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愚公移山》导学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

上传人:锦晨****资源 文档编号:214110159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愚公移山》导学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愚公移山》导学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愚公移山》导学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愚公移山》导学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愚公移山》导学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愚公移山》导学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4 愚公移山》导学案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愚公移山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重点词句。2、反复诵读,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3、感受愚公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重点难点预测:重点:对愚公人物的分析。难点:本文的寓意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理解重点字词,分析人物形象,认识愚公的精神。2、讨论交流,在研讨探究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寓意。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但他穷得非常

2、有骨气。当郑国大官员派人给他送来粮食时,他坚决地辞而不受。2、关于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3、关于神话: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学指导1、搜集相关资料,了

3、解列子及列子一书。2、诵读课文,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荷担 孀妻 始龀一厝 朔东 高万仞 箕畚 指通3、对照注释,翻译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准备交流。4、自我检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 。甚矣,汝之不惠 通 ,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面山而居 ( ) 聚室而谋曰:( ) 指通豫南:( ) 始龀:( ) 无穷匮也:( ) 固不可彻:( ) 箕畚运于:( ) 毕力平险:( ) 山之一毛:(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

4、D、渤海之尾4)、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二、课堂导学(一)、创设情境歌曲导入,置身于富有动感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检查自学情况交流预习情况,并让同学展示预习成果。(三)、整体感知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2、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四)、理解课文,揣摩词句。(1) 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

5、论,解答学生的疑难。补充注释的字词:1面山而居 面:面对。2损魁父之丘 损:减少、削减。3叩石垦壤 垦:挖。4.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简直。5. 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竟然。6而山不加增 加:增加。(2) 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五)、朗读体会人物感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三、布置作业:1、朗读并背诵课文。2、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自学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形象。2、思考: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

6、课堂导学:一、创设情境:歌曲导入,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涨的情绪进入学习。二、自学探究,整体感知(一)、小组展示朗读,并请其他小组在同学评读。(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画出相关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1、愚公移山容易吗?你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读出相关的句子并说一说。2、面对种种困难,愚公的子孙、邻居家的小孩、愚公的妻子及智叟等人对移山又是什么态度?3、你觉得愚公和智叟是什么样的人?4、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研讨探究,激活思维1、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觉得愚公愚蠢吗?2、在现代社

7、会,我们还需要向两千年前的愚公学习吗? 四、巩固练习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 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D.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 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2、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五、作业布置:想象人物的对话和神态,把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改编成课本剧,下节在课上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