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wen****18 文档编号:214110240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7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A.冷战正式开始B.北约建立C.两极格局形成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2.下列不能佐证“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雅尔塔会议决定分区占领德国B.“柏林危机”爆发C.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西德”D.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东德”3.1947年,丘吉尔把欧洲描绘成“一堆碎石,一间停尸房,一处瘟

2、疫和仇恨的溢生地”。但是处于废墟中的欧洲却数次出现“经济奇迹”,欧洲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欧洲走向联合D.两极格局的瓦解4.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这说明该制度()A.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建立了平等的雇佣结构C.平稳实现了共同富裕D.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和欧洲共同体。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B.二者内部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C.二者的出现都强化了两极

3、格局D.二者都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而消亡6.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冲击了苏联模式。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赫鲁晓夫()推行农产品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倡导“政治多元化”加速发展军事科技A.B.C.D.7.雅尔塔体系是二战结束后,美、苏、英等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原则而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的标志()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B.北约的建立C.苏联解体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8.1960年,英国首相被迫承认:变革之风正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民族意识的增强是政治领域无法忽略的现实,我们必须考虑这一点。他所说的“变革之风”是指()A.发

4、展中国家召开万隆会议B.非洲多个国家获得民族独立C.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主权D.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9.下表反映了联合国处理的主要事务,这说明()组织广泛国际讨论,制止军备竞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等机构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使用非武力的方式调解发生冲突的各方,维持和平状态通过立法对传统文化及工艺产品进行保护A.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解决贸易争端B.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C.国际形势变化促进了联合国的改革D.中美两国在联合国改革中地位重要10.深圳商报报道了一个重大事件,报纸第一版写着“中国跨入世贸组织(WTO)大门”,这()A.标志着我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B.有利于国际多边贸

5、易体制的完善C.推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11.据统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初的五年中,“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等词语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的增加说明了()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12.生活在后美国时代一书中写道:“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材料中的“灾难”具体是指()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美国从此走向了衰落C.在经济

6、全球化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D.世界各国都反对美国13.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取得独立后,对内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A.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B.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C.反抗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D.继续进行反封建斗争14.右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发展B.蒸汽机的改进推动段的发展C.工业的发展推进科技的创新D.计算机的发明推动段的发展15.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莫利在其晚年曾列出一份清单,内容包括:“能源、水、食品、环境、贫困、恐怖主义和

7、战争、疾病、教育、民主、人口”等。据此判断这份清单所要表达的主题最为恰当的是()A.维护公平正义B.人类面临问题C.拓展生活空间D.经济的全球化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8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时空观念】材料一(1)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以上历史地图,下列对地图的理解,正确的是()(3分)A.冷战阴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德国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争霸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史料实证】材料二

8、下列两幅图片都与马歇尔计划有关(2)比较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说图片并指出创作者的设计意图有哪些不同。(6分)【历史解释】材料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构想和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之处。(至少答出两点,6分)(4)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3分)17.(20分)探究大国崛起,启迪着今天,也影

9、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是一幅大变革的画卷,是一个国家走向全球权力顶峰的时期。在这期间,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改革,怀着崛起的梦想、平等与民主的希望,有过动荡与挫折,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终成世界一极。美艾伦美国崛起三部曲材料二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材料三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说:“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10、。”材料四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上半叶哪些事件成就了美国“走向全球权力顶峰”?(至少两点,4分)(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联合的影响。(4分)(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史实?(4分)(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为此,“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8分)18.(17分)当今世界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

11、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a)为联合国旗帜,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图案。图(b)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该标志由6道向上弯曲的孤线构成,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1993年)材料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出现全球变暖现象。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

12、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全球变暖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1)材料一中,联合国的成立传达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心声?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适应了世界经济哪一发展趋势的需求?这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表明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所述观点。(3分)(3)材料三中的“全球变暖”属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的哪一重大问题?材料三中为什么说全球变暖已经“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8

13、分)答案1.A解析 由材料中的信息“1947年”“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可知,这一政策指的是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2.A解析 本题是易混题。雅尔塔会议是在二战后期召开的,当时美、苏同是反法西斯联盟国家。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因此,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对德国的处理不属于冷战的表现,只是为了战争胜利而采取的军事协调行动。故选A。3.C4.D5.A解析 该题中涉及两个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了反击美

14、国的经济冷战措施而组建的,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内的统一组织,而欧洲共同体是为了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地位而成立的经济组织,故A正确;B不符合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C、D不符合欧洲共同体,排除。故选A。6.A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倡导“政治多元化”的是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军事科技的是勃列日涅夫,排除,故选A。7.C解析 雅尔塔体系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故选C。8.B9.B10.B11.B12.A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B、C、D均与史实不符,故选A。13.A14.D15.B16.(1)A(2)解说及意图:图(a)以“黄鼠狼给鸡拜年”为主题,意在告诉大家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来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图(b)把英、法、德等国的国旗排成风车状,并强调共同前进,其意图是肯定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3)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期,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构想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理念不同:马歇尔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