辨

7、练习、课外不留作业的高效教学。这些都显 示出教师们为积极探索有效开放教学策略所做的不懈努力。这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活研究,为我们从模仿开放之形到把握开 放之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学 习 内 容 摘 记常听一线老师诉苦说: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水平参差不齐。的确,在 学习新知识前,学生早已不是一张“白纸”。知道事实不等于真理解面对学生已经知道“答案”时,我们需要追问:有多少学生知道答案? 有多少学生真正理解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学习数学时,往往停留在“事实性水平”的理解上。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辨别岀学生的理解所达到的程度,设计恰当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 高水平理解。有过程的教学促进学生高水平的理解“数学

8、是系统化了的常识。”小学数学中的很多概念都蕴含了朴素的 数学思想,基本上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理论上说,学生认识这些朴 素的思想应该很容易,但为什么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数学”就有很多困难呢? 原因主要在于数学的学科定义高度概括、抽彖,教材不易呈现其形成 与发展的过程,直接学习现成的结论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认知特点。 如果教师的教学没有过程,而只是简单的模仿、记忆、背诵、训练,则容易 使学生的理解仅仅处于事实性水平。教师无过程教学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缺少追问学科概念的本质, 二是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对于前者,我们 强调教师追问为什么学习这些内容、所学习内容的核

9、心是什么、如何建立联 系;后者主要包扌舌学生的生活概念、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认知特点及学生已有 的知识储备。当教师对这两个根源有深入的思考后就能设计出有过程的教 学。设计有过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关注数学概念、思想的本质以及发展的 历史本源,关注其形成、发展的原始动力,关注学生朴素的问题与思维过程, 关注学生的生活概念、经验与数学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区别,关注学生的 思维过程,利用思维过程中的冲突、质疑与障碍使学生获得高水平理解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与动机,休会到创造的乐趣。由于数学的学科特点及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经验,学生对所学习 的内容不能都达到高水平的理解。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先处于事实性水平的

10、理 解,随着经验的增加、思维水平的提高,逐步对所学内容达到高水平理解。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概念有一些是“高通达力”的概念,即不是教 师能教会的,理解这些概念需要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例如,分数、字母表 示数、正反比例关系、方程、极限、平均数等概念和思想。学习这些概念时, 我们应当适当允许学生在理解上的反复,因为要达到高水平的理解既需要教 师设计有过程的教学,也有待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能做的,就是提供有价 值的问题或任务,促进学生的思维投入,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 习 内 容 摘 记竖式除法是学生学习运算中的一个难点。余数问题、商 的数位问题、单位问题等类似错误常常出现在学生的作业 中。

11、表面看这些错误各不相同,细细分析会发现,这些错误 的根源在于不理解竖式算法的意义。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技术手段,但并不一定是科学手 段。教师应当改进教学,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的 困惑,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寻“根”究“理”,让学生真 正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情境设计,让学生钟情练习将学习中的模仿、训练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是我们 教学设计的追求。适时点拨,增强练习实效性练习要让学生明了目的,不能盲冃。练习中,需要教师 及时分析学生的错误成因,适时介入,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 况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这个学生的规律,其他学生是不是听懂了?他与别人的 规律是不是真的不一样?如果不一样,有什么联系和不

12、同? 教师在这儿引导其他学生探讨这个学生的算法,是非常自然 而必要的。跟上时代,不做超标练习在计算教学的问题上,一直有人批评课改过了头。诚然,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计算上的高技能,但是,计算技能需要高 到哪种程度,则是需要画个问号的。两位数的除法在教学中是重点,而瑞典教材是不作要求 的。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学习是个需 要建立联系、需要自觉建构实践的过程,离开学生的参与, 训练就成为复制的过程。由此,我们需要加强教师在学生练 习中的指导作用,使练习走向科学。学习内容摘一、课题研究概述1、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 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

13、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密切结合学校、教师和学 生实际。2、课题研究的特点:系统性,有计划,多因素。规范性,区别于纯粹的经验行为。整体性, 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规律性,尽可能合乎教育规律。创新性,有 理论和实践的新意。3、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的关系: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常规教研活动应 该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必须与常规教研 活动紧密结合,不要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4、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5、中小学

14、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缺乏研究意识;教师普遍有畏难情绪;不知道如何下手;形式主义严 重;研究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功利主义严重。6、课题的类型教育科研课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从研究的性质看,科研课题 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教育规律的探索、方法论的研究、有关 现象的特点的揭示、某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展于理论性课题, 这类课题一般不针对某一具体教育现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二、课题的来源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具体 地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选择研究课题。源于工作实际、源于工作困难、源于教育改革、源于经验总结、源于 教育现象、源于课题

15、指南。学 习 内 容 摘 记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都还要有具体的 研究方法、技术手段。几种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案例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必须注意,在教育科研中,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难以得出科学研究结 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 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 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进行研究。四、课题研究过程落实好研究过程是课题能否成功的关键。课题组的自我管理是研究过程落 实的关键。1、制定好年度研究计划。2、寻找课题研究的重点3、结合FI常工作开展研讨活动。4、做好年度小结,邀请专家进行阶段论证。5、注意积累研究资料。会议资料、教案资料、课例(案例)资料、论文资 料、学习与培训资料、研究数据等。课题组要建立课题档案。6、外出学习与交流。要联系自己研究的课题去交流,向同行请教。7、经常发表成果。杂志发表、学术活动评选、网络发表等五、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是落实研究计划、执行实施方案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第 一手材料的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的接点。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的工作:(1)组织开题报告会(2)理论、技术培训(3)召开例常会议(4)做好阶段总结大部分课题研究是分阶段进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