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1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14110202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自两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 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 有登上f 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 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 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 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 学率达到99.1 %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

2、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 实际上超过了 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 文盲。农村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同城市的比较。这方面的直观感受往往会让有良知 的人痛心疾首: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乃至于距 北京数十公里内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中产阶级”或”白领“们每年要花费数千元 去培养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尚未实现温饱的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 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或实验小学啲教师们到噺马泰去度假旅游,到广 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的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 国啲两幅

3、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让我们看到城市教育的虚假的繁荣和农村教育 的真实的危机。不过,仅凭直观感受来评说城乡教育差距可能会被一些“权威人士”指斥为以偏概 全。为此我这里提供两个系列的重要数据,即城乡各教育阶段升学率的差距和城乡中 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以此来进行全面的观照。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 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 1999年的55.4% , 而同期农村则从22.3%降到18.6% ,两者的倍数差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从 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而许多省区内部的城乡差距要大

4、于全国的情况: 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省的城 乡差距都在3.6倍(分别为55.7% : 15.4%56.2% : 15.4% ),湖北达到3.9倍 (71.4% : 18.4% ),山东(72.3% : 16.8% )和河南(57.4% : 12.9% )则分别达到 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区,城市的升学率都超过了全国城市的平均数,而农村的升 学率则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数。让我们再来看看城乡之间因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 的差距。它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教育质量问题。就全国范围而言,1993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

5、元,农村为250.4 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941.7元,农村为472.8元 差距分别为1.9倍和2 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都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别为1492.2元:476.1元 2671.2 元:861.6 元。应当看到,城乡之间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经济差距的结果。但同 时也必须承认,它是教育资源的汲取和分配制度即吩级办学”制度的必然归结。所幸的是,在”分级办学”制度运行了 16年之后,它的弊端终于得到了承认虽然是 一种谁也不负责任的默认-。去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 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副总

6、理 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 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在 相关文件中对”以县为主”作了详细规定,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 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 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新体制运行一年之后,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全国 已有75%的县市实行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今年内则要求全部推行到位。-:从教育平等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理念出发,限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 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学设备的最大差距,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改善和城乡义务 教育阶段差距的缩小。二: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将过去十多年间颠倒了的权利义务关系彻底扭 转过来,明确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责彳壬和义务,而不是”以县 为主”。三:重新认识农村教育、构建农村教育新体系。四:农村教育除了为城市培养人才外,更多的要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合农村、热爱农 村、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因此,农村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 才的培养和稳定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