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上传人:力*** 文档编号:214071387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摘掉“穷帽子”,拔掉“穷根子”,今年以来,骔岭镇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始终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采取“党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群众上路”齐步推进,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路子,同时不断整合组织资源、凝聚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优势,把党史学习教育活力转化为富民兴村的动力,助力各项工作跑出“加速度”。一、充分利用党史学习教育有效契机,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发展“党史学习教育+队伍建设”,建强乡村振兴:“火车头”。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健康具备履职条件”的标准要求,在稳步完成17

2、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的基础上,对不能胜任农村工作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先后精准选派数名名优秀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村党组织干部年轻化,进一步建强了队伍战斗力,推进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史学习教育+基础设施”,筑牢生产生活硬指标。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骔岭镇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准,针对1213户建档立卡户集中开展“回头看”,结合农村房屋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工作人员纷纷进村入户,对贫困户的住,房、饮水以及其他“两不愁三保障”进行实地查看,切实保障贫困户脱贫指标无隐患、贫困户不返贫;以小屯村全国文明村镇建设依托,以推进基础设施改善为

3、主攻方向,积极发展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特色产业”,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持续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形成了党支部引领方向、能人带动致富、群众广泛参与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在已建成的合作社基础上计划再次新建两处合作社,以期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高速发展;以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由分管领导和技术员负责,精细化管理,积极邀请县技术人员,通过现场示范、实地指导、技术交三流的方式,对于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讲解,大力推广花前复剪、追肥增肥、覆膜、病虫害防治等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全面提升群众果园管理水

4、平。为全年果园丰产、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全骔岭镇近万亩产业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环境整理”,提升乡村整体面貌。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与各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起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主要领导包片、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和村干部包组包户”的总体要求,按照“包村领导当区长、帮扶干部当路长、村干部当段长、组干部当户长、农民党员为田长”的五长包抓责任制,使网格化党史学习教育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同步推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同时建立村组自主管理全域无垃圾创建的工作常态,力求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目前,累计出动大型机械1

5、0余辆,整治卫生死角50余处,清理陈年垃圾30余吨。“党史学习教育+矛盾纠纷调处”,着力解决民生诉求。党员先锋队员对照党章党史,积极走出机关,走向田间地头深入群众,以农村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婚姻纠纷,宅基地纠纷、油田矛盾纠纷等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为抓手,全力搜集解决群众诉求矛盾,耐心细致化解群众心中的矛盾积怨,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使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融于基层日常的实践,融入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责,人人担责尽职的良好氛围,同时增进了党员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鱼水情。二、如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6、离不开全面深入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做法。首先是目标对接。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地发展也不平衡。刚脱贫出列的农村地区仍处在乡村振兴发育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地区的乡村振兴阶段目标应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直接对接,引导合理预期,不应贪大求快。同时,脱贫攻坚工作在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海量的、可靠的数据,要做好数据对接,整理好、利用好这些资源,服务于乡村振兴各方面的工作。其次是政策对接和产业对接。“两不愁三保障”的相关政策和机制,不少都可以被吸纳到常态化的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和机制中去,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这有助于解决因病因灾返贫,巩固脱贫成果。从产业的角度,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经

7、验,也是促进乡村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乡村振兴,还应继续发展乡村产业,认真研究脱贫攻坚的产业项目,结合乡村振兴目标规划,能完善的完善,可扩大的扩大。同时,根据现实条件进行升级再造,继续激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乡村百姓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此外,还应做好工作队伍的对接。多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发现、锻炼、考验了一大批关心农村、奉献农村、与农村干部群众结下深厚情谊的机关干部。这是宝贵的资源,应该保护好、使用好。要关心培养这些干部,择优重用,建立稳定的保障、激励机制,让他们继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乡村振兴要面对全体农村和农民,要提升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改变乡风村貌,这就不仅要靠外部资源的投入,更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农民组织起来的途径,注重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因此,最重要的对接,是要持续激发乡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乡村振兴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