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长培训【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讲座】

上传人:to****33 文档编号:214110256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家长培训【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生家长培训【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生家长培训【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生家长培训【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生家长培训【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家长培训【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家长培训【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讲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上学爱 上 学爱上,学一年级家长培训讲座爱,上学孩子上小学了,我们要用科学的关爱方式关注孩子。爱上,学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希望在我和您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稳步提高,成为一个“好学”之人。爱上学我们的短期目标是让孩子爱上小学的学习生活。 1、幼小衔接,让孩子快快乐乐上学 2、安全教育不可少 3、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5、和孩子、老师的互动我们该做些什么?怎么做?1、幼小衔接,让孩子快快乐乐上学(1)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用的各种物品,带孩子走走 上学的马路。(2)与孩子交流时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你长大了,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 “我们家的小学生,做起事情来就是

2、不一样了。” 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为自己 即将拥有小学生活感到自豪。(3)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告诉他:“这些好听的故事都写 在书里,等你上学认识了字,就能自己看了,还能从 书里知道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更好听的故事呢!” (1)上下学路上: 最好和小伙伴结伴而行; 不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情况和住址; 不要陌生人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要教孩子熟悉用110电话报警; 出现意外时向信赖的人求助。2、安全教育不可少(2)在校园内:保护自己 身体的哪些部位特别要保护好; 在楼道里不追跑打闹、在校园不爬树。(3)独自在家: 不能随便动电插座、煤气灶、刀子等; 不能爬开着的窗户; 不要模

3、仿电视上的如憋气、从高处向下跳等特技。3、养成良好行为习惯(1)穿好校服,吃饱早餐,按时到校。(2)有事或生病要向老师请假。(3)和小朋友游戏时,要互相谦让、不自私、不 任性、不和小朋友打架。 (4)对老师、小朋友有礼貌:见到老师、同学要 问好。 4、学习习惯的培养 (1)按时完成作业 按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写字,严格按照一寸、一尺、一拳头的标准要求他们。 回家后先写作业,不能边玩边写,边吃边写。 (2)遇到不会的问题启发先想一想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积极动脑的习惯。(3)重视孩子朗读作业的完成,每天大声朗读拼音或课文至少10分钟,坚持每天听或读一个故事。(4)整理书包的习惯,家

4、长起好督促、提醒和复查的作用。 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或单独一个房间,有一张小书桌,一个小书柜即可,重在安静、整洁。 (5)怎样从“陪读”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让孩子获得独立学习 的能力和习惯呢?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忌在家中看电视、打麻将或频繁地问这问那,而应该让孩子独立地完成作业。家长也应有意在一旁看书、看报给孩子以潜移默化地影响。 观看一段视频: http:/ “今天有没有什么有趣或奇怪的事发生?”(2)当孩子在学校受伤后回家,先让孩子自己说说事情的经 过,再打电话向老师求证。(3)当您感觉孩子学习比较困难时,您多和老师沟通,找出 原因,共同引导

5、孩子。(4)当老师给您打电话说明孩子的学习或生活情况时,请您 注意这是一种信号。(5)注意您对孩子的评价 多对孩子说: “你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做完了!” “错了没关系啊,你那么聪明,再想想,妈妈相信你能做出来的!” 这样才有利于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自信心,才能让孩子长期保持学习的热情。 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即使老师有做得不对或不妥,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 不要对孩子说诸如此类的话: “这么简单都不会,你太笨了!” “这么简单的题半天做不来,你上课没听讲,在走神啊!”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结束语: “播种习惯”就是我们一年级最重要的工作,我们用 这一科学的方式关心、指导孩子的小学学习生活,愿他 们在学习之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