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学习资料1、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框架第一部分 前言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具体目标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三、生物与环境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五、生物圈中的人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八、生物的多样性九、生物技术十、健康地生活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2、初中生物课程的性质是什么?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 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 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 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3、初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 、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理解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 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3 / 5能力的培养4、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如何 ?本课程设计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的基本精神,从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的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 选取了 10 个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5、本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是什么?根本任务: 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总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 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 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 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具体目标:(1)知识: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 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 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 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能力: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 究的一般方法, 发展学生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 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6、怎样理解科学探究?其意义如何?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和表达、 交流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精神7、怎样理解生物与环境?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 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 同时, 又能适应、 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 一个池塘、 一块农田等生境的研究, 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 对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 爱护生物的情感,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8、怎样理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身边的绿色植物的生命特征及其作用的探究性学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 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色植物分布广泛,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高等绿色植物中的粮食作物、 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在它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观察、 探究的内容, 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 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怎样理解生物圈中的人的重要作用和应尽的责任?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 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 器官, 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通过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人的各种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 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从生物圈的高度, 引导学生开展人和生物圈关系的多种探究活动, 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是生物圈 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10、学习“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有何意义?生物的生殖、 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人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 康地生活和认同优生优育等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动植物的生殖、 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以及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 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动态信息及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 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十分重要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着手, 通过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 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 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 分析生物技术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为学生参与有关的社会决策打下一定的基础。
1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1)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2)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 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3)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4)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撰写和交流 5)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达到课程目标12、如何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 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更是提高和训。